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您好,您点的外卖到了,我在BFC外滩金融中心门口,请您下来取餐。”
“祝您用餐愉快!麻烦您给个好评!”
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
外卖小哥——China`s Lunch-Delivery Guys,成为继中国大妈之后,颇具有中国特色的称谓。外卖小哥群体也成为白领之外,出入写字楼最多的人群了。
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最大的3家外卖平台,在全国就拥有超过400万的外卖小哥。
每天的用餐高峰期,骑着电动车的外卖小哥穿梭在大大小小的饭馆和写字楼之间,把热饭送到无暇外出就餐的客户手上,解决着1.5亿人的口粮问题。
他们身上每天都发生着很多故事——
有半夜护送走失小孩的
有电梯上扔餐救娃的
有送餐路上见义勇为的
也有因救落水儿童而遇难的……
近期,外卖小哥甚至还登上了在美国颇具影响力的媒体——《华尔街日报》:
风雨里来雾霾里去,有些女客户认为,我们比男友靠谱多了,至少我们能风雨无阻。
接到订单,我们送餐的速度可以用争分夺秒来形容,《华尔街日报》说我们比奥运冠军还快。
但我们经常还忽略了,
这么温情和敬业的外卖小哥背后,
也有辛酸的一面——
因送餐超时,在电梯里被急哭
下雨天送餐晚到,被客户辱骂
被玛莎拉蒂车主殴打
送餐往往都在用餐高峰时段,外卖小哥们自己则是食无定点。对他们来说,多劳多得,要想多一些收入,从早到晚就不能懈怠。
餐打翻了可以再补,耽误接单了可以再等,挨打挨骂可以忍,被投诉了下次可以快一点再快一点。因为,“这就是工作啊”。
然而,互联网外卖行业的火热,给小哥们带来了生计,同时也带走了他们与家人的陪伴和相守的时间。对外卖小哥们来说,更大的愧疚来自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
为了赚取每单多20元的补贴,有些外卖小哥甚至选择在春节期间仍坚守岗位。在给予加班白领们另一种节日陪伴的同时,对于家人愧疚,被外卖小哥们埋藏在心里。
老婆为家里操劳了一年,我要攒点钱,带她上豫园商城买上一副她稀罕的老庙黄金耳环。
老人孩子生病了,没时间陪他们上医院,能用微医APP帮他们预约挂号,我心里也能稍微有点儿安慰。
不可否认,大部分的外卖小哥是敬业的,他们踏踏实实用劳动赚钱,大部分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温情,我们在此呼吁对他们多一点包容和理解。
以后点的外卖晚到一会儿,不要催单,由阳光印网的定制餐盒盛着的美食,正在外卖小哥的送餐箱里,向你飞奔而来。不要发火,因为外卖小哥刚刚可能顺路做了一件好人好事~
阳光印网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印刷平台,服务了85%的互联网企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O2O外卖企业,包括饿了么、百度外卖等,为它们提供营销物料、外卖餐盒、骑手头盔、骑手服装、外卖箱等物料的定制服务。作为外卖小哥的好伙伴,我们将和外卖小哥一起,为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本次参赛作品来源于:阳光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