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较快增长,符合预期。
2017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2.59亿元,同比上升26.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67亿元,同比上升35.7%,实现每股收益1.82元,同比增长33.8%。
上半年销售增长势头不错,但下半年环北京区域市场可能迎来挑战。
房地产销售方面,公司上半年产业园区配套住宅签约实现492.2亿元,同比增长28.1%;城市地产签约38.1亿元,同比下降60.0%。公司合同销售金额达到696.2亿元,同比增长19.1%。但是,随着一季度末环北京区域出台调控新政,加之北京市场本身存在调整压力,下半年公司在房屋销售方面面临客观环境的制约。
脱虚向实,打造园区的产业竞争力。
我们也看到很多积极信号。公司在上半年园区新增签约投资额731.5亿元,同比增长25.8%,增速快于公司销售额增长。上半年,公司产业新城园区结算收入153.84亿元,同比快速增长54.9%,为公司整体销售规模的增长奠定了基础。公司十分重视产业孵化和布局平衡,在现代制造业,大健康产业,文化产业等多领域推动区域实业发展,并在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复制产业新城。我们认为,公司推动产业发展的努力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从长期来看有着广阔的前景。
PPP
模式,长期来看可能优化公司现金流安排。
公司是PPP模式的先行者,固安工业园区入选发改委首批PPP项目典型案例名单,固安高新区和溧水区产业新城入选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汊河新区PPP项目入选发改委第二批PPP典型案例名单。固安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PPP项目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发行。我们认为,PPP增强了公司拓展业务的可能性,助力公司将业务范围拓展到全国各地。资产证券化的广阔空间从中长期来看更有可能优化公司的现金流安排,降低公司对于地产销售的依赖,使公司得以进一步聚焦产业,耕耘城市。
融资成本继续下降,金融机构更加信赖。
公司披露中期融资总金额968.29亿元,比去年年底上升36.5%,其中稳定长期,融资成本较低的债券融资占比42.3%。公司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5.99%,比2016年披露的6.97%大幅下降近100个BP。这显示出随着公司规模增长,其融资渠道的竞争力有所提升。
风险因素。
2017
年下半年起,公司房屋销售合同金额下降的风险。
盈利预测及估值。
我们维持公司2017/2018/2019年EPS预测为2.93/3.43/4.35元/股。我们已经在预测中谨慎考虑了未来一段时间京津冀区域可能的房屋销售不利局面,因此2018/2019年的业绩增速比2017年之前有所下降。不过,公司区域方面的平衡性已经大有进展,且公司脱虚向实,发力PPP符合国家政策方向。我们给予公司2017年13倍的PE,即38.10元/股的目标价,维持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