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奇遇电影
电影即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樊登读书  ·  帆书×IMAX给大家送《封神第二部》观影福利啦! ·  17 小时前  
樊登读书  ·  帆书×IMAX给大家送《封神第二部》观影福利啦! ·  17 小时前  
看金坛  ·  降!降了! ·  昨天  
虹膜  ·  排名第一的cult片,有点东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奇遇电影

万玛才旦把他迄今为止所有电影作品,都放在这里面了

奇遇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7-18 23:40

正文




万玛才旦的电影生涯起步于2002年,初试啼声的是短片《静静的嘛呢石》,同一年,第六代导演们还在半地下状态。三年后他亲自把这部短片拍成了同名的长片,获得了包括釜山在内的多个电影节的提名和奖项,为他的电影生涯开启了一个不俗的起步点。


在一次访谈中,万玛才旦自言是一个“持续的观察者”,在他关于藏地的电影中,既有关于过去的,也有关于现在的,到了去年第一次公映的《塔洛》,过去、现在、未来都交织在一起。这部作品可以看作是万玛一个阶段的总结。接下来,万玛才旦表示他将有不同的尝试,例如类型片这种他从来没有涉足过的领域。




《遇到万玛才旦》就是万玛才旦第一阶段的小结。这本书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有关万玛才旦的研究专著,涉及万玛才旦的电影及文学等多个创作领域,由导论、访谈等内容构成。


《遇到万玛才旦》的写作及整理历时8年,建立在对谈的基础上,对于万玛才旦迄今为止的五部剧情片,做了深入细致的梳理,既有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又有充分深入的学理分析。本书还收集了电影海报、剧照、工作照、绘画等很多珍贵图片资料,它是了解万玛才旦电影及文学创作的一扇窗口。


现在,奇遇的读者可以通过奇遇书店微店购买到这本书。万玛才旦亲笔签名版本随机发送,售完即止。



奇 遇 独 家 首 发



《遇到万玛才旦》奇遇书店独家线上首发

长按以上二维码或戳 阅 读 原 文 即可进入购买

随机发送万玛才旦签名本,售完即止


* * *




 #              书 评  



文 _ 木 卫 二



这时,从街道上来了几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其中一个上前跟他搭讪道:“我们是内地来的大学生,到这边旅游。我们看着你很特别,你是个艺术家吗?” 塔洛一边抽烟一边用怪怪的目光看着他们,一副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的样子,脸上显出似乎很严肃的表情。 另一个说:“你们看看他的眼神,那么深沉,肯定是一个深刻的艺术家。” 塔洛也不理他们,等抽完烟把烟屁股扔到地上使劲踩了一下之后才说:“其实我是个放羊的。” 又一个说:“你们听听,他说话多深刻啊,他肯定是个艺术家。”



上面是万玛才旦小说集《塔洛》的一段对话描写。小说改编成电影后,这个情景,并没有出现在电影里。


文字与影像,分属于不同的摄入途径,对应人类思考认知领域的相左位面。文字能唤醒无数个哈姆雷特的画面想象,而电影影像又有无穷尽的野心,试图吞噬文字。


万玛才旦,正是一个尝试游移在不同时空位面上的全能型创作者。


《塔洛》这段话,包含了常见的“你看上去就是个艺术家”的知识分子调侃。它往往发生在东部世界的一些对话场合,朋友之间,或者网上揶揄。


放到万玛才旦的小说世界中,它更多包含了天然古老的误解,既有汉人游客过于强烈且先入为主的好奇心,也有藏民族不愿回答的平和姿态。


最后在电影里,观众可以看到围绕在塔洛身边的人,已经尽可能被排除、缩小和集中,而不会有外地跑来的观光客,稀释掉办理身份证——实则是丢掉身份的故事主题。


那是一个属于电影世界的藏地,从照相馆到理发店,人们正要改变过去一切,去往外面的世界。


《塔洛》的小说和电影略有不同,文字和影像之间的揣摩,正是万玛才旦作品有趣之处


虽然万玛才旦认为,他之所以扎根藏地,持续不断地创作,并不是经验关系上的深厚,更多是情感上的牵连,如同生于斯长于斯的朴实价值观。


他不是无所不能的智者,而是一个孜孜不倦汲取本族文化和藏地文明的学习者。


但关于“你是什么”到“我们是什么”,说到底,应该交给“我们自己说”。


在我看来,所有万玛才旦作品都是一个关于寻找的进行与往复,它像寓言故事般那样,重复再重复,一直走下去。《寻找智美更登》自不必说,《老狗》是寻找一条狗,《塔洛》是办一张证。


在中国电影史的长河里,许多人会借文字,去追溯第五第六代,却少有人是按图索骥,寻找到了万玛才旦。


或许,这是《遇到万玛才旦》这本书的由来。


跟不少朋友聊起过万玛才旦这个人。大家一致印象是面带微笑,少言寡语。


万玛才旦导演


而书中的万玛,依然是一个谨慎、冷静和自省的知识分子形象,聊起他的成长经历,藏地文化,电影拍摄到小说创作,莫不如是。


在与书作者的对谈中,万玛也少有长篇大论,或者意见尖锐,凶猛激烈的情绪表达。


他的谈吐,与外界对他的印象大致是一样的,言简意赅,不设套路,不扯空话。如果他觉得无话可说或者不想接下去,他三言两语就打发了,继续下一个。


《塔洛》拿下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并拿下四项提名之际,好朋友略有不平地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万玛才旦在艺术成就上,其实看齐并超过了已经远去的第六代导演。


但万玛出道晚。拍摄第一部长片《静静的嘛呢石》时,他已经36岁了。加上双刃剑的民族成分,导致他没有被更好地推介到国际影展的舞台上。


如果对照下已被封为权威电影打分网站的豆瓣评分,相信你一定会同意这样的看法:


《静静的嘛呢石》,8.0


《寻找智美更登》,7.5


《老狗》,7.6


《塔洛》,7.7


北美发行的万玛才旦三部作品DVD:《静静的嘛呢石》、《老狗》、《塔洛》


对导演创作相当重要的第一个十年,他的创作水准惊人稳定,貌似不变中又有功力的提升。


对《静静的嘛呢石》,万玛才旦认为,不断擦灯,简单的重复,单纯的念想,加上大小五明的学习,是找到智慧的根本方法。但这部电影,更多是通往藏地的过去,停留在八九十年代,导演最熟悉的那个时间阶段。


万玛说,画面是模糊和暧昧的,词语却是准确和清晰的


《寻找智美更登》这出公路片,串连了整个藏地风貌,村庄、城镇、寺庙、学校。到最后,蒙面的女孩并没有摘下面纱,面容真貌被完美地掩饰。生活汇入戏剧,等待观众自己去跋山涉水,发掘真相。


《寻找智美更登》被认为是万玛才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老狗》是万玛才旦作品最通俗好懂的作品,围绕一条老去的藏獒,老人与儿子、狗贩子开始了悲伤的纠缠和反复的斗争。古老与现代,精神与金钱的冲突,呈现了荒凉凌乱的世界。


黑白影像的《塔洛》,以古典的手法,克制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牧羊人的迷失。在许多人看来,《塔洛》看起来是一部工于取景的地方,但你更应该知道,它的县城街道和几处外景却是专门搭建好的。以假乱真的拍摄技巧,与万玛才旦所要表现的镜像主题,似乎有了神奇呼应。


除了对万玛才旦作品的梳理、特写和访谈,《遇到万玛才旦》这本书也把万玛的小说创作单拎出来讨论,由此来告诉读者,他还是一个文字与影像齐头并进的电影作者。


关于写小说,万玛认为越快越好。


一个短篇小说,最好三天内就完成。如果时间拖得越长,它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东西了。甚至到了写剧本这个环节,他也不推崇反复打磨推敲剧本的做法。倒不如多去看景,实地考察过了,剧本所缺乏的,现场所需要的灵感,自然就冒涌出来了。


像科波拉和王家卫那样孤注一掷的创作冒险,他认为多数导演如果碰上犯上了,都会是大灾难。


我个人最感兴趣的部分,却是万玛才旦变成了一个评论者的身份,去讨论他所看到的好片和新片。


按照我的印象,很少有这样积极大量看片的中国导演里。虽然在电影院也有碰到乌尔善和陈建斌之类的导演演员,但经常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和上海国际电影节出没的,我偶遇到最多的导演,是万玛才旦和郑大圣。


万玛才旦坦言,《寻找智美更登》受到了阿巴斯的启发影响。他说阿巴斯能够举重若轻,哈内克是举重若重。伯格曼,安东尼奥尼,贝拉塔尔,大师们都很重。


阿巴斯与万玛才旦


迈克·李和达内兄弟则能够在轻微的生活细节和很小的格局上,让人物有生命,令电影世界能够成立。


他认为兰西莫斯的《龙虾》有成功的荒诞感,但后半段有编的痕迹,创作者自己估计都不相信其合理性。


尤为有趣的是,书中还搭配了一篇万玛才旦儿子久美成列的访谈侧写,相当于一个更加亲近但又保持着距离的观看角度。


谈到电影《塔洛》结尾,久美说,那一幕让他想起了伯格曼《呼喊与细语》二姐的自残。


与这个世界无法和解,只有把惩罚施放到了自身。


第一次看父亲电影,久美是在小学五年纪,他觉得《静静的嘛呢石》“很无聊”。


许多年以后,他看到了父亲的短片《草原》,还有一部又一部的长片。随着时间推移,他对自己的故乡越来越有情感。


他不仅看懂了父亲的电影,而且希望能看得更深一些。


奇 遇 独 家 首 发



《遇到万玛才旦》奇遇书店独家线上首发

长按以上二维码或戳 阅 读 原 文 即可进入购买

随机发送万玛才旦签名本,售完即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