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成长营启动仪式
2018年7月19日,新经济1
00人在京举办了「『山海成长营』启动仪式暨A+轮融资发布会」。新经济100人创始人兼CEO李志刚、双湖资本CEO张艳、高瓴资本董事总经理王蓓、
高榕资本副总裁左爱思、天图资本董事总经理李竞出席,并参与了「从一亿到百亿」圆桌对话。
▲左起:李竞、左爱思、张艳、王蓓、李志刚
以下是圆桌对话整理内容
主持人:为什么投新经济100人?
张艳:
双湖资本作为家族办公室,致力于发现最优秀的创业者和基金管理人。
双湖资本对投资没有特别的期限,对退出时间也没有要求,深刻研究行业,看重长期价值。大家都知道,过去两年创业如火如荼,双湖直投的选择标准严格,每年投资数量不超过10个。
在前几年的直投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很多创业者非常有激情,也很有能力,可是他们毕竟经验有限,CEO最困难的是没有倾诉者,也没有人跟他们讨论,在一些关键点上需要的是经验的传递和分享。志刚想做这样的事情,不追求数量,追求高质量,和我们当时看到的市场需求非常契合。
左爱思:
高榕现在管理的美元和人民币基金总额折合约110亿人民币,今年高榕被投项目中已有三家成功上市。高榕的出资人既包括全球顶级机构投资人,也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互联网企业,和零售、金融、农业、广告等巨头,我们希望作为桥梁把这些强大的资源和行业经验传递给新的创业者。
为什么投资新经济100人,因为大的投资逻辑:第一是大趋势,是事;第二是人,大趋势里最好的团队。新经济100人能够在这样浮躁的市场,挖掘到有潜力的创业者,陪伴和支持他们成为未来的新经济商业领袖,这件事符合趋势。李志刚老师对商业有敏锐的观察,而且有很强的韧性和钻研精神。他不仅是观察创业者的人,也是天生的创业者,值得我们去支持。
李竞:
天图从2002年成立已经有16年的历史,管理资产两百亿人民币,也是新三板挂牌机构。我们整个产品线能够覆盖创业公司从早期到最后百亿的过程,最主要的投资方向是消费与服务。
对任何创业机构而言,投资肯定是投未来,中国的未来是新经济领域,这个领域不但是未来中国GDP增长动力,还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支撑中国的创新超越美国。在这个领域,我们很巧碰到了李志刚老师。天图投资的企业出来的也不少,我们能感受到投资的企业CEO的困惑,新经济100人在志刚老师带领下为企业服务,提供的服务非常有价值。
李志刚(圆桌主持人):创业者会遇到哪些典型问题?
张艳:
以我观察来看,创业公司碰到的第一个错误,他们不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创业,而是为了创业而创业,就是想感受一下创业的激情,抱着尝试的心理而意志不坚定,往往最后会碰到无数的困难。所以一个事情要做大,首先要看到实
际当中亟待解决的
问题,真心想把它解决,并且找到一个巧妙的点做起来。一开始创业的动机是很重要的。
第二是团队,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创始人跟不上了,不管是体力问题还是精力问题,还是学习能力的问题,如何让团队不断更迭,不断提升,补充新生力量,是很重要的事情。不要怕团队变化,或者怕创始人不合格,在这个过程当中,最有领导力的人要有感觉和清晰的判断,及时做出调整和选择。
除了团队,还有关于节奏和速度的把握,有些时候公司要快,有些时候公司要慢,在什么点上选择快,什么点慢,不要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左爱思:
第一是战略方向的选择;第二是业务转型;第三是团队建设。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往往最初大方向的选择就决定了后来的发展。在战略方向的选择上,我认为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讲是非常关键的。
第二个是业务转型,事实上大部分公司在从一到十的过程中都会经历很多变化,很多事情没有完全想清楚,慢慢调整到对的路径上来,所以转型变得非常重要,能够及时看清局势,果断转型,但是又不能太草率。
第三个是团队建设。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创业者也不可能什么事都自己做,所以搭建团队的能力是一个创始人核心能力。
李竞:
我觉得CEO这个职业应该是世界上最差的职业,不是一般人能干得出来的职业。他们在这个过程非常艰辛,没有生活,凌晨两点下班,面临更多选择的时候,头发一夜都白了,这种不是一般人都能经历的,而且这个过程中,注定了他们只能是非常孤独的。
所以要成为百亿的CEO,内心非常强大,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愿景。别人加班加点可能是以天或者星期计算,对CEO来说可能是以五年或者十年时间段衡量。如果没有目标,作为CEO是非常难在跌宕起伏的创业过程中坚持下去,并且保持健康心态。
有人说CEO就干两件事就行了,一个是找钱,一个是找人,无论你的商业模式是2C还是2B,钱是公司发展的根本命脉,所以怎么样能够建立起对商业的理解,能运营出好的数据,让投资人认同你的想法而活的融资,这个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另外一点就是找人,团队成长过程中要不断迭代更新,对一个CEO来说,他要找到合适的人,不一定找到多牛的人。有时候CEO跟我说,我请到一个特别牛的人,过了三个月又不好意思地告诉我,他已经离职了。所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弱点,找到适合你的创业伙伴,才能把团队做大,把事情做成功。
李志刚:什么样的CEO能够做成百亿的公司?
张艳:
一个公司成长到百亿规模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过程中CEO对业务切入点的判断、团队组建与迭代、发展节奏和速度的把握非常关键。期待新经济100人在山海成长营的选拔和培养过程中能够一如既往保持追求质而不追求量的风格和特色,真正找到有想法的年轻人,为他们提供关键时刻的帮助。
王蓓:
创业者一定在市场变化的过程中,动态看待行业发展。只有为用户创造价值,提供性价比更好的产品,才有下一阶段发展的机会。脚踏实地做事,同时关注世界的变化,步步为营地发展,是做到百亿CEO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李竞:
作为一个百亿CEO,需要具备的条件太多了,但是有一点比较重要,CEO自己要知道什么叫趋势,顺着趋势做事情,成功的概率就很高。中国改革红利中,上一代企业家是做空调和冰箱成就了上千亿的公司,今天去做同样的事情,即使你比别人都牛,但你一样做不成,这一代的创业者要做这个时代的事情,把握好趋势,才更容易成为百亿CEO。
李志刚:资本是否会进入下一个资本寒冬,如果是的话,这个冬天会持续多久?
张艳:
我上周末刚从美国回来,参加了全球的家族办公室峰会,他们对中国市场未来的投资会是过往的2倍甚至3倍。我觉得现在不是资本寒冬,而且我们也投基金,优秀的GP现在募资非常容易,而且规模不断创新高。很多欧洲和美国的家族更看好中国的发展,对于优质的GP和企业来说不存在资本寒冬。我很认同志刚老师的话,适当的资本紧缩会让整个创投圈的环境更加纯粹,提高大家的效率,人民币基金下半年会因为银行理财资金的资管新规,出现流动性问题,募资也会困难。好公司不要在估值上太计较,一定能拿到钱,不好的公司,如果只是蹭风口的会有困难。所以不管是创业者还是投资者,对真正有本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李竞:
我记得2015年左右也寒冬了一次,然后很快也就过去了。有些局部阶段的寒冬会很快恢复起来,现在美元的项目还是非常火爆的,还有很多新变化,让人觉得不像是寒冬,人民币市场确实受到宏观的一些问题有所降温。一个公司要想成为百亿,需要经历十年的过程,中间怎么可能没有宏观经济的变化呢?所以还是要把自己的事做好才是最重要的。我想对于我们所有投资机构来说,其实挺喜欢寒冬,每次寒冬投下的公司的回报倍数是最高的。
李志刚
:
今天的主题是山海成长营,从投资机构角度来看,你们关注哪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