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枪稿
汇聚媒体精英智识,每天发表电影相关之深度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数据文摘  ·  风投式思维:哪吒2和DeepSeek背后的共 ... ·  3 天前  
数据派THU  ·  AAAI 2025 | ... ·  10 小时前  
CDA数据分析师  ·  Deepseek爆火,CDA持证人如何确保不 ... ·  2 天前  
软件定义世界(SDX)  ·  马斯克20万块GPU炼出Grok-3,暴击D ... ·  3 天前  
百度智能云  ·  百度财报:智能云Q4同比增长26%,AI驱动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枪稿

包揽柏林影帝影后,这部国产史诗讲了什么

枪稿  · 公众号  ·  · 2019-02-17 21:29

正文


时隔五年,王小帅又拍出了一部典型的“王小帅电影”。


不过,比起早年的“17岁”“任逍遥”,如今的“地久天长”、“山河故人”,标志着第六代们已经悄悄站到了更高的台阶上。


连带同赴柏林的 王全安 、娄烨,我们仍然要对第六代抱有最高的敬意。



《地久天长》:一个中国工人家庭的三十年变迁史


文|何小沁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娱理”】


作者简介:资深电影媒体人,现供职于新浪电影。




《地久天长》是一个中国工人家庭的变迁史,也是一部中国近三十年的变迁史。就像王小帅所讲,柏林十几年几乎都没什么变化,而中国的三十年早已翻天覆地,中国的“变”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而只有适当回头看,才能更好地前进,不再走过去的历史弯路。

第六代导演成长于改革开放后,对时代变迁有着强烈感知。经历过纯艺术片探索、在艺术与商业间摇摆阶段的王小帅,在这个时机下拍出《地久天长》这样一部作品并不意外。就像贾樟柯的《山河故人》一样,王小帅也将目光投向他曾经熟悉的那些地方,从八十年代一直讲到当代,展现 底层中国人面对悲剧命运的隐忍和坚强


恭喜影片男女主演王景春和咏梅

摘得第69届柏林电影节影帝影后桂冠


漂泊和变迁


王小帅1966年生于上海,两个月大的时候便随父母迁至贵州,是一个典型的支援“三线”建设家庭。


十几岁时,王小帅举家搬到武汉,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他也通过自己努力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他又被分配到偏远的福建制片厂,度过了一段无所适从的时光,最后他才决定自己回到北京从零起步,成为一名独立导演。

由此可见,王小帅从出生起就一直在漂泊。他也因为自己早早便幸运地脱离了“三线”生活,而 对依然挣扎在那里的人们持有密切关照和怜悯之情 。在他早年作品如《扁担姑娘》《十七岁的单车》等,里面的底层小人物也表现出对大城市的向往。

王小帅早年作品中就表达了底层对于中心和城市的向往之情


《地久天长》同样如此,王景春和咏梅夫妇是80年代一家工厂的工人,因为意外事故丧失长子、强制计划生育失去二胎后,夫妇俩辗转海南,后来又隐居在福建的渔村,并抚养了一名养子。二十多年过去后,他们再次回到老家,往事才重新浮出水面,每个人都要为当年的后果负责。

片中侧面展现了一系列时代巨变:

严打,一位工友因为听了西洋的“靡靡之音”便获罪入刑;

计划生育,王景春咏梅夫妇因此失去了第二个孩子;

体制改革,工厂下岗潮,昔日艰苦而快乐的集体时光一去不复返;

南迁潮:广州一带是最早开放的地区;

房地产热:有人因此发家致富,迅速出现贫富差距;

出国热:有人通过出国,已经与过去彻底告别。


《地久天长》从家庭入手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更迭


繁复与留白


故事以王景春咏梅饰演的夫妇为核心,辐射至三个工厂子弟家庭的变迁历程。英文片名叫“再见,我的儿子”,片中王景春先后告别了他的三个“儿子”——他死去的亲生儿子刘星,他的养子刘星(其实并非真名),以及另一个不曾出现的神秘孩子。两个家庭的命运也因孩子被牵连在一起。


影片人物、场景众多,支线庞杂,再加上非线性叙事的处理——有时甚至在同一场景内切换到不同时代,看到一半才能全部梳理清楚所有人物的身份和相互关系。片中没有任何明显的时间年份提示,外国观众可能需要了解一定历史背景才能理解。

在这样巨大的内容量下, 王小帅的表现手法又极其克制,做了很多留白 ,这也是本片最高级的地方。


电影中大量的留白余韵悠长


举个例子:大儿子刘星溺亡,只用了一个固定远景镜头表现,医院走廊尽头是王景春夫妇痛哭崩溃的模糊身影;被迫流掉二胎的时候,又用了同样角度的走廊镜头,表现了“天灾”与“人祸”双重打压的悲剧性。

再比如,养子刘星离家出走很久很久,有一天终于回来了,还带了一群街头少年伙伴。父亲王景春回到家后一眼没看,径直走到车床前开始工作,机器发出的噪音似乎在和窗外少男少女们的嬉戏打闹声顽强对抗,展现父亲五味杂陈的内心。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王小帅对于空间感的打造,对于音画关系的处理依旧驾轻就熟。片中的《友谊地久天长》成为重要的时代符号,不时在背景处响起。


电影中多次出现的《友谊地久天长》开启了时代的记忆


与克制的手法相配,王景春咏梅这对夫妇的形象也十分内敛。王景春最大的泄愤行为不过是自己拿头往墙上撞,咏梅的内心则被故意忽视和弱化,她就像一个被时代百般玩弄后一声不吭的老实人。


但非常可惜, 影片的最后半小时拖泥带水,可以说是烂尾了 。故事圆得太满,情绪煽得太强,完全打碎了之前两个半小时简洁有力的风格。在一路保持着极度克制之后,导演可能还是忍不住要找到一个出口,剪刀下留情了。

王景春的表演堪称影帝级,无懈可击,完全融入了时代中。咏梅角色笔墨不多,无声胜有声,但老年时期妆感过重,让人出戏。王源表现出乎意料地不错,这个不错不是因为他演了一个需要耍酷的角色,而是真的不错,但是说实话戏份不多。其他配角也都在水准之上。


影片的出色表达,演员的演技功不可没


很多中国记者都说看哭了,认为有希望拿下金熊。从主题、格局以及其他参赛片的口碑来看,这确实有很大可能,要是最后半小时再精简一下就完美了。


THE END


枪稿个体户,点击不迷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