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面来理解,意即意象,属于主观的范畴;境即景物,属于客观的范畴,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却认为,“境”并非只包括景物,人的喜怒哀乐也是心中的境界,因而能够写真景物、真感情的,都可以算有境界。
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是按照诗和画的创作原则行事,并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中国画的最大特点就是写意,那么写意与写实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写实是在自然的原貌,而不着重渗入人的主观感受。写意则虽然也顾及到自然的原来面目,但却注入了人的主观感受,虽不酷似自然原貌,但却能传自然之神,所以就有着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古代,诗人、画家遍游了名山大川之后,要想把它移植到有限的庭院空间,原封不动的照搬是根本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像绘画那样,把对于自然的感受用写意的方法再现于园内。《园冶》所说“多方胜境,咫尺山林”,实际上就是真实自然山水的缩影。
那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达到对意境的追求呢?佛家认为,人有眼、耳、鼻、舌、身五根,所以能够识色、声、香、味、触五境,但除五境外还有一个“法境”,这一境靠什么去认识呢?要靠“悟”,就是领会或想象。
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创造整体环境,并综合运用一切可以影响人的感官的因素以获得诗的意境美。例如承德离宫中的万壑松风建筑群,拙政园中的留听阁(取意留得残荷听雨声)、听雨轩(取意雨打芭蕉)等,其意境之所寄都与听觉有密切的联系。另外一些景观,如留园中的闻木樨香、拙政园中的芸香穴位等,主要是通过味觉来影响人的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