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送书】
👇👇👇
本次为
大家送出
5本《三
维实景可视化室内定位导航技术》
在「3DCV」公众号后台,回复
送书
即可参与
开奖时间:
9
月11
日 下午6:00
本
文
来
源:新东方 作者:北楼8层女同事
其
旅游管理专业经过四次补录,仍无人报考
,有人因此质疑学校实力不行,也有声音为之鸣不平,认为其王牌财会类专业实力不输985。
其实,这不是
东北财经大学
(简称“东财”)首次遭遇质疑。
自创立以来,这所学校就深深扎根在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东北大地上,与新中国经济建设同呼吸、共命运。
但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
它却未能跻身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名单,
这样的接连落选令人唏嘘不已。
难道,
这所曾是“财政部旗下第一高校”的高等学府,真就走上了衰败之路?
东北财经大学,其前身为东北财经学院,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诞生的学府。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东北作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地位举足轻重,对于财经人才的需求也日渐凸显。
为了集中火力为党和国家培养紧缺财经人才,教育部和东北人民政府决定,将历经战乱而顽强存续的财经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1952年,东北财政专门学校、东北银行专门学校、东北计划统计学院率先合并组建成东北财经学院,校址定在沈阳。此后不久,东北商业专科学校和东北合作专科学校也并入其中,形成了
“五校合一”
的深厚底蕴。
作为当时东北地区唯一的高等财经高校,
东北财经学院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建设所急需的专门人才
,也从此奠定了其在国内财经高校中的领先地位。
1958年,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东北财经学院与沈阳师范学院、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共同组建辽宁大学。当时,辽宁大学定位为综合性高校,而其经济、财政与计划统计等学科资源均来自东北财经学院。
虽然这一调整使得东北财经学院的名字暂时消失,但其财经教育的薪火并未熄灭。仅仅一年后,原属于东北财经学院的主体再次独立出来,与辽宁商学院合并,在大连成立了辽宁财经学院。
十年动乱期间,许多高校遭受停办的命运,但辽宁财经学院却坚持办学,成为当时全国唯一完整保留的财经类本科高校。动乱过后,学院迅速调整状态,重振师资,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并于1979年,划归国家财政部领导,成为
“财政部旗下第一高校”。
20余年的初创期内,东财在教育资源这块也获得了极大支持。
学校汇聚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的财经教育专家和学者
,如“新中国汽车工业之父”饶斌、中国人民银行的缔造者之一何松亭、我国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林里夫,以及享有盛誉的金融经济学家章梦生等。
这些杰出的先辈们,不仅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为学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以他们丰富的革命历程,为东财植入了深厚的红色基因。
1985年9月,辽宁财经学院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时刻,正式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
跻身全国最早更名的四所财经高校之列。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胡耀邦亲笔题写新校名
,如今,这六个大字已融入东财校园文化,从录取通知书到毕业证书,从校园雕刻到文化衫,无处不在,成为东财人的共同精神财富。
进入21世纪,财政部、教育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共建协议,使东北财经大学成为两部一省共建的重点高校,这本应是其腾飞的新起点。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
在关键的211工程和双一流评选中,东财却遗憾落选。
尽管评选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但这一连串的落选还是对东财的声誉造成了一定冲击。
甚至有人直言:
“东财注定在它错过211的这个时间点上,走向自己的下坡路。”
然而,东北财经大学的师生并未因此气馁,相反,他们把过去的荣誉作为当下奋斗的动力。
2017年,东北财经大学获评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两年后,又再次跻身辽宁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行列。
72年的建校历程中,东财历经风雨,发展路上有起有伏,但
始终坚守着“培育卓越财经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
至于未来,东北财经大学能否重现往日荣光,还需看其今日之努力,望其明日之成就。
近年来,东北财经大学不断完善学科体系,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
在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东财的
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分别斩获A、A-、A-的佳绩,A类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位居59位
,在财经类高校中也稳坐前三甲。
不仅如此,东北财经大学还是
获得国家重点学科最多的财经高校之一
。其产业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为国家特色重点学科,而其数量经济学也入选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此外,在校友会最新发布2024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东财表现出色,
共有11个专业跻身全国前三甲。
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等3个专业荣登全国榜首,财务管理等5个专业位列第二,而物流管理等3个专业也取得了第三的好成绩。
可以说,
东财的王牌学科实力超越了不少985、211高校,是财经类高校中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与时俱进是东财的又一大特色。
近年来,东财以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等传统优势专业为基础,
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
,新增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金融数学、金融科技、审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等本科专业,
致力于推进“新文科、新经管”建设
。
2023年,
在教育部启动的“101计划”中,东北财经大学的经济学成功入选
,这无疑是对其学科实力和教学质量的再次有力肯定。
事实上,强劲的财经学科实力已成为东财的一张闪亮名片。正所谓
一流财经专业,培育一流财经人才
,东财自建校以来为国家培育了60多万卓越财经人才。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中国建设银行董事张奇,中国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程远国等众多银行高管都是东财的杰出校友。
东北财经大学还曾在“最盛产银行高管的大学”排名中,超越清华、北大,荣登全国榜首,成为名副其实的
“银行界黄埔高校”
。
高就业率
一直是东北财经大学在业内获得极高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来,东财本科生毕业率始终稳居全国财经高校前列,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
东财
特别重视为学子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
,包括校企合作、实习实践、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校友企业招聘、宣讲会、招聘会等。
在今年的春季就业双选会上,便汇集中国人寿、中信证券、中国建筑、哈电集团、德勤中国、恒力石化等三百余家用人单位。同时还特设专区,为东财学子提供就业指导、简历修改、面试技巧提升等咨询服务,助力其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
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招聘时,东财学子也具有明显优势。
以规模最大的德勤中国为例,其宣讲会首选就是在东北财经大学,足见业内对东财实力的认可和肯定。
在东财历届本科毕业生中,
众多优秀学子进入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工作,还有不少东财学子被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录用。
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内为东财“代言”,有效地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使东财获得了更多的社会认可。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为你添光彩!”
东财校歌中的这句词,正是东财人精神的真实写照。一代代东财人肩负着这份精神与期望,奋力前行,以行动续写着崭新的华章。
“矢志一流、开拓创新”
,东北财经大学以此理念为引领,在
师资建设和科研建设
上不断精进,追求卓越。
目前,东财聚集了
4位
国家级教学名师、
8个
国家级教学团队,同时省级教学名师也高达
66人
,还拥有
3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东财在人
才引进和培养上也下足了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