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许自然 摄
今天(2月26日)上午10时,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带着三位副手举行新闻发布会,对中国资本市场诸多重大、敏感的议题做了坦率回应。据说,记者会直播的收视率相当高。这折射了以“亿”为计的中国股民对监管政策的高度关注,也似乎在提醒世人,中国一年一度的政治季“两会”序幕正在拉开。
在记者会上,刘士余为今年中国股市确定了基调查调:
在“稳”和“严”的基础上,2017年将更加突出“进”。这“进”主要包括两重含义:第一是扩容;第二是制度建设、加强监管和对外开放。
速览:10句话为股市定调
1、刘士余:资本市场任何行为都有数字记录,别跟我们玩儿套路!
2、刘士余:过段时间大家还会看到查处“忽悠式”重组的大案
3、刘士余:证监会与保监会无缝连接 精诚合作
4、刘士余:2016年,248家企业完成了IPO 融资1630多亿元
5、刘士余:新三板去年挂牌企业翻一番 年底超过1万家大关
6、刘士余:只有风平浪静才好行船 任何时候都要坚持稳中求进的主基调
7、刘士余: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数量还要增加
8、刘士余:从长远看,通过减少或暂停IPO 稳定市场的效果并不好
9、刘士余:资本市场就像穿珍珠项链
10、方星海:对今年A股能否纳入到MSCI指数,没有判断
证监会都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2016年工作概括为“稳、严、进”
总结2016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时,在刘士余看来,过去一年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三个字:“稳、严、进”。
在会上,刘士余对“稳、严、进”分别作了详细阐释。从“稳”的方面看,在经历15年股市异常波动后,16年市场最期盼的稳定得以实现;从“严”的方面看,一年来,证监会坚持依法监管、全面监管、从严监管;从“进”的方面看,证监会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完善了资本市场一系列基础性的制度。
资本市场风平浪静好行船
刘士余介绍了去年以来资本市场的一些成绩。去年有280家企业通过IPO的审核,248家企业完成了IPO,融资1630多亿元。上市公司去年再融资,募集资金超过13000亿元,审核通过的并购重组261家,通过并购重组增加上市公司的资本实力9800多亿元。
在新闻发布会中,刘士余在谈及资本市场改革与稳定关系时表示,风平浪静好行船,资本市场没有稳定的市场环境,任何改革都无法推进。但另一方面,如不改革,资本市场就无活力,稳定就无基础。
“改革和稳定是相辅相成的。”刘士余说。
资本市场自我修复功能比预期好,具备加大IPO力度条件
在谈到2017年工作时,刘士余强调在“稳”和“严”基础上的“进”。
他特意大段谈到了新股扩容问题,表示过去曾通过暂停或减少IPO的方法以缓解下行压力,但效果并不好,“因为没有解决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稳健性的机制问题,没有解决资本市场的活水源头问题,没有解决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问题。”
他认为:
从短期来看,某个时点新股发行增加了,会影响二级市场的供求关系,但同时也改善了市场的市盈率。动态的看,资本市场的根本动力在于分享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果,在于为实体经济服务,一个脱离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资本市场是不长久的。
要想长久,就必须有新的公司进来
,新的公司进来就会自动增加市场流动性,带来增量资金,因为投资价值在增加,全社会的信心就增强了。
排队上市是中国经济实力的体现
刘士余表示:
如何看待排队企业的家数还有一个角度。我们是发展中的大国,我们创新驱动的实施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申请上市,这是好事,是中国经济实力的体现,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源头活水。我相信通过发布会,资本市场参与的各方面信心会进一步增强。
资本市场像穿珍珠项链上市公司数量还要增加
刘士余在会上用女记者戴的珍珠项链比喻资本市场和扩容:
我认为改革、稳定、发展必须是全方位的协调,要有好的珍珠,那就是高质量的上市公司;珍珠数量要够,那就是上市公司的数量还要增加;穿起来的项链任何时候戴着好看,那挑的线就要坚固扎实,那就是我们的基础制度要扎实,改革方向要正确。
综上,证监会主席其实只讲了两个字——
扩容
知名财经评论员刘晓博认为,从以上表述可看出,
扩容将是2017年A股最大的主题
,上市公司再融资被收紧,IPO家数将增加。由于存在政府管制,目前A股有“审批溢价”(或者叫“壳价值”),上市意味获得政策红利。那么,这红利应该均分,不应该让一些企业多次获得(再融资就是多次获得红利)。
“野蛮人”和“资本大鳄”是谁?
现场有记者提问,“资本大鳄是谁,门口的野蛮人是谁?”刘士余拒绝点出害人精是谁,表示:
告诉你了,下一步还怎么干活?
刘士余说,对于野蛮人、害人精、金融大鳄等打着制度擦边球,在资本市场巧取豪夺的行为,证监会对此不会坐视不管。
方星海回应:今年A股能不能纳入MSCI?
对于外媒提出的A股纳入MSCI和国际板等问题,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A股能不能纳入MSCI指数这个事,就是说纳入我们是欢迎的,因为我们认为,任何一个新兴市场的股票指数,无论是MSCI也好、富时也好、其他的指数也好,假如没有中国的股票在里面,这个股票(指数)是不完整的。”
A股纳入到MSCI指数这个问题,证监会乐观其成
。MSCI指数等任何国际指数,如果没有中国的股票在里面,是非常不完整的;是否纳入MSCI决定权在MSCI。
对于今年A股能不能纳入,证监会没有判断。
散户时代终结!
针对这场发布会, 刘晓博表示,这场新闻发布会的实质,其实就是向股民交底:
中国股市必须“进”。
国家搞股市一定不是为了股民赚钱的,而是为了发展经济的。
在中国目前企业负债率世界最高,实体经济压力沉重的情况下,让股市发挥作用是必须的。从“印钞票的时代”迈向“印股票的时代”是必须的。
所谓“印钞票的时代”,是指过去1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式,也就是“货币超发+房地产+城镇化+大基建”的模式;
所谓“印股票的时代”,是“IPO注册制+真正的市场经济机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实体经济复兴”。
换句话说,IPO注册制早晚会到来。
而对普通股民来说,认识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是必要的。
在“进”字当头之下,A股的局部泡沫必将破裂。
整体而言,主板市场泡沫不大,而创业板、中小板的绝大多数股票将为最危险的资产。
至于今年A股,在扩容压力和货币政策收紧的大背景下,难有趋势性的行情。
也就是说,上证指数的空间不大。但围绕着“大基建+PPP”、混改、第二波去产能、国企横向联合、债转股、大消费等政策红利,将有结构性的行情。
整体而言,散户时代正在走向终结。在迈向“印股票时代”的过程中,很多散户将成为铺路石。
附:九大专家解读
1、安信:新三板改革将有所突破进一步提高整体评级
伴随分层明确、流动性加强、交易制度完善和投资者准入门槛的调整,新三板市场将持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市场格局将更加明朗。我们参考海内外二板及三板市场的发展情况,认为新三板在制度设计上将有较大改革空间,政策明朗将带动优质公司估值修复。
2、东北证券评证监会发布会:监管层会重点扶持新三板精选层
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认为,赵争平副主席的讲话首先对新三板的定位、特别是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中的定位进行了确认。其次,新三板的改革创新当中,将以分层为主线,推动其他方面的改革。在发行、交易和监管上都会进行区别对待,市场的积极作用会更有效集中的发挥出来。 特别是对于精选层,监管层会重点的扶持。
3、人大重阳评证监会发布会:资本市场需刮骨疗伤 大鳄莫猖狂
刘士余在这次记者会中真诚地透露了一年来“稳中求进”的调研心路。 他还通俗易懂地用“珍珠项链”打了比方,来比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他说,要珍珠、珍珠要有质量、穿珍珠打眼工艺水平都要高。这个“执会”理念与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的“执政理念”高度吻合,收获了一份相当不错的成绩单,让实体经济收获了“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