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骏小宝
让天下没有追不上的热点!
51好读  ›  专栏  ›  骏小宝

“傍上”所有头部IP开酒店,亚朵的套路到底亏不亏?

骏小宝  · 公众号  ·  · 2018-08-16 18:48

正文

前天,亚朵联合同道大叔,在成都新开了一家星座减压酒店,一时间又成为一个网红打卡酒店。



在这间酒店开业当天,朋友圈有不少朋友都转发了这个消息。其中有一位朋友很认真的和我探讨了一个问题:亚朵和这么多头部IP绑定开了合作酒店,但往往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网易云开了间酒店,知乎开了间酒店,同道大叔开了间酒店……好像没有亚朵什么事。


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挺值得探讨,亚朵的IP酒店也开了不少,8月8日,亚朵的首家IP酒店亚朵网易严选店正好开业一周年, 在这一年多时间内,亚朵先后和多个头部IP进行深度合作,也落地了一系列合作酒店,从财经作家吴晓波,到知乎、网易云音乐、虎扑等头部品牌,再到腾讯云、腾讯QQ超级会员等BAT级别玩家,亚朵的IP合作之路不可谓不顺畅。


那么问题来了, 亚朵和这么多头部玩家合作之后,到底亏不亏呢?


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co-branding的正确姿势


首先,我必须强调一点,在亚朵和这么多头部IP的合作当中,虽然亚朵的知名度上显得相对弱,但这才是co-branding的正确姿势。


这几年有很多品牌习惯把co-branding作为营销活动中的标配,尤其是蓝v联盟的兴起,更是将这种方法运用到了极致。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 co-branding,频繁出现在各种事件营销当中。


但其实, 从品牌的角度,找什么样的品牌进行合作是一个很需要动脑筋的问题。 小到发一条联合微博,大到合作落地一场线下落地(比如快闪店、比如亚朵的合作酒店),都需要衡量这个问题。



关于co-branding,我总结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小找大”。只有当你去找比你更知名的品牌或者合作方时,它才真正能够给你“赋能”。


这一点原则在亚朵的IP合作上被很好的突出了。网易、知乎、腾讯、虎扑……这些品牌看起来都不比亚朵弱,从结果来看,你不能不承认亚朵的市场部的谈判能力是出色的。如果光看市面上的公关稿,也许亚朵并不占便宜,但实际上,我认为亚朵才是背后真正最受益的一方。


第二,更宏观地思考问题


如果单看亚朵的任何一家合作酒店,其实本质上和某些品牌执着的快闪店并不太大不同,但是,如果我们从更宏观地角度来看待看个问题,把单点连成线,你会发现亚朵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品牌。


亚朵的第一家IP酒店落地的时候,快闪店之风还没彻底刮起来,没有饿了么的“丧茶”,也没有知乎的“不知道诊所”,而亚朵坚持在连续一年多时间内做同样的事,回头来看,几乎平均每两个月就会开出一家合作酒店。


现在有很多品牌都在追求一夜爆红的营销案例,但事实上,更容易的做法是一年坚持一个思路去尝试十几次,至于红不红,其实大多时间还要靠一些运气。亚朵就是在这么做, 如果没有清晰的年度规划,是很难有这样的战略眼光的



如果把亚朵所有的合作酒店放在一起看,它已经包含了国内最优秀的一批品牌,从明显具备IP属性的自媒体,到BAT,亚朵的这条IP之路越走越顺。


从亚朵的百度指数能够更直观的发现这个现象。2016年底完成C轮融资,亚朵开始启动IP合作的种种, 在这之后,亚朵的百度指数一路上升,而且是循环上涨的良性态势(直线飙升后一路回落其实并不是好事) ,如果仔细比对,每次波峰已经都可以对应到亚朵和某个品牌的合作酒店开幕,比如今年3月的知乎,4月的网易云音乐,7月的虎扑和8月的同道大叔。



据我了解的情况,在第一批合作酒店落地之后,有大量品牌对这种合作形式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主动寻求亚朵合作,而亚朵在合作方的选择上更加谨慎,也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第三,资源匹配再考虑投入产出比


回到我那个朋友说的这个问题:为什么 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网易云开了间酒店,知乎开了间酒店,同道大叔开了间酒店……好像没有亚朵什么事?


虽然看起来亚朵很少能在传播上占到便宜,但事实上,更应该衡量值不值的,应该是投入产出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