专栏名称: 知新派V
当别人都轻而易举地取得共识时,你不可以不思考 - 或许真相被大家都忽视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知新派V

援军来了

知新派V  · 公众号  ·  · 2020-01-05 19:2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周末,Middle East挺热闹,有人担忧世界和平,有人为了我兔再获猥琐发展的良机偷着乐。
还有个消息也被大家津津乐道,那就是:
银保监会发布文件: 银行保险机构要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
几句话标注一下:
银行保险机构要落实“房住不炒”的定位,严格执行房地产金融监管要求,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银行保险机构要健全与直接融资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体系,运用多种方式为直接融资提供配套支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有效发挥理财、保险、信托等产品的直接融资功能,培育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改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 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各类健康和养老保险业务,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
拍个脑袋,钱离开房市+直接融资发展=加速进入股市。
这么说,援军来了?
其中保险资金是个备受注目的焦点,它的A股持股规模经常被拿来和公募基金比较,上个月17日,才有消息传出“险资连夜加仓”,引发浮想联翩。
去年一整年,监管已经多次 积极表态
1月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鼓励保险公司使用长久期账户资金,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
在7月份的国新办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透露,银保监会正在积极研究提高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的监管比例事宜;
9月份,证监会在京召开的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再度呼吁“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10月,证监会主席和社保基金及部分险企负责人座谈,重提了上述言论,并表示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这次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 重要任务
12月14日,证监会副主席表示将推动保险资金投资私募基金;
12月21日,银保监会表示,鼓励保险公司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
然而“险资入市”过去也经常被讥为“不动如山”,究竟险资是不是哑炮?
根据银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袁序成披露的数据,截至2019年11月末,保险资金投资股票规模1.81万亿元,约占A股流通市值的3.31%。
我们看看另一个高频数据: 截至2019年11月29日,陆股通资金持有A股市值为12643.85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为2.82%,环比10月的2.70%上升0.12个百分点。
对数据有点敏感度的你,肯定发现上面两个数据打架了。
经过求证,2019年11月末,A股流通市值是44.8万亿,陆股通的持股市值数据没错,假设袁主任说的险资持股比例3.31%没错,则险资持股市值数据应调整为1.48万亿。
有了这个数据,我们就来简单回顾一下去年险资的加仓成果:
1、2019年3月末相比2018年末,A股总市值季环比增长28.3%,陆股通持仓市值环比则是 54.6% ,险资持仓市值环比 33.5%
2、2019年6月末相比3月末,A股总市值环比-3.9%,陆股通持仓市值环比0.7%,险资持仓市值环比2%
3、2019年9月末相比6月末,A股总市值环比1.1%,陆股通持仓市值环比11.5%,险资持仓市值环比-1.1%
4、2019年11月末相比9月末,A股总市值增长0.3%,陆股通持仓市值增长 9% ,险资持仓市值增长 12.5%
这么看来, 险资19年4季度确实在加速进场 ,积极度不输给北上资金。
截止19年3季度末,险资持股数占A股流通股数比重1.78%,比18年末略增了0.04个百分点。 我们不妨拭目以待,看看19年末险资占流通股比会否超越19年6月的高点1.81%。
看完了积极面,我来泼一小盆冷水,大家冷静一下。
2014年2月原保监会发布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根据风险收益特征,将资产划分为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等五个大类资产。 其中,投资 权益类资产 、不动产类资产、其他金融资产、境外投资的账面余额占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监管比例分别不高于 30% 、30%、25%、15%,投资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无监管比例限制。
就是这 “权益类资产30%” 的上限,还要再提升,这就给人巨大想象空间。
然而根据11月24日银保监会在一项保险资管产品专项研讨会上披露,2019年9月末,保险业总资产20万亿元,资金运用余额18万亿元,其中债券、银行存款等固定收益类资产12万亿元,占68%; 股票、股票型基金、股权等权益类资产4万亿元,占22%。
检查银保监会网站披露的同期统计数据,可以看到股票+股票型基金合计2.24万亿,对比当时的险资A股持仓市值1.32万亿,则险资持有基金规模0.92万亿,一级市场股权投资约2.1万亿,还大于二级市场持仓市值, 后者占险资总资产只有不到7%
所以联系到发展直接融资的顶层设计,险资还需要顾及一级市场,不可能在A股放开来买买买,从7%一路买上两位数占比。
而且 2017年5月的134号文 ,掐死了万能险,消停了野蛮人,也让险企近两年来负债端回归保险保障,保单久期拉长,险企如果要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就要配合拉长资产久期,才能缩窄和负债之间的久期缺口。
放眼可投方向,也只有 固定收益类资产(债券) 能最大限度做到这点。
加上利率预期长期下行,能够抵御中长期利率风险的债券非常受险资欢迎,先前媒体报道,50年期国债甚至需要“靠抢”。
所以监管不设上限的固收类,才是险企的命根子,权益类更像是ZZ任务。
乐观中,带上一些冷静,是投资者必备的生存秘诀。
老乡别走,3000点焊死了。
本文前半吹水,后半泼水,做为公号重启首篇,还望乡亲父老、帅哥靓女们动动玉指,点个“在看”。 您的“在看”,是开启我大A新周期的一小步,却是本号的一大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