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好动,好奇心又强。就算大人小心看护,也很难避免各种意外发生。
官方统计,
意外伤害是我国0~14岁儿童死亡的首要死因,超越所有疾病致死之和!
触目惊心!
当孩子发生意外,紧急万分时,
大人能不能迅速采取正确急救措施,实在太重要了!
这篇是宝宝家庭急救的纯干货,比较长。
建议自己学习的同时,记得分享给身边的爸妈们哦。
异物卡住
宝宝吃东西容易噎住,一不注意还会把硬币、小颗粒玩具等塞进嘴里。如果只是剧烈呛咳,马上送医院就好。
如果异物较大,可能会迅速出现窒息,黄金抢救时间不过4分钟。
所以必须马上镇定,然后立刻采取自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注意,
对3岁
以下和3岁
以上儿童方法不同。
》》3岁以下的孩子发生气管异物
1、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拍时稍微用点力,不能太轻,也不要太重)。
2、若经上述操作异物没出来,可把孩子翻过来。抢救者以中指或食指,放在孩子胸廓下快速向上重击压迫。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视频示范更清楚
》》3岁以上的孩子发生气管异物
1、从背后抱着孩子坐下,或者孩子站着,大人跪在他(她)背后。双手环绕在孩子腰部,同时让孩子弯腰头部前倾。
2、一手握拳,拇指掌关节突出处,顶住孩子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2厘米。
3、用另一只手抓牢握拳的手,向上向内快速拉压冲击宝宝腹部。
反复快速拉压冲击,直到异物从气道内排出来。
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成年人
做完急救后,要马上送医院,检查宝宝还有没有其他损伤。
误食
今天开头说的新闻里,是妈妈喂宝宝吃药的方式不对。其实,孩子自己误食成人药物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土根就吃过麻麻一颗维生素。因为宝宝很容易对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成人药物好奇,不少药物外面还包裹着糖衣,他们一舔是甜的,就当糖吃了。
一颗维生素问题不太大,但是如果孩子吃了比如老人的降压药,血压迅速下降,影响心脏供血,后果就很严重了。
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医院非常近,就马上送,如果不算太近,就立即开展家庭急救:
》》如果清醒,
先催吐,再口服洗胃,6小时内,越早越好。
1、催吐:
先用干净手指刺激孩子的舌根部,引发呕吐,把胃内的东西连同药物、毒物一起吐出。
2、催吐后再口服洗胃:
喝100-300毫升左右的温水(
根据孩子体重,跟平时喝一顿奶的量差不多
),喝完以后用干净手指刺激宝宝的舌根部,引发呕吐,把喝的水连同药物、毒物一起吐出来(要把喝进去的水都吐出来)。
吐完以后再喝水,再吐出来,反复几次,
直至呕出的液体清亮透明、无色无味为止
。洗胃的过程中变换体位,并轻轻按摩胃部,以便把胃内各部位充分洗到。
3、马上送医院,并将吐的东西带去医院,让医生鉴定。
》》如果孩子意识不清,不能配合,也不要洗胃,以免造成窒息。
要注意的是,如果误食强酸或强碱等腐蚀性的东西(
如清洁去污剂、消毒防腐剂,浓盐酸等化学液体
)
,千万不要催吐或口服洗胃,以免加重损伤,直接送医院。
我们再来看一下,宝宝容易遇到的其他意外以及处理方式——
皮肤擦伤
1、清水冲洗
如果伤口上粘了灰尘、泥土等脏东西,用清水轻轻冲洗掉。天冷时,可以用温水,减少对宝宝伤口的刺激性。
2、用碘伏消毒伤口
碘伏棉签或棉球,由伤口中心向外围,螺旋形消毒。
一定要仔细区分碘伏、碘酊、碘酒、酒精。
后面三种要么刺激性大,要么腐蚀性强,会刺激宝宝的伤口和娇嫩的皮肤,疼得哇哇叫。
碘伏是消毒破损皮肤最好的选择,伤口深浅都可以用。
碘伏是深褐色液体
3、包扎
按伤口大小,分三种情况处理:
》》面积较大伤口:
用无菌纱布薄薄覆盖包裹,
可以吸收伤口渗出的液,阻隔异物、灰尘、细菌等。
无菌纱布
》》面积较小,并有点流血的伤口:
可以用创口贴。要注意观察,尤其是天热时,防止闷着反而不利于伤口恢复。止血后可撕掉。
》》很小、不流血的伤口:
不用包,让它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尽快结痂愈合。
划伤、切割伤
宝宝玩刀、剪刀、玻璃片等锋利的东西,造成的伤口。
1、止血
先用干净纱布或毛巾稳固而轻柔地压在伤口上至少5 分钟。5 分钟后如仍有出血,再延长5 分钟。如果15 分钟后血还没止住,或伤口过一会就又出血,那可能伤到动脉血管,要送医院。
如果伤口在手指,直接手指两侧止血
2、消毒
血止住后,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将伤口清洗干净,碘伏消毒。
千万不要用酒精或过氧化氢,它们会刺激伤口,杀死伤口愈合所必要的新细胞。
3、包扎
》》小伤口用消毒纱布或创可贴包扎。
》》如果是面部伤口,或伤口超过1厘米长,要尽快把宝宝送至医院缝合。6小时内缝合,可以让伤口愈合得快,减少伤口感染,减少疤痕形成。
瓜瓜两岁多时,发生过一次严重的切割伤。走路摔跤头撞在金属床角上,左眉骨上的伤口有近3厘米,当时感觉深可见头骨。吓坏了我和瓜爸,抱起来就往最近的社区医院冲。
到了社区医院,那里没法缝,但好心的医生给我们指明了路:
普通区、市、省级综合医院,或者儿童医院的外科,
都可以缝合这种伤口,但是,一般用的是普通针,针脚会比较大;
整形专科医院或者综合医院整形美容科,
用的是专业美容针缝,缝的针数虽然会多点,但线和针眼都会比普通针缝的细小,可以减少疤痕。唯一缺点就是价格贵点。
我们听完,毫不犹豫送瓜瓜去了省级整形医院。没上麻药,三个大人硬按着瓜瓜,撕心裂肺地生缝了6、7针……现在想想,还是心疼得不行。刚拆线和两个月后
刚拆线和三个月后
后来听其他缝针过的小朋友家长说起,大多因为当时不了解美容针和普通针的区别,急着送到普通医院缝了,疤痕的确要比瓜瓜的明显和凸起点。
刺伤
不同东西刺伤,不同处理方式:
1、被钉子、针等铁质尖锐物刺伤
伤口窄又深,细菌不易被排出,容易引发炎症。
为了排出细菌,先挤压伤口,直到流出一小点血为止。
提醒:刺伤无论伤口多小,都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一定要及时就医,打破伤风针。
2、如果被木刺、竹刺刺伤,并且有刺留在皮肤里
可在异物皮肤部位放块冰,起到麻木降低痛感的作用。再消毒过的针轻轻挑开皮肤,使刺露出来,用消过毒的镊子将异物夹出来(针和镊子用碘伏消毒)。
3、如果有玻璃碎片或是铁钉断在伤口里
赶紧安抚宝宝别他(她)乱动,直接去医院,通过手术清除。不要自己处理,容易导致流血更多,甚至损害内脏、血管、神经等。
烫伤
有五个处理要点。
1、冲:
以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无法冲洗伤口时,冷敷。
2、脱:
充分泡湿后,小心脱掉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或暂时保留粘连部分,不要硬脱,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
3、泡:
伤口在冷水(加冰块)中持续浸泡15-30分钟,可减轻疼痛、稳定情绪。不过,如果烧烫伤面积太大,或宝宝年龄较小,减少浸泡时间。
4、盖:
用干净的湿布或消毒凡士林纱布等覆盖受伤部位。
5、送:
如果伤口严重,面积大,赶紧送到医院急救、治疗。
提醒:
千万不要涂抹酱油、醋、酒、牙膏或其他油脂和偏方。
不仅对伤口无益,还容易引起感染,影响医生的判断和处理。
轻度的烧烫伤(皮肤没破损)可以涂一点湿润烧伤膏,建议家里常备。我家里备的是这只
我家里备的是这只
砸伤、挤压有淤血(乌青)
这是我们通常说的肿了,乌青了,没有破皮流血的情况。
很多爸妈会下意识给宝宝揉或用热毛巾敷,其实这个做法错了,反而会加剧红肿。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1、立即用手掌紧紧压迫受损部位5分钟,压迫面积大于受伤面积。皮肤上出现瘀血,赶紧冰敷并压迫。如果受伤部位是胳膊或腿,适当抬高可以帮助消肿。
2、24小时内,继续用冷敷减轻肿胀。冷敷20 分钟,停20 分钟,反复进行2 -3 小时。24 小时后,改用温水热敷。
一般来说,乌青都能被机体慢慢吸收,大约要2周或更长。
我们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宝宝撞到头怎么处理的文章,可点击链接查看(
宝宝坠床或磕破头会变傻?其实你不懂处理更危险!90%妈妈都做错!
)
扭伤、骨折、脱臼
和处理乌青方式类似,扭伤后24 小时内,用冷毛巾包冰块冷敷20 分钟。受伤第2 天后,改用热敷促进肿胀消退,也可帮宝宝揉揉受伤处。
把扭伤部位垫高,帮助减轻肿胀。
提醒:宝宝没法用语言表达,脱臼和骨折有时会被误认为是普通扭伤。
轻微碰触受伤的部位,如果宝宝剧烈哭闹、拒绝触摸,表情异常痛苦,并且受伤的部分动不了,出现肿胀,或有异常的隆起、青紫、淤血等情况,就有可能是骨折或脱臼了。
这时,要尽量减少对受伤身体部位的移动。
如果有出血,用消毒纱布压迫伤口止血。安抚宝宝,尽量少动受伤的地方(如果能用硬木片或杂志放在伤口两边绑住固定更好,实在不会绑就算了,尽量少动伤口就行),马上送医院。
记得小时候流鼻血,都是往后仰或者平躺,其实方法错啦。医生说,这样做反而会让鼻血流到咽喉、肺部。
正确的做法是:
1、让宝宝身体微微前倾,大人用手指捏住宝宝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约10分钟。让宝宝吐出口中的液体。也可放一个小冰袋在鼻梁上,帮助止血。
2、如果流血仍为止,再次住鼻翼10分钟,然后松开,如果鼻翼仍在出血,再捏一次。
3、如果出血变少,可以轻轻往鼻孔塞一团棉花,让宝宝安静下来,最好是睡一会。
被猫狗弄伤
中国是狂犬病高发的国家,狂犬病致死率几乎100%!
事实上,不止是猫狗,只要是被温血动物(兔子、老鼠等)抓、咬伤,都要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所以,我一直叮嘱瓜瓜不要随便主动逗猫猫狗狗,孩子手脚没轻重,万一小动物觉得被侵犯了,会攻击孩子,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只要被出现皮肤损伤,哪怕没有明显流血,就要处理:
1、用肥皂水、清水
彻底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
。
不要挤压,
彻底冲洗后,用碘伏或双氧水涂抹伤口。
2、尽快把宝宝送往医院,处理伤口,
在24 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
。
这里提下“
十日观察法
”,
有些人认为
被猫狗弄伤后,先观察十天,如果动物没有生病迹象,被咬的人就安全了,不用打狂犬疫苗。
瓜妈为此咨询了疾控人士,他们表示,“十日观察法”的确有,但这个说法绝对是严重误读了!
这个问题在倡导十日观察法的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上就可以找到答案。
原文链接//www.who.int/rabies/resources/SEA_CD_278_FAQs_Rabies.pdf?ua=1
翻译一下:
十日观察法并不是让你什么都不做,只把咬人的猫狗关起来观察十天,动物没事了你就没事了。
还是应该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
如果动物在10天的观察期内保持健康,或经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证实动物不携带狂犬病病毒,可以停止打剩下的疫苗,或把暴露后的疫苗接种程序改成暴露前的预防接种程序。
被虫子咬伤
555!这几天,瓜妈顶着一张家暴脸,都不想见人。本以为是换季过敏,或者累出了疱疹。跑去医院,医生一看,罪魁祸首居然是小小的虫子——隐翅虫!
隐翅虫和蚂蚁差不多大小,夏秋季雨后闷热的天气活动会比较多,
晚上喜欢往亮的地方飞
。一般不会攻击人,但把它拍死了,
虫子身体里的强酸性毒液碰到人的皮肤,会出现线状、斑状或混合型的水肿红斑,有灼热还有刺痛感,再会出现水疱及溃烂。
幸好没有伤到瓜瓜,孩子皮肤稚嫩,更容易过敏。
不要小看了虫子,遇到叮咬一定小心处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