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与会嘉宾包括:主办方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2024大学生AI艺术季组委会主任委员汪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规划部处长赵文武,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齐慧超,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东旭,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宣教科科长于鹏,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文化发展促进科科长高洁,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文化发展促进科三级主任科员印光钰,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办公室主任肖桂华,以及学术支持单位代表《电影艺术》杂志主编谭政。
合作高校代表北京理工大学特色化软件学院院长丁刚毅,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张晓东,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陶海鹰,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院长崔蕴鹏,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副教授于祥国,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副教授李勃,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数艺系副主任上官大堰,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任镤,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教师张昕然,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王逸行,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助理教授兰朵。
组委会代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2024大学生AI艺术季组委会主任肖向荣,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主任、2024大学生AI艺术季推委会执行主席周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办公室主任、2024大学生AI艺术季组委会执行副主任周蓬勃,2024大学生AI艺术季财政统筹何雨萌,2024大学生AI艺术季组委会秘书长王赟姝、尹一伊,副秘书长赵晓雨、王廷轩、刘绍龙、李美玲,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传媒学院行业导师韩建。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2024大学生AI艺术季组委会主任委员汪明教授为会议致欢迎辞。汪明在致辞中强调,北师大与海淀区委区政府共同筹办首届AI艺术季,旨在深化校企合作,探索AIGC领域产学研融合,推动文化创新和学科交叉。北师大愿做变革的排头兵,搭建跨学科平台,培养新时代人才。学校希望与各方合作,打造特色品牌活动,为全球AIGC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长,2024大学生AI艺术季组委会主任齐慧超表示,海淀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科技创新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此外,海淀区也在努力弥补文化活力的短板,希望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使海淀的文化张力更加显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合作中,海淀区将全力配合活动的策划和筹办,确保活动高标准、高品质地进行。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2024大学生AI艺术季组委会主任肖向荣教授介绍了本次AI艺术季的活动主旨,强调海淀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作用和北师大服务北京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他指出,艺术季不仅是学生活动,也是推动学科创新融合的关键。组委会将在艺术季筹办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原创力,促进产业发展和学科进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为海淀、国家和行业贡献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主任、2024大学生AI艺术季推委会执行主席周雯教授介绍了推委会的筹建情况,强调本届艺术季推选的四大原则:艺术与科技融合、高校与行业结合、京内外结合,以及全面应用AI。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办公室主任、2024大学生AI艺术季组委会执行副主任周蓬勃对活动筹办情况进行具体介绍。本次AI艺术季历时数月,以“选、会、展”为主线,以全国大学生、国内外AI艺术家、各行业和学科专家为参与主体,打造一场高品质的艺术科技盛会。
在艺术季合作及协办单位发言中,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肖桂华表示,协会将助力推动产学研的互动协作,共同助力搭建艺术科技合作平台和创新体系。作为学术支持单位代表,《电影艺术》杂志社主编谭政教授充分肯定了筹办AI艺术季的重要意义,并将在学术方面为活动提供有力支撑,共同探索AI艺术与技术的新兴领域,推动学术创新。
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丁刚毅教授提出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方式,充分发挥线上平台作用,鼓励AI艺术创新;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张晓东认为,本次大学生AI艺术季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将全力支持此次活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院长崔蕴鹏表示,大学生AI艺术季是中国高校学界探索AI创作的重要机会,提出将思政教育融入AI创作,通过活动遴选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气质的作品,引导高校和学生走向正确方向。
此后,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副教授于祥国、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副教授李勃、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数艺系副主任上官大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教师张昕然、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王逸行、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助理教授兰朵等合作高校代表均为活动筹办提出宝贵建议,各方将整合资源、通力合作,为活动提供多方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