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医生  ·  超市里十块一斤的火锅肉丸,能吃吗? ·  18 小时前  
丁香医生  ·  美白丸是智商税吗? ·  2 天前  
丁香医生  ·  妇科问题,不好意思去医院?试试这个办法 ·  3 天前  
丁香医生  ·  喝酒脸红的人,更容易得癌? ·  4 天前  
广东疾控  ·  春节假期出行防护贴士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极目新闻

华南多地海域发生赤潮,数月后还将爆发夜光藻

极目新闻  · 公众号  ·  · 2025-01-20 19:44

正文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月20日消息:去年12月中旬以来,广东省在内的华南多个沿海城市海边出现大量“球形棕囊藻”,同时引发赤潮。赤潮是一种海洋生态灾害现象,通常由藻类等海洋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引起,导致海水异常变色。

这次赤潮的优势藻种是球形棕囊藻,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藻种。本次过程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深圳、广州、中山、珠海、阳江、广西北部湾、海南都发生了赤潮现象,目前已经出现了近一个月之久。

据自然资源部南海预报减灾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海洋预警中心) 罗军介绍,最近广东省包括华南三省区的天气都是比较好的,日照比较充足,很长时间没有下雨了,这种天气非常利于赤潮发生。

罗军介绍说,球形棕囊藻赤潮发生时间一般可以持续一周到几个月,目前,此次赤潮发生面积已经处于减小趋势,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消散。不过,接下来三到五月份,华南沿海就是夜光藻赤潮的爆发高峰期。

另据中新网1月8日报道,海南省海洋厅1月8日发布的情况通报, 近日海口市秀英港至海南省会展中心近岸海域,以及荣山寮村至金沙湾滨海公园一带海域出现水色异常。

根据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组织的现场采样监测结果,并结合该中心与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现场巡查,初步判定此次水色异常是由球形棕囊藻发而引发的赤潮。

海南岛西北部近岸海域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为球形棕囊藻发高峰期,与气候和水温变化有较大关系。一旦短时间内气温升高极有可能发球形棕囊藻赤潮,冷空气过境则会加速赤潮消亡。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十天,海南岛北部地区以多云天气为主,气温小幅波动,预计本次球形棕囊藻赤潮将会继续维持。

球形棕囊藻赤潮会危害海洋生物

专家表示,此次发生的球形棕囊藻赤潮对人体没有直接危害,但会危害海洋生物。

专家介绍说,此次发生的赤潮为球形棕囊藻,这种藻类球体破碎后的分泌物会附着在海洋生物的鳃等器官上,导致这些海洋生物难以呼吸。

同时,大量藻类繁殖会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也会使许多海洋生物无法生存。

专家提醒,球形棕囊藻细胞内会产生溶血性毒素,会导致海洋生物中毒甚至死亡,并且赤潮死亡后分解也会产生有害气体。

因此,不要去赤潮发生海域区域赶海游玩、购买、食用赤潮发生相关海域的海产品。

来源:极目新闻综合央视新闻、中新网
编辑:罗婷
审核:魏曦
实习生:屈杨




极目福利免费送


小极宠粉福利上新啦!价值100元的周黑鸭卡免费送!(实体卡,可在周黑鸭实体店使用)

如何参与:①在极目新闻公众号推送的每篇文章下面点“赞”和“分享”。②每周发放10份,分别选取“点赞”、“分享”每周总量的前5名,名单每周二在此公布。数据由极目新闻后台自动统计。往期名单请在菜单栏“极目活动”-“获奖名单”中查阅。





点赞
分享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