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色字“币圈邦德”关注我们哟
!
来源:读者投稿,鸣谢@Xdite老师
ICO 充满着机会,但是也充满着风险,不仅有投机,更是充满了金融诈骗。
本文内容比较适合币圈老韭菜
Initial Coin Offering 首次代币发行,是由IPO演变而来的一个名词,其本质是一种区块链众筹。是用区块链把「使用权」和「加密货币」合二为一,来为开发、维护、交换相关产品或服务的项目进行融资的方式。
最早期表单登记、论坛自愿,打BTC给项目方。参与者把代币交给项目方,项目方返还「新代币」给参与者。坏处:无法规定权利和义务(如无法限制打多少额度等)。
ETH未出现之前,所有人多使用BTC作为基础收款。
2016年,ETH问世后,有人开发了通用模板,使用智能合约自动完成。于是开始演变为项目方编写智能合约的型态。
第二种形态是基于ETH编写智能合约,合约中可以规定兑换比例,规定不同人的参与时间、锁定期限、兑换上限。参与者可以转ETH到某个地址,自动兑换为Token代币。
第二种方式的问题,是需要进行很多的市场运营,需要建立项目网站宣传等。
(ico原理)
第三种形态是,中心化的ICO平台。如交易所出现ICO区或者整个平台就是ICO专用。ICOINFO、ICOAGE、ICO365均为此类。
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s 交易所直接出售代币。这种形式的优势是,属于自愿买卖,是商业行为。因为项目方是在卖一个商品,用户自愿去买。这也是2018年最新的方式。
第四种型态的好处是可以规避监管。
为什么很多人乐于参与ICO?
(为什么很多人乐于参与)
用户在交易所买卖token,期待有机会涨若干倍。
但是能否稳赚,是难以确定的。但是有人看到市场牛市时,好像出现了稳定的几倍,甚至上市瞬间20倍、100倍,人们于是疯狂了。甚至存在部分人借款参与。既然参与ICO可以暴富,所有人一窝蜂就参与了。
早起都是币圈捐赠行为,使用BTC、ETH是进行捐赠。自己知道风险自己承担,没有人受害、也没有人需要保护。后来出现到第3种型态后,受害者开始出现了,这是因为当演化到ICO平台后,中心后效率太高了,普通人开始大范围的参与,同时2000甚至上万人在参与,有意愿参与的人更多。
有的人贷款来的钱,是无法识别风险的,于是出现一些社会事件。监管于是出来保护投资人。
项目方会把部分份额,交给私募。之后才会有部分给公众,最后上交易所。
私募有些机构会锁几年,
ICO到发币的时候,很多人对自己的币有所期待。ICO结束后,立即有用户自发进行私下认购行为,让人们的心里价格预期涨到 1-3倍。ICO上交易所后,买的人变多了,盘子变大,所以也会出现涨 2-10倍的涨幅。过去 ICO前期如果没出任何问题,几乎是躺赚。
(获利流程)
很多没有风险识别能力的韭菜,不甘心巨额利润,所以前赴后继进去。但是其实这里边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这是一个无监管社会;
这是一个难以监管的环境;
这是一个正在监管,但是依然还没有实际落地的环境。
第一种风险:项目方卷款逃跑。
项目方收了币后就拿币走人。因为参与者也找不到人,投资归零化为泡影。
第二种风险:项目方砸盘套现。
有些币是联合私募方圈钱。私募方拿到了大量的币,只少量卖出给普通用户。私募方在交易所上线后砸盘套现。
(砸盘套现)
第三种风险:交易所卖币风险
由于用户是不知道交易所是卖多少份额,只能看到交易所有人在挂卖。
交易所只放少量的币把价格炒高,之后大量出货砸盘套现。
因为散户不知道币是怎么来的,无良交易所会这样坑散户。
(交易所卖币风险)
第四种风险:免费送糖果
风险的原因在于:无论声称放出多少,实际送出去多少糖果散户并不知道。
有人期望糖果会涨,就会去真的买,于是也有人套现收割。
(免费送糖)
因为散户不知道你的对手是谁;
你以为市场是有道德良知的;
你以为交易所是有道德良知的;
但这是一个不透明的世界;
这里边藏着巨大的风险。
合格投资者是有「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的个人和法人。
风险承担能力,简单说就是有钱、赔的起。
区块链一年走完金融50年的历程。目前的区块链价格发展,事实上发生的事情是重演金融史。
建议阅读《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第16讲 - 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不做银行业务的银行)
(投资银行与交易所)
(投资银行:不做银行业务的银行)
大银行一方面吸收存款,一方面把钱拿去参与股票交易和成交。100年后,区块链募资在做的事情,银行在吸收存款、做承销和交易,其实本质上和 交易所开ICO专区转币给用户,竟然是一模一样的。与金融史一模一样。
银行拿你的钱去做证券是非常危险的,股票是风险投资行为,离的太近,钱会很容易流到风险很高的地方,造成股市大泡沫。
当时的股票疯狂炒高,从90%掉下来,1/3 散户破产血本无归。
这也是为什么政府要介入监管,是因为现在在重演100年前发生的故事。
三类:Coins、Utility tokens、Tokenized securities。
coins 类似BTC,是有一个机构、组织发行,用于用户转移资金、存储价值。coins是钱
Utility tokens 是消耗品,手续费、使用权利。其实是点数。
Tokenized securities 代币化的证券。需要列入金融法规
Utility tokens 和Tokenized securities比较难区分。怎样区别?
Howey Test 只要有以下四个特征,都是属于发行证券:
众多投资人把自己资金进行投资,利用钱财进行投资;
众多投资人将资金投入到同一个项目中,投资一个普通企业;
期望自己获得利润,投资目的是获利;
投资人的获利来自他人努力或经营,仅仅由发起人或第三方的努力。
(Howey Test)
一定要很清楚这个公司在做什么。
目前如果Token如果在除了本平台以外宣传,在外面宣传,也视为是证券。平台代币没有理由在站外宣传,也属于Tokenized securities 证券。
绝大多数平台Utility tokens 是游戏点数,只能锁在游戏中。平台中的点数由于可以交易,就有人愿意购买。
发行方、大户自行拉盘
2、平台回购买回
平台出钱买回,挽回尊严
3、找「做市商」拉高
找专业做市人员拉高价格
因此token短期投资,实质上就是与庄家对赌的行为,它其实不是价值投资,而是与庄家对赌的行为。短期就是与庄家对赌的游戏。。。。
2、越做越大
代币是否会涨,与使用人数有关,越多人使用token越值钱,会造成越稀有。
3、平台与生态系规模越来越大
4、合法合规变成体质内产业
·
网站宣传内容可以是捏造的
·
创始团队可以是捏造的
虚假宣传。现在有的项目不敢用真名,而是用捏造的英文名、拼音,甚至用卡通图像。
·
无法联系到团队
大部分人无法与团队对话,无法与团队鉴定是否是项目方所写的。
·
你无法检视团队财报
·
无法约到团队做验证
如果约不到团队,无法问到真的东西,无法鉴定项目方团队说的话
*即使联系到,散户无法鉴定团队是否说谎。
创业本身,5人以下的团队,种子轮。
种子轮具有非常大的风险,种子轮不需要融那么多钱。
具有大规模管理金钱的能力往往不是创业者,而是成熟公司的COO。
种子轮的人,一下子拿到太多钱,反而1000万美金可能都管理不好。很多团队融到钱后,一次雇佣太多人,项目会烂掉。
无法在「Token持有者」期待期限内,做出期待回报。
种子团队即便是靠谱的。做项目也是需要时间的,
一个月上十几个功能,1-3个礼拜,做不到期待回报。
很多团队,做一个功能都做的不够完善。用户无法收到期待的回报,就开始辱骂或想尽快的得到预期回报。
采用token拓展本来是好事,但太大幅快速扩张,会被token反噬。
种子轮的项目99.99%会失败。
区块链是更大的一个变因,因为区块链本身就是慢的,去中心化天生就是不够快的。
ICO、代投、承销。
你可以很快赚钱、非常快,又快又稳。
方法二
:你要想办法、并有办法识别正确有未来的资产。
识别正直合规,懂得用钱,且已经被证明有执行力的团队
同时你要对资金判一个时间死刑,需要放着至少等一年。
很多人投了就想走
每个人选择不一样
去年是因为1年走完50年的布林顿森林体系,行业红利,赚到了巨额回报;
也有些币所和项目方和承销方是一体的,不透明方式,赚到了巨额回报。
但是新趋势是,各国政府在较低所有人的风险,
降低风险 = 降低收益。
所以接下来巨幅增长的可能性可能不再存在,币市恢复到正常的节奏。
新的投资中,VC跑步进场,进入价值投资的世界。
价值投资怎么看项目?
一个月超强执行力的项目组,只能做一个主要里程碑。
正常执行力的项目组,2个月完成一个主要里程碑。
没有执行力的项目组3个月做出来一个问题百出的东西。
币市目前不是一个有效市场,靠消息盘:上币了、上交易所、和VC合作了等。这些靠谈判手腕和法规程度。谈判需要2个周或2个月。
新阶段获利会逐渐减少。
新阶段中,短期所有的币都是有可能破发,不是因为熊,而是因为风险降低了,风险降低了收益就降低了。
什么是靠谱项目?
·
越做越大
·
平台于应用场景越来越多
·
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