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25亿区县AA评级城投,可操作提升评级到AA+,业务合作添加微信ibonds2
A:
江苏数家AA+城投/青岛数家AAA城投寻找非标资金,信托/租赁/保理/小贷均可,有兴趣直接资金可以合作,当地一般预算收入均超30亿,大部分可以提供AA+担保
B:
寻找
城投点心债销代销机构(募集离岸人民币,预期收益6%起,2万美金起投,需要境外开户,用境外的钱认购)
,
公募基金产品
已经搭建好,有兴趣的私聊微信ibonds2,另承接点心债dtdj和dc,折价过券
在趋势面前,阻挡是没有什么用。
过去一周,利率直线下行,今天到2.07了,
平了一会儿,继续下探
但是看这两天的
成交量在下降,今天估计会多一些,可能蠢蠢欲动的人,动了。
大家都不害怕了?
或者说,知道要怎么做交易了。
明明一直知道利率还是会下去,但就是不敢交易,只能慢慢试探,头上那把刀,随时可能砍下来。
从短端的定价,已经有35BP的降息,如果按久期来算,10年的定价也差不多了?今天的走势,告诉我们,远远不够啊。
现在最大的点,就是YM到底要不要出手,估计上面也很纠结。
如果卖吧,等于回笼了流动性,这个月资金缺口本来就比较大,买吧,利率又会进一步下行。
动不动都难受。
破了2.1之后,利率卡了一会儿,就快速的下行,也可以理解为,市场觉得时候到了,大家一起冲啊。
降准的预期已交易足了,降不降息的,估计也就这样,没有额外的刺激之后,我想说的是:
既然是共识,干就完了。
下行背后反应的就是弱预期+弱现实的啊。
预期就是信心,信心不足,放出来的钱再多,也去不到企业,也进不到循环里。
通缩的环境内+货币政策有点失灵了
会不会尾盘,YM一刀砍下来?
昨天聊了地方财政+金融,今天再聊一下地产
过去10年,地产大涨,哪怕是限购了,也仍然止不住价格的上涨,地产涨到了对别的行业形成了挤出效应。
搞得大家生活压力很大。
但现在,随着地产泡沫的刺破,已经完全变样了。
现在出台这么多的政策,地产仍然没有任何起色,为什么?
因为永远上涨的预期打破了
以前大家买房是担心涨上天,自己买不起,买不起就结不了婚,就没有家。
焦虑买房。
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所以打击了地产行业之后,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却没有一个完美的解。
房价不涨了,开始跌了
结果,绝大部分的人被房子套牢了。房产的持仓在我们国家的居民财富里,占比是最大的。
这一套牢,整个居民的生活就变天了。
坍塌形成之后,开始打补丁,开始托底,结果也兜不住了。
政策没少出,但效果一直不好,总感觉没有对症下药,具体是什么症状?又要开什么药?各家有各言。
结果是,都救不了。
在既有的制度下,想尽一切办法,出政策,又没什么卵用,会不会是这个制度出问题了?
试问过去这几年,出台的政策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结构性的问题,解决了这个矛盾,又爆发了别的矛盾,无休无止,搞得大家很累。
所以,现在躺平,不卷,才得到大家的共鸣,5年前,这两个词,几乎没听过。
预期弱,就是信心不足,而且是老百姓+企业家信心都不足。
举个例子
有一个好朋友,管他叫老A吧,以前开厂的,专门做电器的,在过去积累了几千上亿的身家。能干到这分上,很精明了吧。
但是疫情期间,几乎把他打垮了,工厂停工,单子下滑的厉害,之前开厂也欠了好多贷款。
他一直咬牙坚持着。0
以为过了疫情,会有好转。
疫情过去之后,单子恢复,但总恢复不到疫情前的水平,一段时间后,单子少了,他刚开始以为是技术落后了或者市场变了。
实地调研客户之后发现,是他们的客户生意没有变好,为了维持销量,他就让利降价了。
结果好了没几天,又恢复平静了。
而且客户开始欠款,开始拖账,原因是客户的客户开始欠账。从差的客户向核心客户蔓延。
这一来一回他算是想明白了
用他的话讲
就是变天了。
他就开始缩减规模,把产能关了,把生意慢慢盘掉,走上了追债,上法院的日子。
他算是运气好的,欠款大部分都要回来了,还有一些,但不多。
去年开始,他索性就只留一条生产线,工人遣散,设备都变卖卖了,有单子,做一做,没单子,就钓鱼。
拿着大几千万的身家,没有什么负债,开始过着逍遥的生活。
别人找他借钱,他不错,银行想贷款给他,他也不要。
他说,他刚创业的时候,大家对未来都很有信心,觉得到处充满了机会,再不出手,就要跟不上时代了,不仅是他,很多官员也下海了。
那时候,经济增长,靠投资,靠加入WTO,生意多的做不完,机器连轴转,单子都吃不下。
贷款扩大产能,就怕生意跑了。
跺一跺脚,都能踩出油来。
今非昔比了。
他说,他最大的幸运就是没有加大技术投入,没有去盲目上产能。有一个竞争对手,老板技术出身,为了产品性能,贷款去提高技术投入了,更新了几条新的生产线。
现在在破产边缘。
他说,好产品固然稀缺,但这个环境下销量的决定性因素已经不是技术了,而是需求。
盲目投资,只能死得更快。
老A也在申请优才,听他说是批下来了,准备润出去。现在国内的资产慢慢变现了,开始关注海外的投资。
叠加现在法制加强,企业各种补税,“远洋捕捞”
就问你,怕不怕吧。
从企业来说,别说发展的信心了,不进去,不出事,就是最大的幸运了。
企业家,或者资本家都这样了,
给资本家打工的牛马能好过么?
希望公司不倒闭,裁员不到自己头上。
狗住就是胜利。
为什么都在说稳中向好,但是体感很差,长期利率一直向下?
如果经济增长一直存在这样的温差,那这个质量就是有问题,经济增长的成果没有惠及到大家身上。这种增长能持续么?
当年苏联很强,结果呢?解体了,原因很多,但本质就是实力强的部门和广大居民没有什么关系。
我们应该
关注,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但只是各别行业,
各别人的高质量。
这才是核心的问题。
背后就是这个分配机制要不要改革?
说到这儿吧。
现在这个时点,去看“先富带后富”
很难评。
债市研究
专注于全国城投公司境内债投资和境外债主承销和投资业务,香港新锐券商,可做主承/全球协调人,也可以投资,助力城投全方位融资。
业务合作微信ibonds2
寻找全国各城市城投境外债券承揽业务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