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识局
欢迎关注识局!我们提供一手的政策资讯,并有丰富的线下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网  ·  最新通报:已辞退! ·  昨天  
人民网  ·  国货,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  昨天  
新华社  ·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天气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识局

据说第四次单身潮来了?本单身青年那就回敬一句so what吧!

识局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1-15 11:45

正文



文/宋宋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本来我以为,刚过去的这一届光棍节买卖轰轰烈烈,不会有什么红尘作伴的虐心事。结果又一个话题被带动起来,第四次单身潮!
 
一个亮瞎眼的数据是:截至2015年,中国单身人口达到2亿。另一个权威根据民政部的统计,全国独居人口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30岁及以上未婚女性比例高达2.47%,比10年前增加近两倍,主动选择单身的“单女”显著增多。
 
掐指一算,作为一个90前期单身女青年,本次大潮看来一定有咱的贡献。

图片来源:扬子晚报


媒体是这样总结这四次浪潮的: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首部《婚姻法》带来了全国的离婚潮;20世纪70年代末,知青为了返城纷纷离婚,引发了第二次单身潮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引发传统家庭观念的转变,第三次单身浪潮来临;到现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女性自主意识的提升,第四次单身浪潮逐渐显现。
 
外媒也时不时把这个话题拿出来刷刷新——选择结婚的中国人正在变少,原因在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和独生子女政策,也与中国受教育女性群体的壮大有关。她们不再将婚姻作为获得安全感的唯一途径。
 
在一个社会转型期,当新型的选择出现,而传统的惯性还在,那现状必然是催婚和抗争同在,屈就现实和坚持自我同行吧?比如中国一二三四五六线这么多城市,单身文化一定是越大城市越有底气吧?
 

三线小伙伴说——说白了,还不是自己条件没达标,你以为谁想单身一辈子,人总还是要有个伴,遇到头疼脑热有个人在身边照顾你的吧?


一线小伙伴则说——以前两个人结婚是为了改变生活状态,过得更好;现在,两个人结婚有时反而是束缚和负担,既然没一个人好,为啥要结婚?

 
接下来,从三线来到一线的我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自从大学毕业以后,结婚这个话题就一直萦绕在我耳边。一边是源源不断来自小学、中学、大学同学的结婚消息,另一边是长辈们一次又一次语重心长告诫“趁年轻赶紧找对象啊,再过几年就老了”。偶尔路过魔都著名的人民公园,也会和小伙伴打趣说:“过几年我们是不是也要来这里撑把伞挂个简历了”。但听归听,说归说,该单着还是单着。
 
至于单身的原因,那也是挺复杂的。
 
先说客观的:
 
与男性接触机会少。作为一个文科女,大学班里一共30个人,只有4个男生,而那4个男生的质量,你们懂的……。(我们班还不算最惨的,小伙伴的班级里一个男生都!没!有!)虽然学生会也会组织和其他学校的联谊活动,但始终觉得,联谊的本质还是相亲,为了找男朋友而找男朋友就没有意思了,所以从来没有参加过。
 
毕业以后,情况并没有多少改变。每天公司、家里两点一线,基本无接触同事以外其他男性的机会,总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出去开个会出个差什么吧?
 
再来说主观原因:
 
对男朋友要求高。再通俗一点儿就是“自己丑,还嫌弃别人丑”。什么长得不好的不要,气质太屌丝的不要,学校差的不要,脾气不好的不要,太娘炮的不要,直男癌的不要,情商低的不要。毕业以后因为要考虑好多现实的因素,又加上了家境一般的不要。
 
然而照照镜子,自己也并没有倾国倾城的容颜,好不容易遇到几个不嫌弃自己的,套用一下上面的标准,准会中上那么几枪。
 
比如小伙伴之前拗不过单位前辈们的好意跑去相亲,与对方约在某商场。男方问,想吃点儿什么?小伙伴羞涩答,我晚上不太吃东西,你定吧。于是小伙伴被该男领到了位于商场角落的麦当劳,全程陪伴该男吃完了一顿晚饭。没错,就是该男只给自己点了个套餐,连饮料也没给小伙伴买。
 
不认为男朋友是必需品。大学四年,扛水、搬书、修电脑、换门锁全都能够一个人完成。毕业以后,又解锁了打蟑螂、换灯泡、修马桶、搬家、舌战房东等一系列技能。闲暇时间一个人读读书、看看剧,偶尔和小伙伴相约逛个街、看个电影、喝个下午茶。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基本都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也就不觉得男朋友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不愿在感情问题上浪费时间和金钱。刚上大学的时候,一边忙着写作业、背单词,另一边还要参加社团、学生会的各种活动。到了大三大四,学校里事情少了,又开始出去实习,每天早出晚归,完全没有空闲去交男朋友。看到室友每晚跟男朋友视频,心里还默默同情“有男朋友真是麻烦”。
 
毕业以后,作为职场小白,工作动不动就焦头烂额,工资也少得可怜。再一看房价,更觉得比起为房子焦虑、为孩子操心、被婆婆狂虐,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蛮好的。找男朋友结婚这种事情,等“长大”再说吧。现阶段,反!正!也!结!不!起!婚!

这么多原因加在一起,单身好像也挺正常的了。


风景也并不是这边独好,来看看近邻:


与开篇新闻报道呼应的是一份日本婚恋公司在2015年做的调查。调查显示,日本年轻20出头的有74.3%都是单身。同一年对7000名年轻人的调查显示,20多岁的单身者中有40%的人是因为不想谈恋爱,原因是“很麻烦”,他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25岁到30岁的单身女性数量增加了3倍多。专家对此分析称,随着日本经济环境恶化,对年轻人来说,在大都市中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而由于整体学历提高,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对此日本政府也可以说是操碎了心,为改善这一状况,日本政府在生育津贴里拨出转款,协助地方组织相亲活动。
 
但政府这点福利无法抵消年轻人遇到的生存压力。对于年轻人们来说,没有精力结婚生娃,这会进一步增加生存压力。有这时间和闲钱,不如去玩游戏、逛成人展或歌舞伎町!
 
再看看韩国,截至2014年,韩国连续14年列入生育率超低的行业。为此韩国政府规定,年薪2000万到3000万韩元的未婚劳动者,需多交2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100元的税金,这被韩国媒体称为“单身税”。
 
——厉害了word邻居,还好我可以把这笔钱花在看电影、吃火锅、买书、买化妆品、买风衣、买大衣、买羽绒服、买长裙、买短裙、买A字裙、买包臀裙、买高跟鞋、买平底鞋、买运动鞋上……
 
说点严肃的吧,作为中国的其中一枚年轻人,就我自己而言,不想谈恋爱倒算不上,其实内心里对爱情仍有憧憬,但比起把时间花在恋爱这件事上,确实更愿意花精力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我始终希望,恋爱结婚是因为缘之所至,而不是年纪到了,为了完成结婚生子,传宗接代的“伟业”而去找一个人将就。
 
想想小时候,总觉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很遥远,然而一晃这都快到2017年。前几天和小伙伴们聊天,其中一个小伙伴说,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们应该都结婚了吧,另一个说那也不一定,然后想了想又加了一句“so what?”
 
恋爱与否、结婚与否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不是吗?
 
(识局君注:对个体而言,只要做对自己负责任的选择、过对自己负责任的生活就ok啦。对国家层面而言,单身潮背后是携带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老龄化程度加大的趋势——2014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137%,属于超低生育率。
 
另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60岁及60以上人口达到2.12亿,占人口总数的15.5%,这个数字相当于德国、法国、英国的总人口数。)



更多资讯、海量视频、专业财经金融信息,尽在识局网!还在等什么,赶紧进入:www.ishiju.com 



我们是识局团队!

读者投稿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人才应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申请转载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