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工程师在 11 日下午部署了一项新的遥测服务,但由于配置失误,导致每个节点同时执行大量 Kubernetes API 操作,最终因服务器不堪重负、控制平面瘫痪。这进而引发 DNS 解析故障,导致服务间无法互相通信。
在此过程中,尽管 OpenAI 的监控系统在问题初期发出警报,但 DNS 缓存机制延迟了问题的暴露,使得故障在更大范围内蔓延。由于 Kubernetes 控制平面陷入死锁,工程师们经历了缩小集群规模、限制对 API 的访问、以及扩容服务器等多个步骤,才最终恢复了部分控制并移除了故障服务。
OpenAI 承认,此次事件暴露了测试和部署流程上的不足,例如只测试了小型预发布环境,没有评估对大型集群的潜在影响。相应地,OpenAI 承诺将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实施更完善的阶段性发布流程、建立紧急 Kubernetes 控制平面访问机制、将 Kubernetes 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解耦等。
2、Kimi 发布视觉思考模型 k1
Kimi 宣布推出视觉思考模型 k1,基于强化学习技术打造,原生支持端到端图像理解和思维链技术,并将能力扩展到数学之外的更多基础科学领域。
公告称,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学科的基准能力测试中,初代 k1 模型的表现超过了全球标杆模型 OpenAI o1、GPT-4o 以及 Claude 3.5 Sonnet。「Kimi 视觉思考版」会完整呈现推理思维链 CoT,让用户不只看到答题结果,也能完整看到模型思索答案的全过程。
3、Ilya Sutskever 认为因缺少数据大模型的预训练将走向终结
OpenAI 前首席科学家、Safe Superintelligence 公司联合创始人伊利亚(Ilya Sutskever)在温哥华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NeurIPS)上表示,虽然计算在增长,但数据却没有增长,预训练毫无疑问会结束;并预测未来的人工智能系统将能够以更类似于思考的方式逐步解决问题,具有推理能力的人工智能将更难以预测。所谓“预训练”,即使用大量未标记数据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以理解语言模式和结构的阶段。伊利亚表示,虽然计算在增长,但数据却没有增长,因为我们只有一个互联网。“我们已经达到了数据峰值,不会再有了。”他预测,下一代模型将“以一种真正的方式实现代理化(agentic)”,未来的系统除了具有自主性,还具有推理能力。
4、没有“CCC认证”不能出厂销售,电动汽车供电产品有新规
据央视新闻,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管理。
自2025年3月1日起,开始受理认证委托;自2026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电动汽车供电设备,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通过实施CCC认证,可以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防触电、短路保护、耐火耐燃等关键安全指标进行严格测试,并对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开展持续检查,有效防止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产品流入市场,切实筑牢产品质量安全屏障。同时在确保认证质量的前提下,为便利有关企业获证,将积极采信企业已有合格评定结果,并预留充足的认证过渡期。
5、ChatGPT搜索大更新,新增实时搜索和高级语音
据新浪财经,OpenAI开启第八天技术分享直播,对ChatGPT搜索功能进行大量更新。新增的功能包括,实时搜索,OpenAI对搜索的算法进行了深度优化,可在用户提出问题后获取实时内容(分钟级别),包括股票、新闻等;高级语音,在高级语音模式下,用户可以与ChatGPT进行更自然的多轮搜索对话,更像是一位语音搜索管家;移动端优化,用户可以在安卓、iOS、平板等移动端更好地使用搜索功能,效率提升40%以上。地图集成,现在ChatGPT集成了全新的地图功能,用户可以直接在搜索结果中查看周边地理位置信息,进行路线规划和地点探索。这个功能估计是要朝着商业模式发展,以后会与餐厅、商城一类的进行商务合作。
6、比亚迪也要造人形机器人了,全球招聘具身智能人才
人形机器人领域又迎来一家头部车企。12月13日,“比亚迪招聘”官微发布25届具身智能研究团队专场招聘信息。招聘岗位包括高级算法工程师、高级结构工程师、高级仿真工程师等,研究方向涉及人形机器人、双足机器人等多个维度。
有业内人士透露,从去年开始,就有各种传闻说比亚迪自己造机器人。“此前就在行业群看到有关比亚迪弗迪科技工业机器人产品的宣传,此次比亚迪的招聘或许算是入局机器人和具身智能领域的一种‘官宣’。”
在上月举办的比亚迪成立30周年暨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上,比亚迪股份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还宣布,未来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发展人工智能和汽车相结合的智能化技术,实现整车全面智能化进阶。值得注意的是,优必选为国内“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在创立初期就获得了比亚迪的投资。(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