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行业研究报告
免费提供460个细分行业研究报告!输入“报告”获取报告索引,输入“您需求的关键词”获取各行业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行业研究报告

佛教徒王卫与道教徒马云

行业研究报告  · 公众号  ·  · 2017-06-05 22:08

正文

提示 点击上方 " 行业研究报告 "订阅本号 ,以便随时来访。



行研君说

导语

细心的你如果能研究一下顺丰上市,不难发现,这盘棋太大了。与 协助阿里巴巴集团回购雅虎持有股份的团队为 同一批人马,同一批手法。所以说,无论是佛教徒也好,道家徒也罢,无非是历史棋盘上两枚颜色不同的棋子罢了。

PS:免费索取报告,请关注“行业研究报告”下方菜单栏“我要报告”项;投资、理财、研修,请关注下方菜单栏“我要投资”项;IPO咨询、BP报告定制,请关注下方菜单栏“我要合作”项。


来源:董小姐 东方一柱 (ID:East1Pillar)


顺丰上市前一天,媒体们说,马云最佩服的人是顺丰的王卫,他跑到香港去求见了好几次,都被婉拒了。


然而你搜百度就能发现,马云“最佩服”的人还有黄光裕、孙正义、任正非、柳传志等一大票企业家。


当时阿里的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不禁感慨,马云真是一个虚怀若谷的追星族啊……


1


60后文科生马云说过:


人类社会有两个行业永远活得很长,一个是宗教,一个是教育。


马云中学的时候,正处于爱因斯坦和牛顿被疯狂批斗的文革时期,而等到他工作了的时候,又赶上了80年代有名的“气功潮”,受到了神秘主义的点化。那会儿理科的课本上写的是“宇宙是无限的”,而不是“宇宙曾经有过大爆炸”。


2009年开始,马云开始醉心于练习道教的“辟谷”,缙云山绍龙观的观主李一道长每年都会让富豪们花半个月时间绝食修炼“仙气”。


马云先是跟了李一道长,然后又拜了王林大师,然而这两个人最后都没吃到什么好果子——李一被判刑,王林也身陷囹圄。


再后来爆出马云和西藏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伍金赤列多吉的合影,据传他皈依藏传佛教。有网友调侃说,马云是宗教界的纪检委员,可别害了法王。


尽管热衷“采阴补阳”的李一道长传播的根本不是正宗道学,王菲,张纪中等3万名流还是照样都拜了李真人为师。


李一和王林背后都有纷繁复杂的名利圈和政商场,迟钝的史玉柱都能看出王林变蛇的猫腻,精明的马云怎么可能一头雾水?那些说马云迷信的,我看真的可以歇一歇,去网易论坛里放飞一下自我。


长年游走于佛道儒释四派,马云蜻蜓点水地摘取了一些思想片段,配上毛泽东思想,武侠精神,就成了阿里早期的企业精神和使命。


马云喜欢教大家打太极,用阴阳的思想处理商业问题,还录了不少视频,然而有太极大家一眼便指出,这压根不是太极。


他在公众场合多次宣称“人定胜天”,但私下里他却认为自己的成功是运数,到处寻访名山大川里的能人异士,以维持住自己的成功的“气”。


在天台山桐柏宫,马云曾经见过一位真正的道法大师,可惜他眼拙并不认得真人,所以只象征性地求了几个签。大师后来对徒弟说,马云已经迷失自我,内心全是矛盾,去考马克思哲学肯定能满分。


2


王卫极其讨厌言而无信的人。


巧了,在这位粤商的眼里,浙商马云有点像这种人。


今天视卫哲为生死兄弟,也能明天让他卷铺盖滚蛋。

今天认为孙正义、雅虎于己恩同再造,也能明天将他们弃之如敝履。

今天允诺阿里能让你没有难做的生意,也能明天乖乖地让你掏钱买流量。


若是硬要马云对他的行为给个解释,他完全可以用道家的一句经典堵上你的嘴:


道可道,非常道。


不过,王卫和马云却有着同样的管理风格,信奉只手遮天的强权商业逻辑,其他人都不值得信任。


在需要集权以便于增强控制力的时候,王卫不惜得罪自己的家人,毫不犹豫地把自己老爸和姐姐赶出公司。在强势的王氏管理风格下,顺丰毫无悬念地变成铁板一块,谁也撅不开。


跟着自己10多年拼搏的下属,亲人,一分钱股份都不会给。


顺丰不能姓王,必须得姓王卫才行。


很多人故弄玄虚,说王卫的低调,却没几个人能看懂,还编出了王卫18年才接受一次采访的梗。真相是, 大陆的媒体要采访王卫很难,但香港和美国的并不难,你在很多财富杂志上还是可以看到一些他的报道。


其实王卫根本不低调,25岁就赚到第一桶金的他也喜欢满香港播撒“种子”,看见友商和前辈不爽就怼,得罪了不少人。看见好看的,好玩的,就忍不住买买买,九龙塘的豪宅没买多长时间,就又买了桃源的房子。


买了 桃源的 房子之后发现遭到 太多社会人士 惦记怎么办?反正顺丰是家族企业,所以王卫2009年之后炒的房子,都挂在了公司的名下。


赌博,高尔夫,茶会,酒会,这个很懂享受的南方男人,深谙“及时行乐”四个字的真谛。


人工智能大会,IT峰会,互联网大会,生物大会,慈善大会,只要能露面的,不算太low的地儿,就绝对少不了马云的身影。幸好阿里巴巴成功了,不然既不用清扬洗发水,走路也不带风,却处处以“风清扬”自居的马云是铁定会被人喷成渣的。


王卫在内部讲话时承认,自己这些年的成长是因为自己的太太和皈依佛教。他出差时,随身的行囊里必须要装着佛经,没事可以掏出来看一看,读一读。


掐指算起来,他一共购置了216处房产,办公室供着9尊佛像。


216除以9等于24,一尊佛像镇压24座房产,正对应佛教的二十四诸天,王卫的年龄48岁也 恰巧是这个数字的 2倍。


在多年前的一次私董会上,股东们对电商物流质疑时,王卫掷地有声:


顺丰现在做电商物流是个死。顺丰现在不做电商物流,将来可能也是个死。


尽管顺丰成为电商物流的霸主就像一夜春风来那么快,但高瞻远瞩的王卫并不是神,自然做不到战无不胜。正如王兴的校内和饭否一般,顺丰虽然是最早的电商、O2O和优选模式玩家,但是起大早,赶晚集。


也就是马云醉心“辟谷炼气”的同一年,王卫偷偷做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电商项目——“顺丰e商圈”,意在电商版图中分一杯羹。


而嘿客等商业板块,3年就砸了16亿,也愣是一点水花没溅起来。


在面对修佛的师兄弟讲经时,王卫曾直言不讳,“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顺丰这个不错的平台,把未来很多不确定的看似偶然的东西变成必然”。


可毕竟宗教只是一种信仰,而不是一种保障。开了光也不行。


3


一直以来坚持不上市的王卫,2013年还是妥协了。


香港的资本力量的疯狂程度,让强势的王卫感到了震撼。


“削藩”的那几年,王卫内忧外患,依旧不希望引入投资方,只得频繁抵押商铺从商业银行获得几百万的贷款。顺丰始终在生死存亡挣扎,疯狂借钱,疯狂在内地铺设网点,实在急的时候,高利贷也照借不误。


王卫和邓丽贞吃饭的时候,有时候吃着吃着就哭出来。 一边是债台高筑,一边是马虎不得的现金流,就像在走钢丝。


王卫最早租在佐敦宝灵商业中心,后来搬去了砵兰街,那里现在已经被称为风水宝地。


1997年香港回归时,王卫已经垄断了所有的通港快件,那时的通港公路上,80%的快件运输车上都印着顺丰的Logo。


也是在那几年,顺丰的加盟商们开始动了歪念,妄想把分公司都抓在自己的手上,他们的肆意妄为导致了大量的客户投诉。面对各自为政的土霸王、地头蛇们,王卫力排众议,开始强势收权。


盘踞在香港砵兰街的水货仔间流行着一句话: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一度有被断财路的江湖人士扬言“XXX万买王卫的头”,“YYY万买王卫一只手”,所以从那时起,王卫的身边再也没离开过保镖。


很多人都知道王卫的“削藩”成功才造就了今天的顺丰,并没太多人去深究其中的凶险。鱼龙混杂的物流行业,岂是几个纯洁的互联网人士敲敲键盘就能想明白的?


当年四通一达共同的带头大哥当初就是死于一场“蹊跷”的车祸,这才导致了大家族的分裂以至于变成6家的快递集团,成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的关系网。


艰难的2002年过后,顺丰的“削藩”计划才算落下帷幕,顺利从加盟制转为直营制,顺丰的业务开始进入指数级增长的快车道。


彼时 业界有“南顺丰,北宅急送”的说法。


可相比之下,宅急送的陈平就没那么幸运了。


“削藩”遭遇强烈反弹,7名核心骨干不服,带着40名核心员工集体出走,一时间风雨飘摇。上海分公司的老总与骨干也提交了辞职信,陈平使出浑身解数,7天7夜待在上海,这才稳住了上海的负责人;在北京分公司,陈平召集所有人员开会,上午在大会上宣布了一些决议,下午大哥陈显宝接着开会,把上午决定全部推翻……


“痛定思痛”后,陈平把元老们又请回了总公司,除了加薪提职,还从自己的股份中,拿出5%的股份,大约300万股,分给这些元老。即便如此,宅急送也从此一蹶不振。


2008年, 陈平离开了由自己一手铸造,并为之奋斗了15年的宅急送。


多年后提起南唐的李煜,大家也只会想到他的绝命词《虞美人》,而不记得他的励精图治。


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