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风景读书
风景读书沙龙以旅游为出发点,由作者亲自为您读书,带您领略不一样的风景,内容主要涉及:旅游管理、旅游规划、旅游设计、旅游投融资、旅游运营、实操案例等。我们要做的是专业课的阅读,有声,有色,有味,有趣。
51好读  ›  专栏  ›  风景读书

三江两岸绿道设计者告诉你什么样的绿道设计才是骑行爱好者的最爱

风景读书  · 公众号  ·  · 2018-05-16 07: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风景读书

点击上方 蓝色字体 关注微信号, 每天七点,陪你读书!


▼



《移动旅游与营地度假方式》共读08天

今日共读目标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作为远近闻名的文化旅游城市,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三江两岸”绿道在规划建设之初,就打出了“天堂绿道”的口号,让杭州成为跑步、骑行爱好者的天堂 。“三江两岸”绿道起自杭州市区钱塘江两岸最东端向西沿江一直延伸到上游淳安千岛湖,与千岛湖环湖绿道接轨,计划将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三江打造出一条山水秀美、生态宜游的旅游休闲风景廊道。规划总长约716公里。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曾参与过浙江 省三江两岸绿道规划设计, 也曾负责缙云仙都绿道规划设计、西宁市绿道规划设计等多个绿道项目的北京智酷文化旅游研究院院长范志刚 为大家分享关于三江两岸绿道的规划设计实践经验


领读人:范志刚

北京智酷文化旅游研究院 院长



绿道的概念


“绿道”广义上讲,指用来连接的各种线性开敞空间的总称。包括从社区自行车道到引导野生动物进行季节性迁移的栖息地走廊;从城市滨水带到远离城市的溪岸树荫游步道等。


“绿道”的内涵很广,它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含义。最早,美国人查理斯.莱托(Charles Little)在其经典著作《美国的绿道》(Greenway for American)中这样定义:绿道就是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行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


后来人们将绿道定义为更加多种的用途(包括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相一致的生态、休闲、文化、美学和其他用途)而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由线性要素组成的土地网络 。该定义强调了5点:①绿道的空间结构是线性的;②连接是绿道的最主要特征;③绿道是多功能的包括生态、文化、社会和审美功能;④ 绿道是可持续的,是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⑤ 绿道是一个完整线性系统的特定空间战略。


绿道在欧洲城市的现状


在中国,“绿道”系统的建设是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提出来的。 具有景观设计学、社会学和交通学三个方面的概念。 今天共享单车的普及反而让城市骑行系统的问题更加凸显。这背后不光是 城市治理、交通、规划与设计学科要研讨的问题,更有社会学和经济学的问题。


我们曾深入研究过欧洲城市的绿道建设。比如在瑞典,哥德堡新城的滨 海绿道、 著名的马尔默明日之城的社区绿道都是城市设计体系中的一部分。



我曾拍下了这张照片:一个骑着儿童自行车的孩子 戴着自行车头盔,毫无障碍的在滨海道路和社区道路上骑行,直到进入自己家所在的单元楼都不必下车。这里每条路面的高差、坡道、围档、甚至照明都是围绕骑行的便捷性设计的。这是我们看待整个系统先进性的重要评价。


在芬兰的赫尔辛基,我记得我当时住在市中心,每天从赫尔辛基最大的公交枢纽KAMpill坐公交车到SITO公司所在的Taplola(芬兰语)地区。大约45公里中途不必换车。可是,最快的抵达方式竟然是骑自行车。最慢的方式是开私家车。因为赫尔辛基的智慧城市建设让公交车极大的智能化,每个交通红绿灯都能识别出经过路口的公交车是否晚点,可以随时放行通过。这极大程度的确保了公交系统的准时率。而那条绿道更是美妙,那是由一条废弃了的铁道改造而成。完全封闭的一条自行车快速路。赫尔辛基的家长喜欢带着孩子,全副武装(这里是指专业的穿戴设备:头盔、护具、鞋子以及保养精良的运动型自行车),在这条绿道里锻炼。绿道成为这座城市素质的体现。大家喜欢这种健身和出行的方式。这张照片就是我站在市政道路上俯视这条绿道拍摄的。骑行者、轮滑和滑板爱好者共同使用这条绿道。我当时在芬兰的同事都会说出他们今天骑到公司的时间,就像我们喜欢在朋友圈晒出自己每天的步行公里数那样自豪。当然:芬兰的公司里都会有提供给员工的淋浴间和更衣室。




三江两岸绿道规划设计背景


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们曾经参与的 三江两岸绿道规划设计。


五水送山迎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

古有富春山居图享誉天下,今有三江两岸“风景画卷”美誉江南。


这两句话不是我说的, 是一位骑行爱好者杭州市民在他的微博里写下的。


2010年杭州市政府谋划“三江两岸”生态保护和建设。当时两岸的路况还比较差没有专门的骑行绿道。2013年杭州市政府进一步明晰了三江两岸地区的整体定位和发展思路,一幅“山秀、水清、城美、景致”的发展蓝图跃然呈现。规划合理控制沿江两岸用地,构筑沿江景观交通体系,将“三江两岸”打造成为一条山水秀美、生态宜居、城景交融、和谐发展、世界一流的风景廊道。到2015年根据“三江两岸”生态景观概念规划,已经初步建设“三江两岸”绿道,总长约 716 千米。


这条绿道的确是中国最美的一幅风景画。天资禀赋:三江:即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流域,主干流总长约231 公里,包括浦阳江、兰江、大源溪、分水江等主要支流。两岸:即三江两岸可视范围,上游起于建德市新安江大坝,下游止于杭州经济开发区和大江东新城,重点是梅城至主城区,沿线涉及建德市、桐庐县、富阳市、西湖区(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上城区、江干区、杭州经济开发区、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萧山区等行政区域。





三江两岸绿道分为三大类型:


生态型绿道 :生态型绿道主要沿城镇外围的自然河流、小溪、海岸及山脊线建立,通过对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创建、连接和管理,来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和保障生物多样性,可进行自然科考及野外徒步旅行。


郊野型绿道: 郊野型绿道主要是依托城市建成区、生态旅游景点周边的大块绿地、水体、连接道路和田野乡村所构建的绿色走廊。


城市型绿道: 城市型绿道主要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内,依托河道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地构建形成供市民休闲活动的通道。


此外还有人行道: 城市规划道路红线至车行道边缘的空间部分,包括行人通行带、设施带及绿化带。


绿道沿线为绿道使用者设立的可供避雨、休息和给养的驿站。按照所提供的服务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一级驿站、二级驿站、三级驿站。



三江两岸绿道设计实践


我们当时为三江两岸绿道设计了LOGO。这个标志图形主要应用于道路 空间环境中,专属道路的地面和标识、绿道地图和活动传播中。记得我当时在向专家组汇报时说到:想到杭州、想到富春江、想到西湖,我总能想起白居易写《钱塘湖春行》时的心境: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感受自然、拥抱自然这是我们建设三江两岸美好画卷的本意。所以我们用了这样的图形。而且我们充分考虑了这个图形在功能区块和主题线路上的应用。




我们充分研究了步行者、骑行者、自驾车和公共交通抵达者进入三江两岸绿道的方式和行为模型。由此制定标识系统的规划体系。 并形成了这些方案。




我们必须在每个地块、每个路段考虑人们的行为方式和需求。这一点与城市道路的设计有很大区别。比如:骑行者会因为有亲水空间和观景平台而停留。又比如:在下沙这个区域,绿道建立起来后,人们很愿意使用绿道健身、通勤、约会,还有接送孩子上下学。所以我们要考虑每一条微型道路的接入,分析每一个路道路口存在的安全问题。要考虑人们在途中去超市、去图书馆、去公园的行为需求。




我经常看网友们在三江两岸绿道上骑行的记录和微博照片。我们团队走过每一处林场、河堤、大坝,与当地规划部门的同事无数次的讨论方案。今天的三江两岸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但这不重要。我们希望骑行或行走在那里的孩子们、在那里工作的人们开心的记录下他们的生活和美好的江岸风光。



风景读书,陪伴你的风景旅途!



Tips: 今天的领读就到这啦!

从4月2日开始,我们将共读的是《 移动旅游与营地度假方式 》,请各位书友记得每天阅读我们的推送哦!


读书打卡:新年,新规则

不知道如何共读的书友们注意啦,关于如何打卡:


1、将每日风景读书推送的文章不设分组转发到朋友圈,截图发给风小景或风景读书会员群均可,可以每天一发,也可以月末集中来发。 打卡时间仅限每日早7点-晚24点


2、打卡签到本着自愿的原则,小景主要是为了鼓励大家多读书,多学习呦~


3、针对当日忘记打卡的同学要记得“补打卡”哦(补打卡:将遗漏打卡的所有天数的文章在朋友圈转发,并截图给风小景,当月补打卡次数 最多1次 ),不然风小景也会督促大家打卡的哦!


关于完成阅读任务的奖励:


1、坚持每日阅读并 不设分组转发朋友圈,连续打卡签到累计一个月 的同学将会 获得2018年大地风景研究生班全年网络课程价值100元的优惠券 。详情请咨询风小景。大地风景研究生班报名链接:http://mp.weixin.qq.com/s/ca3E6crZhosUSEs9h5F75g


2、欢迎大家在 共读微信文章下方留言区留言,分享自己的读后 感,获得留言点赞最多者, 我们也将选出 3名优秀评论者 赠送 大地风景研究生班全年网络课程价值200元优惠券。



“风景读书”将与您共读

移动旅游与营地度假方式

如果您想跟我们一起读旅游行业的经典书籍

立即报名



更多信息,请咨询风小景


识别下方二维码


我是风小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