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脑吧评测室
欢迎关注电脑吧评测室,我们是电脑DIY硬件产品爱好者。买电脑、DIY硬件配置推荐、硬件咨询、新产品评测、什么产品值得买,都可以关注我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发布  ·  川渝共建!8家拟入选 ·  21 小时前  
四川发布  ·  争春夺秒!四川一批项目跑出加速度 ·  2 天前  
四川日报  ·  黄某被策反,春节期间当间谍 ·  3 天前  
四川发布  ·  早安四川丨戏舞新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脑吧评测室

【装机帮扶站】第1160期:聊一套不适合抢首发的组装方案

电脑吧评测室  · 公众号  ·  · 2024-08-09 21:58

正文

【1】前言
就在前天,AMD新一代9000系列锐龙处理器解禁上市(两款R9还要等到8月14日),我们电脑吧评测室也专门进行了测试。这一代处理器参数及性能相比上代提升不算很明显(前辈7000系列本身就很强了),平均提升幅度在10%~15%,更多是工艺改进(采用台积电4nm)带来的能效表现升级(功耗比英特尔同类定位型号有明显优势),以及解决历史遗留的诸如“积热”等老大难问题。在这个单线程性能拔高已经非常困难的时期,9000系列即便只有小突破,带来的综合性能表现也会显得非常可观
游戏表现方面(AMD 7000/9000妥妥的游戏CPU),9000系列相比7000系列进一步提升,虽说R5-9600X仅有6核12线程,其相比i5-13600K/14600K也有帧数上的优势(部分游戏测试成绩甚至优于i7)。考虑到Zen 4架构的7000系列锐龙本身就已经很强,Zen 5优化加强再结合工艺的升级,想不出彩都很难。
性能测试成绩方面,这边直接引用ZOL中关村在线的数据:
(此功耗为CPU拷机时的整机功耗,非单一CPU功耗)
不过游戏表现、单线程表现强归强,关键时刻还是要理智,毕竟AMD平台不能抢首发是网友深刻总结的经验。AMD每一代新品上市后都存在定价严重虚高的问题,例如R7-7600X的首发价高达2249元,第二批发售的R7-7700这些首发价也不过是2299元,而R5-7500F的首发价仅剩1239元!所以AMD这轮9000系列的首发价也做了相应调整,例如R5-9600X的首发价为1949元,比R5-7600X低了300元,而R7-9700X的首发价也比R7-7700X低了450元。
首发价格根本不香,而AMD在京东找了一大波水军刷好评,这个就很神奇了,个人认为完全没必要,9000系列并不差,按部就班卖就可以,反倒是找水军刷好评有一种带人入坑的感觉,AMD找了一大堆根本不像正常消费者的“大聪明”,通过评论区发测评,高喊“AMD YES”,给人一种进了传销组织的感觉。
实际淘宝上已经有对应的散片CPU出售,价格更低,像R5-9600X散片是1699元,比首发价低250元,而R7-9700X散片是2299元,也比首发价低250元。但这个价格依然非常贵,相比前辈目前在售型号贵出500-800元,完全不足以弥补性能上的差异,而且后续7000系列肯定还要降。隔壁英特尔6P+4E的i5-12600KF散片还不到1000元,i7-12700F/i5-13600KF这些也就1300~1500元,虽说单核不如R5-9600X/R7-9700X吧,但多线程优势就很明显了。
现如今,主流CPU的单线程性能已经非常出挑,多数消费者对单线程性能并没有非常显著的依赖,更何况AMD这边打游戏高出来的FPS已经不是大众消费者所需要追求的区间(媒体演示都是搭配RTX4080/4090级别显卡来体现不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极限FPS能力),你三四千、四五千的预算拿个不到600块钱的i5-12400F配个RTX4060/4060Ti都已经可以做到高FPS流畅通吃各款主流游戏,这种显卡你拿个i3-12100F带也不会说有很大瓶颈。所以建议想要入手AMD新U的朋友一定要再等等,今年年终大促或许是个好机会,后续如果有R5-9500F,应该很香。

【2】参考配置
针对不同层级的CPU,我们可以搭配相应层级的主板,例如R5处理器可以选配华擎B650M-H/M.2这类入门级B650主板,但选购前务必向卖家确认可支持9000系列新处理器。天猫淘宝这边一般可以要求卖家代刷BIOS,否则你就去买店家搭配好的板U套装。
目前京东上在售的华擎B650M-H/M.2主板已经默认支持9000系列锐龙处理器,价格也非常便宜实惠,如果选择其他主板务必向客服了解清楚是否支持新U。
【主板】https://item.jd.com/100065608660.html
【散热器】h: /99¥ MF1643 JK3X33MQtMI¥
【内存】h:/07¥ HU9196 pVaC33MrC1G¥
【显卡】h:/99¥ CZ3456 WSLZ33MHdFb¥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