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近日,上
海市出台《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更加注重围绕“研发
+
临床
+
注册审评
+
应用
+
产业化”全链条关键环节
,
聚焦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裉节问题,出台系统性解决举措。
点评:
研发临床方面,促进重点领域的研发投入、技术革新、理论创新和成果转化,进一步放大临床资源优势。
研发方面,重点领域包括细胞与基因治疗、
mRNA
、合成生物学、再生医学等,推动新靶点、新机制、新结构的研究,加强高端医疗器械、先进制药装备及材料、现代中药的研发,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加速新药靶点挖掘、药物发现与设计。政策还资助理论创新,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通过建立贴息支持机制,促进合同研发机构提供新药临床前研究服务,同时对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的开发提供大额资金支持,对新药临床试验的不同阶段提供支持最高分别为
1000
万元、
2000
万元、
3000
万元。临床方面,推动研究型医院建设、优化临床成果转化机制、缩短临床试验启动时间、提高医学伦理审查效率、完善临床试验团队激励机制和责任风险补偿机制,以及支持
CRO
对接国际标准开展高水平临床试验。旨在提升临床资源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利用临床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医学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高效进行。
注册审评方面,着力加速生物医药注册审评进程。
具体措施包括缩短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审评时限,其中药品补充申请和药物临床试验申请的审评时限分别压缩至
60
天和
30
天。强化注册审评跨前指导服务,通过专人专班机制在临床研究、生产许可、上市许可等关键环节提供支持,对重点研发药品和第三类医疗器械优先安排注册检测和审评。政策还鼓励创新性强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申请特别审查程序,将审评时限缩短至
40
天以内。此外,提升检验检测机构的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涵盖安全评价、质量控制、注册备案、风险评估等方面。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审评效率,加速创新产品的审批和上市。
应用和产业化方面,加快创新产品应用推广,加强为企服务和产业化落地支持,释放数据要素资源价值。
具体措施包括:鼓励医疗机构配备创新药械,更新“新优药械”目录,开通挂网“绿色通道”,并推荐纳入医保目录;对创新产品实行医保单列支付,并在
DRG/DIP
改革中提高支付标准。政策还支持医疗机构与企业合作进行创新产品的示范应用,提供资金支持,并推动政府采购合作。此外,政策建立企业发展问题协调机制,支持重磅产品的研发和产出,加快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对合同研发生产组织(
CMO
)和生产企业提供支持。数据资源方面,政策推动队列研究数据共享,利用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促进数据合作,打造高质量语料库和行业数据集,确保数据安全合规流动,并在上海数据交易所设立生物医药专区,推动数据的合规交易和跨境流动。
推荐关注:
恒瑞医药、百济神州
、
信达生物、和黄医药、康方生物等
多
优质
创新药企。
风险提示:
研发不及预期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