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oston Dynamics的四足机器狗Spot到Agility Robotics的双足机器人Cassie;从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六足机器人T-RHex到密歇根大学的三足滑行机器人SKOOTR……
近年来,多足仿生机器人已成为机器人领域最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之一
。这些模仿自然界多足生物的机器人凭借其
优异的地形适应性、灵活性和稳定性
,正在
工业巡检、灾难救援、星际探
索等领域
展现出巨大潜力。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多足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
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研发团队和创新企业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赛道上,谁能脱颖而出,引领行业发展?
而今,一场汇聚全球顶尖多足仿生机器人研发团队的“武林争霸赛”即将在中关村拉开帷幕,
这就是
2024年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
这场大赛致力于打造成为
国际国内基础科技含量最高、学科跨度最广、未来产业最突出的机器人竞赛。
无论你是来自高校或科研院所的青年才俊,还是企业研发团队的技术大牛,都可以加入这场创新盛宴,共同探索机器人技术的边界,塑造仿生机器人的未来世界。关于大赛的更多内容,请戳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FAjPkAS8WxIl8lANqlGg4A
2024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不仅聚焦备受瞩目的多足仿生机器人赛道,还涵盖了
人形仿生机器人、具身大模型以及其他仿生机器人这三大赛道,
全方位展示仿生机器人领域的最新成果。
今天,机器人大讲堂将为您深入解析多足仿生机器人赛道,详细探讨其赛程安排、竞赛规则及参赛要点,
带您全面了解这一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技术竞赛。
▍
赛事看点:多足机器人的巅峰对决
2024年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由北京市多个重要部门联合指导,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承办。本次大赛的
多足仿生机器人赛道将吸引来自全球的顶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团队,在竞速赛、障碍赛和任务赛这三大赛项中展开激烈角逐。
1、竞速赛:速度与稳定的精妙结合
竞速赛考验的是多足仿生机器人的速度和稳定性。
参赛机器人需要在规定的跑道完成跨栏竞速赛跑,大赛将对机器人从起点至终点的运动进行计时,并记录跨栏完成情况与超出赛道情况。得分方式是以时间分为基准,用时短的参赛队得分更高,全自主完成额外增加难度系数分,跨栏失败或超出赛道则扣除一定分数。这不仅需要机器人具备出色的动力系统和控制算法,还要在高速运动中保持稳定,考验着参赛团队的技术深度与实力。
多足仿生机器人赛道竞速赛场地
2、障碍赛:挑战极限,突破自我
障碍赛则更加考验多足机器人的地形适应能力和灵活性。
赛场上将设置各种复杂障碍,如台阶、斜坡、不平整地面等。参赛机器人可任意选择启动位置,任意选择通过的障碍顺序,全部通过障碍后计时结束。参赛机器人成功跨越每个障碍获得相应得分,全自主完成额外增加难度系数分。任务得分与用时排名得分之和为该赛项总分。这要求机器人具备出色的环境感知能力、运动规划能力和动态平衡能力,全面展现其综合性能。
3、任务赛: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应用
任务赛是对多足机器人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
参赛机器人需要从起始区域出发,在场景中识别多个目标图像,达到终止区域后计时结束。参赛机器人查找并准确识别出每个目标图像可获得相应得分,全自主完成额外增加难度系数分。任务与用时排名得分之和为该赛项总分。
任务赛不仅考察机器人的基本运动能力,还重点检验其图像识别、自主导航与决策执行的综合能力,展示机器人技术的实际应用潜力和综合实力。
多足仿生机器人赛道任务赛场地示意图(根据实际环境设计部署)
▍
权威评审和丰厚奖励
为确保评审的权威性和专业性,2024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专门聘请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宏
为大赛专家委员会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海斌和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张建伟
为专家委员会联席主席。
为了激励参赛团队发挥最高水平,大赛设置了高达255万元的奖金池。主赛道共设置24个奖项及全能优胜奖9名,第1名奖金15万元、第2名奖金10万元、第3名奖金5万元;创新赛道共设置5名创新优胜奖,奖金3万元。
除此之外,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个展示创新、寻求合作的绝佳平台。大赛期间还将
同步举办仿生机器人产业论坛和创业项目路演活动,汇聚行业顶尖专家、知名企业和投资机构
,共同推动多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与应用。
▍
参赛指南:如何在这场角逐中脱颖而出
要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机器人大讲堂认为,参赛团队需要在多个方面下足功夫。首先,
技术创新
是制胜的关键。评委会将重点关注参赛作品的技术先进性和创新性。采用
新型材料、创新的结构设计或突破性的控制算法,
都可能成为制胜的关键因素。
其次,
性能优化
同样重要。在竞速赛和障碍赛中,机器人的速度、稳定性和地形适应能力至关重要。参赛团队需要
不断优化机器人的动力系统、平衡控制和运动规划算法,
以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实用性设计
也是评判的重要标准。任务赛将考验机器人的实际应用能力。参赛团队需要深入思考
多足机器人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需求
,设计出既能完成比赛任务,又具有现实应用前景的解决方案。
可靠性
同样不容忽视。比赛现场往往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一个优秀的参赛作品不仅要表现出色,还要具备足够的可靠性,
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稳定运行
。这需要参赛团队在赛前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调试。
最后,
团队协作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出色的多足机器人往往是跨学科合作的结晶。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需要相互融合。对于来自高校的研发团队来说,组建一个
优秀的跨学科团队,并建立高效的协作机制
,将成为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
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
2024年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的
报名工作已经开始,持续到2024年9月15日18:00。
初赛将于9月26日至27日进行,复赛安排在11月14日至21日,决赛则定于11月25日至26日。
参赛团队若对比赛规则存在任何疑问或欲提出宝贵建议,请把握7月1日至15日期间的规则意见征集与预报名阶段,积极反馈。
让我们共同期待,在这场多足仿生机器人的巅峰对决中,见证技术的进步,感受创新的魅力。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从这个舞台上脱颖而出的新技术、新产品,会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甚至革命性的变革。
报名详情,请参照下方图片指引。
如需咨询企业合作事宜,欢迎联系堂博士(13810423387,手机与微信同号)进行对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