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初,一位名叫阿尔伯特·卡恩的法国富翁,用他的财富做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
派遣摄影师团队环游世界,记录下那个时代的彩色影像。
这些照片不仅捕捉了风景和建筑,更重要的是,它们记录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无价的历史见证。
阿尔伯特·卡恩(Albert Kahn,1860-1940)
两个工人站在北京鼓楼上,远处便是德胜门
阿尔伯特·卡恩(Albert Kahn),一个成功的法国犹太人,因南非的黄金和宝石矿山而积累了巨额财富。他不仅是一位商人,更是一位慈善家。从1908年起,他开始了一项宏伟的计划:用摄影记录世界。他的团队拍摄了超过七万两千张彩色照片,覆盖了五十多个国家,为世界影像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三陵的神兽已经被保护起来
十三陵
承德避暑山庄上山的路
承德避暑山庄全景
满载而归的猎人
拿着武器的清兵
两个新娘装扮的女子
一个穿着戏服的老者
春节临近,街头的小贩们开始售卖春联,为即将到来的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
1912年7月,四位女士在北京留下了合影,她们的服饰和表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国子监内,学生们和老师们的面容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仿佛预示着时代的变迁。
一位年轻人靠在大殿的石柱上,他那长长的辫子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标志。
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在1913年6月的照片中显得格外宁静,而北京的街头则熙熙攘攘,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一户北京人家中,满洲女性和她的孩子展现了家庭的温馨。
信件往来
清朝官员
寺庙里的修行者
卖糕点老人的辛勤
漓江边少女的恬静
石料厂工人的劳作,这些场景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画卷。
1910年,一位男子打着伞,静静地依靠在石桥上,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新娘的装束,满族村落的生活
满族村落的一户人家。丈夫和妻子隔得有些距离,他们养了五个孩子。
清朝士兵持枪而立。
前门街景 1910年
1911年 紫禁城远景,北京
一位裹脚的妇人坐在石头上,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街头的说书人吸引了众多听众,孩子们的天真无邪
未被烧前的圆明园大水法,12兽首都还在。
百年前的北京,那古老而庄严的城墙外,是一片别样的景象。在岁月的长河中,这里见证了无数的风雨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