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明晰FICC研究
各位朋友好,我是明明,中信证券债券研究首席。从人民银行到中信证券,不变的是对宏观经济、货币政策、流动性、利率与汇率等问题的持续关注和研究。我们团队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及时判断市场风险和机遇,精确把握市场走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明晰FICC研究

【10月美国CPI点评】美国通胀迎来曙光了吗?

明晰FICC研究  · 公众号  ·  · 2022-11-11 16:3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分析了美国10月CPI数据,指出通胀压力出现曙光。核心商品项和除住房项以外的核心服务项的回落是推动CPI下降的主要原因,但食品和住房项仍然是CPI的粘性部分。展望未来,预计明年上半年食品项通胀将大幅下降,能源项价格存在下行压力,随着超额储蓄对消费的支撑被消耗,明年消费将较快进一步疲软。预计在加息停止时点前夕,美联储对终点利率的预期判断存在过调的风险。整体而言,美国通胀压力在明年上半年有望进一步缓解。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美国10月CPI增速超预期下行,主要由核心商品项和除住房项以外的核心服务项推动。

食品和住房项仍是CPI的粘性部分。核心商品和服务的回落是主要原因。

关键观点2: 未来展望

预计明年上半年食品项通胀将出现较大幅下降;能源项价格存在下行压力;随着超额储蓄的消耗,消费将进一步疲软;核心商品和除住房项以外的核心服务项通胀压力将大幅缓解。

关键观点3: 美联储加息和终点利率预期

市场加息预期大幅下调,终点利率水平被下调至约5%;在加息停止前夕,美联储对终点利率的预期判断存在过调风险。

关键观点4: 通胀压力与美元指数

通胀压力的缓解体现在美元指数的走弱和美股的走强;预计美元指数拐点已出现,美债利率短期或震荡偏弱运行。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丨明 明债券研究团队

核心观点

美国10月CPI增速超预期下行,未来通胀压力出现了曙光。此次下行主要由核心商品项以及除住房项核心服务项回落推动,但食品以及住房项仍然构成CPI的粘性。我们维持此前明年上半年通胀压力预计将进一步缓解、12月美联储加息50bps的概率较高以及明年一季度停止加息的判断,美元拐点或已出现,美债利率短期或将震荡偏弱运行,中长期而言美债利率拐点还需等待。

整体与核心通胀增速超预期下降。 美国10月未季调CPI同比升7.7%,为自2022年1月以来最小的同比涨幅,增速下降并低于预期;未季调核心CPI同比见顶回落至6.3%,且增速不及预期;核心CPI环比录得0.3%,为2021年8月以来最低环比增速。10月整体以及核心CPI环比增速均出现缓和迹象,通胀缓和主要由于核心商品、除住房项以外的核心服务项,主要的支撑仍然为住房、食品。

首先,非核心通胀明年上半年预计将进一步缓解,尤其是食品项。 食品项由于供需紧张以及能源等方面通胀压力缓解有限,预计年内食品通胀环比增速存在较高的继续上行风险。随着供应量问题缓解、能源价格下跌,若极端天气扰动不再加剧,食品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预计会缓慢蔓延渗透至消费终端价格,食品通胀或于明年出现趋势性下行。其次,10月能源项CPI上涨主要是由于汽油、燃油价格上升,但天然气价格下降推动了能源服务价格下行,缓解了能源项整体价格上涨,中长期而言,预计全球衰退风险提升的背景下能源价格上行动力较弱。

其次,虽然住房项同比上升预计将持续至明年上半年,但其他核心通胀项压力明年上半年或出现较大缓解。 住房项构成通胀的主要支撑因素,住房项同比上升趋势或将持续至明年上半年。除住房项以外的核心服务项通胀以及核心商品项通胀方面,薪资通胀对于其他服务类通胀的支撑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趋弱,并且超额储蓄对于消费的支撑预计仅只能持续至今年四季度,明年上半年消费韧性或将被消磨殆尽,因此预计除住房项以外的核心通胀项压力下降趋势将持续,明年上半年放缓幅度或将加大。此外,美国经济逐渐步入衰退将减弱企业的定价权,抑制企业利润对于价格的推升,也进而预计将缓解通胀。

通胀压力初见曙光,美元指数拐点已现。 由于通胀数据各维度均表明通胀压力出现缓解迹象,因而数据披露后美股走强,美元与美债利率走弱。整体以及核心通胀拐点已现,10月CPI数据开始出现理想下行速度,美联储加息已过前置加息的阶段,加息节奏放缓信号明确,因而美元指数拐点或已出现,美债利率短期或震荡偏弱运行,中长期而言美债利率拐点还需等待。

结论: 美国10月CPI增速超预期下行,主要由核心商品项以及除住房项以外的核心服务项回落推动,但食品以及住房项仍然构成CPI的粘性。着眼于未来,预计明年上半年食品项通胀或将出现较大幅下降,明年上半年能源项价格也将存在下行压力,随着超额储蓄对于消费的支撑被消耗,明年消费将较快进一步疲软,叠加明年上半年劳动力市场恶化风险较高,薪资压力届时会逐步缓解,预计核心商品项以及除了住房项以外的核心服务项的通胀压力明年上半年均会大幅缓解,尤其是核心商品项。考虑到10月CPI数据反映未来通胀压力出现了曙光,且明年上半年通胀压力料将进一步缓解,12月美联储加息50bps的概率较高。需注意加息停止时点前夕(我们维持此前明年一季度停止加息的判断),美联储对于其终点利率的预期判断存在过调的风险,我们认为终点利率存在为5%左右的可能性,具体判断还需等待更多数据披露。

正文

数据

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10月未季调CPI同比升7.7%,预期升7.9%,前值升8.2%;季调后CPI环比升0.4%,预期升0.6%,前值升0.4%;未季调核心CPI同比升6.3%,预期升6.5%,前值升6.6%;季调后核心CPI环比升0.3%,预期升0.5%,前值升0.6%。

评论

整体与核心通胀增速超预期下降,通胀压力边际缓解

美国10月未季调CPI同比升7.7%,为自2022年1月以来最小的同比涨幅,增速下降并低于预期;未季调核心CPI同比见顶回落至6.3%,且增速不及预期;核心CPI环比为2021年8月以来最低环比增速 。10月CPI同比为7.7%,较上月降低0.5%,且低于市场预期的7.9%,为自2022年1月以来最小的同比涨幅。CPI环比录得0.4%,与上月持平,低于市场一致预期的0.6%。核心CPI同比增速见顶回落,录得6.3%,较上月下降0.3%,低于预期的6.5%,核心CPI环比增速为0.3%,较上月降低0.3%,且低于市场预期的0.5%,为2021年8月以来最低环比增速。

核心商品、除住房项以外的核心服务项推动通胀压力缓和

分项来看,10月整体以及核心CPI环比增速均出现缓和迹象,通胀缓和主要由于核心商品、除住房项以外的核心服务项,主要的支撑仍然为住房、食品。


首先,食品项由于供需紧张以及能源等方面通胀压力缓解有限,预计年内食品通胀环比增速存在较高的继续上行风险,但明年若极端天气冲击有限,食品通胀存在较快下行的可能性。 首先,食品项而言,北美与俄罗斯谷物生产前景的改善以及乌克兰黑海港口出口的恢复推动了谷物价格下跌,随着供应量问题缓解、能源价格下跌,若极端天气扰动不再加剧,食品、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预计会缓慢蔓延渗透至消费终端价格,食品通胀或于明年出现趋势性下行。但若明年极端天气持续,则农作物供应紧张、食品高通胀或将持续至明年。


10月能源项CPI上涨主要是由于汽油、燃油价格上升 但天然气价格下降推动了能源服务价格下行,缓解了能源项整体价格上涨,未来中长期而言,预计全球衰退风险提升的背景下能源价格上行动力较弱。 近期天然气价格下降主要由于较预期更温暖的天气,空调季节的结束导致需求有所下降,同时美国天然气产量创纪录走高,并且液化天然气(LNG)出口也出现下滑,进而导致天然气库存增加。叠加经济衰退悲观预期加剧也推动了天然气价格下行。虽然10月能源商品项CPI滞后性上升,但由于未来全球衰退或将逐步演变为现实,原油以及天然气价格持续大幅上行的动力预计均较弱,但未来若存在极端天气以及意外事件冲击,则能源价格存在阶段性被推升的风险。

住房项构成通胀的主要支撑因素,住房项同比上升趋势或将持续至明年上半年。 10月住房项增速对整体通胀增速(环比以及同比增速)贡献高于50%,且当前住房项CPI仍然为环比上升趋势。由于住房项CPI同比增速往往滞后房价同比增速15个月左右,当前房价环比增速大幅下降,同比增速已于今年6月见顶,预计住房项CPI同比增速上行将持续至明年上半年,明年下半年住房项通胀压力将较大幅缓解。

除住房项以外的核心服务项通胀以及核心商品项通胀压力下降趋势预计将持续,明年上半年放缓幅度或将加大。 首先,薪资通胀对于其他服务类通胀的支撑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趋弱,当前薪资环比增速(以亚特兰大联储薪资增长指数衡量)已经见顶,劳动力市场增长动能正在趋弱,明年上半年劳动力市场存在恶化的风险,薪资同比增速或于今年年内见顶,因此明年上半年其他服务类通胀压力或将出现较大缓解。其次,超额储蓄对于消费的支撑预计只能持续至今年四季度,明年上半年消费韧性或将被消磨殆尽,考虑到居民消费倾向在从商品转向于服务消费,因此预计商品消费将更快疲软,而服务消费在高利率、家庭财务状况恶化、高通胀的背景下也较难保持韧性。

此外,美国经济逐渐步入衰退将减弱企业的定价权,抑制企业利润对于价格的推升,进而预计将缓解通胀。 实际上,除了人力成本上升推升商品通胀,企业利润上升也是商品价格上升的因素之一。而随着美国经济逐步走向衰退,总需求趋冷,预计企业将成本叠加较高利润传导至消费者的难度将上升,核心商品以及核心服务项通胀压力也将因此下降。

整体而言,预计通胀压力会在明年上半年出现较大缓解。 当前供给端压力有所缓解,纽约联储供应链压力指数已大幅下降,接近疫情前水平,美国港口等待时间已趋于常态,叠加需求端趋弱,预计核心商品项通胀将回落。核心服务项中的住房项增速预计仍将高位运行,其他核心服务项通胀压力或将于明年跟随需求逐步下降。能源项年内较难环比大幅下降,年内其对于缓解通胀的贡献将较小,但明年在全球衰退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存在偏大幅回落的较大可能性,预计能源价格上行动力趋弱叠加农产品价格下跌将进一步在明年缓解通胀风险。

通胀压力初见曙光,美元指数拐点已现

通胀数据披露后,CME数据显示市场加息预期下调至5%,12月加息50bps的概率上升至80%,盈亏平衡通胀率下降。 通胀数据公布后,CME数据显示市场加息预期大幅下降,终点利率水平下调至5.0%,基于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价格CME FED Watch工具显示12月加息50bps的概率上升至80%。10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下降后震荡,当日10年盈亏平衡率最终录得2.65%。


由于通胀数据各维度均表明通胀压力出现缓解迹象,美联储加息的市场预期大幅下调,因而数据披露后美股走强,美元与美债利率走弱。 10月美国CPI数据发布后,美股三大指数高开且持续走强,当日标普500指数上涨5.54%,收报3956.37点;道指涨3.70%,收报33715.37点;纳指涨7.35%,收报11114.15点。10月CPI数据披露后,美债利率大幅下行,当日2年期美债利率下行25bps至4.34%,10年期美债利率下行28bps至3.82%。数据披露后,美元指数大幅走弱,当日美元指数收盘价为107.8847,下跌2.36%。


美元指数较难创此前新高,美债利率短期或震荡偏弱运行,中长期而言美债利率拐点还需等待。 考虑到美联储官员近期仍会通过讲话释放鸽派信号叠加即将披露的美国经济数据存在进一步走弱风险,经济衰退预期或加强,因此美债利率短期或震荡偏弱运行,中长期而言,由于美联储加息还在继续,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对于10年期美债利率水平仍存在较强支撑,美债利率拐点还需等待。但整体以及核心通胀拐点已现,10月CPI数据开始出现理想下行速度,美联储紧缩已过前置加息的阶段,加息节奏放缓信号明确,美元指数拐点或已出现。

结论

美国10月CPI增速超预期下行,主要由核心商品项以及除住房项以外的核心服务项回落推动,但食品以及住房项仍然构成CPI的粘性。着眼于未来,预计明年上半年食品项通胀或将出现较大幅下降,明年上半年能源项价格也将存在下行压力,随着超额储蓄对于消费的支撑被消耗,明年消费将较快进一步疲软,叠加明年上半年劳动力市场恶化风险较高,薪资压力届时会逐步缓解,预计核心商品项以及除了住房项以外的核心服务项的通胀压力明年上半年均会大幅缓解,尤其是核心商品项。考虑到10月CPI数据反映未来通胀压力出现了曙光,且明年上半年通胀压力料将进一步缓解,12月美联储加息50bps的概率较高。需注意加息停止时点前夕(我们维持此前明年一季度停止加息的判断),美联储对于其终点利率的预期判断存在过调的风险,我们认为终点利率存在为5%左右的可能性,具体判断还需等待更多数据披露。

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2年11月11日发布《2022年10月美国CPI数据点评— 美国通胀迎来曙光了吗? 》,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