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财富投研圈
新财富投研圈是基于新财富十余年各类品牌评选推出的资本圈活动平台,针对资本圈高端群体,3000家上市公司、新三板、34个研究领域的1600家分析师及一级、二级市场专业投资者机构等沟通互联的系列线上线下的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哪吒2》成为31个省份影史票房冠军!19个 ... ·  8 小时前  
投研圣剑午盘  ·  调仓换股! ·  2 天前  
投研圣剑午盘  ·  调仓换股! ·  2 天前  
e公司官微  ·  被DeepSeek刺激到了?文心一言、Cha ... ·  2 天前  
钱眼  ·  午后突发传闻!大资金进场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财富投研圈

好心酸!MSCI有19个中国核心指数,一大半和A股不相干

新财富投研圈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23 22:03

正文


导读: 随着6月的再度临近,各界对于今年A股纳入MSCI的预期又再度被点燃。实际上,MSCI对中国市场一直“爱的深沉”。官网显示,有240个指数在跟踪中国市场,重要的中国指数高达19只,但是仅仅有9只包含A股。


来源: Wind资讯(windzxsh)


每年6月,MSCI就像皇帝纳妃子一般启动全球海选,而近几年呼声很高的A股频频落选,让我A面子上实在有些挂不住。 自去年愿望落空后,中国股市经历了将近一年的起伏,随着6月的再度临近,各界对于今年A股纳入MSCI的预期又再度被点燃。


最近MSCI更是动作频频,比如下面这两条新闻:


《A股纳入MSCI缩小化方案:股票将减至169只》

《MSCI中国A股指数调入39只A股》


很多人看不懂了,不是说MSCI指数还没有纳入A股吗?那为什么调整时又纳入了沪深市场里的股票?


实际上,MSCI对中国市场一直“爱的深沉”。官网显示,有240个指数在跟踪中国市场:



MSCI重要的中国指数高达19只,却仅有9只包含A股。



还是看不懂?来来来,下面是Wind资讯为你量身定做的MSCI 版“大家来找茬”!




为什么“冲击MSCI”那么重要?


关键是其背后有大量的ETF指数基金被动跟踪——这都是钱啊!


1) MSCI全球机构客户约 7500名 ,包括大型养老基金,对冲基金,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


2) 据MSCI估计,在北美及亚洲, 超过90%的机构 性国际股本资产以MSCI指数为标的。


3) 目前全球以MSCI指数为标的的资产规模 超过9万亿美元 ,共计有 1.5万亿美元 的资金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为基准。


4) 据彭博,目前直接跟踪MSCI中国指数的指数和公募基金 有49只 ,规模合计超过 140亿美元


我们要进入MSCI指数体系,说白了也是看中MSCI背后的银子。加 入MSCI 这条捷径,我们就不需要一个个基金公司去谈引入资金,搞定MSCI,就搞定MSCI背后客户数以万亿计的美金。


虽然在A股这么大的体量下,MSCI的资金量会掀起多大的风浪不太确定,但真金白银的确是实打实提振A股最有效的武器。数以亿计的资金加入A股,国际资本流入逐年增加。


这,难道不是小散们的福音吗?



A股“入摩”命途多舛


从2013年6月到去年6月,A股已经是三次“冲击MSCI”失败了。


可巧的是,每一次A股敲响MSCI大门,都有一大波分析师呐喊助威,仿佛每一次都势在必得。



这不,2017年6月马上也要到来了,这次也不例外:



大家热情高涨是有理由的。3月22日,MSC提出一项有关将中国A股纳入全球指数的缩小化方案。将股票数量从448只减少到169只,减幅达62%。


新方案建议只纳入可以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买卖的大盘股, 计划将A股在MSCI中国指数的建议权重从3.7%降至1.7%,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从1%降至0.5%。


申万宏源认为,新的方案将将深港通和沪港通机制作为框架基础,不同于以往方案主要基于QFII和RQFII机制。可行性更强。体现出MSCI将A股纳入指数范围的积极态度。


中金也认为,MSCI基于互联互通机制的纳A新框架将不受QFII月度赎回规模不得超过境内资产20%的规定限制,消除了纳入A股的又一制度障碍,纳入可能性明显提升。


中金还指出,如果此次能够纳入,短期资金流入规模约97亿美元;外资在A股参与率较低,长期资金流入或显著高于短期预估。


潜在纳入个股中龙头消费、医药、科技股占比较大,与今年市场表现强势的大消费板块有较高重合度。


MSCI去年6月宣布暂时不会将A股纳入旗下指数,但当时亦表示,若A股准入状况在今年6月年度评估前有明显进展,不排除会纳入A股。



A股黑色星期一:60只个股跌停,次新占比近半


5月22日,沪深两市再度经历黑色星期一,60只个股跌停,虽然上证综指和深成指跌幅均未超过1%,但不少个股却大幅下挫。排在跌幅榜前列的多为次新股或前期炒作虚高个股,市场走低或是挤泡沫的必然过程。


Wind资讯统计显示,5月22日,沪深两市60只个股跌停,其中,次新股29只,非次新股14只,ST股17只,次新股占比近半。虽然近段时间以来,不少次新股出现连续调整,但市场对新股的炒作热情依然不减,上市后连续10涨停板依然很常见。事实上,随着IPO的常态化,爆炒次新股的风险也逐渐显现,对于股价的下跌,仅是估值回归的过程。而对于一些ST公司,因监管层严控炒壳,再加上IPO提速,很多公的壳价值也快速缩水。(次新股指2016年8月以后上市公司,ST包括ST和*ST)




4月、5月跌停家数不分伯仲


从跌停板家数统计来看,自去年7月份以来,去年下半年每月跌停家数多维持在100家次以内。而在去年12月份跌停数突破300家次后,今年来市场一只波动较大,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跌停数达到579家次,创出近期新高。而在5月份已经过去的三周时间,跌停数就达到342家次,情况也不容乐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