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
2025年春节
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消费维权舆情集中反映的问题
涉及
餐饮消费、文化娱乐
电商网购、文旅出行等四个方面
在1月28日至2月5日共计9天监测期内,共收集到“消费维权”相关信息18896039条
1
监测期间,有关“餐饮消费”负面信息共566531条,日均信息量6.3万条。春节走亲访友、外出聚餐增多,餐饮需求旺盛,容易出现价格争议、食品安全、服务纠纷等问题。
2月3日,有网友报料称在张家界旅游时,疑遭遇出租车司机和饭店联手宰客。陈女士称,当时打车被出租车司机推荐到一家叫“土家园”的饭店,服务员推荐招牌菜:娃娃鱼和打鼓皮,还说两个菜就够吃了。后面看饭店评价不好,出去一问鱼258元一斤,结账的时候发现两个菜居然要844元!媒体记者在餐饮平台发现多名顾客吐槽有类似经历。2月6日下午,官方通报称,涉事餐饮店“土家园”存在支付出租车司机回扣招揽客人等宰客行为。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涉事经营主体停业并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春节期间,辛巴带货880元海鲜大礼包,被消费者反映螃蟹解冻后全是黑水,无法食用。辛巴发布说明并道歉,其海鲜供应商尖锋食客回应称,将赠送一瓶五粮液作为补偿。
监测期间,有关“文化娱乐”负面信息共362638条,日均4.0万条。春节期间,观影、游园等文娱活动频繁,票务问题增多,价格上涨再次引发吐槽。随着《哪吒2》等优秀电影的曝光度增长,多地开始增加排片场次、新设观影场所,但配套服务问题引起争议。
1月30日,有网友爆料称,自己1月29日(大年初一)在县城电影院看《唐探1900》,遇到了无座票,价格和有座票一样。网友称影院无座票可以加小板凳,也可以自己找台阶坐,买到无座票的情况以大人带小孩居多。记者查询该影院信息得知,春节期间一人一票,儿童无优惠。
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迎来火爆开局,但过高的票价也引发不少消费者吐槽。比如南京万达影城建邺店的《唐探 1900》,1月29日15:40的特惠区售价为58.9元,普通区为66.9元,而优选区则达到71.9元。17:35的场次票价高达85元。在上影影城南京新城市广场店,17:40场的《熊出没 重启未来》,一张票的售价分为50元、55元和59元三档;19:00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每张票的售价分为50元、60元和69.9元三档。
监测期间,电商网购负面信息共215264条,日均2.4万条。线上购物需求旺盛,国补政策更是推升了家电等产品的消费热度,但一些优惠规则不够清晰影响了消费者购物体验,春节快递配送投诉也有所增长。
有消费者在春节来临前,未收到两个月前就预订的“新年战袍”。据悉,该件衣服原价389元,12月6日价格优惠为352元,该消费者下了第一单。12月12日,消费者发现优惠力度更大,衣服只要312元,于是又下一单。但一个多月后,两单衣服都没收到,商家告知原因是“丢件”。愤怒的消费者在网络上吐槽,才发现“丢件”只是一种说辞,事实上,商家可能没有真实发货,而是制造了虚假物流信息,再以丢件为由让消费者退款。之所以需要虚假发货,是因为一些商家手里“没货”,此前虚报库存,出现商品卖超情况;还有一些商家则可能是因为价格太低不想卖了。
近日,山东青岛的李女士在某电商平台年货节期间,精心挑选了多件心仪的商品,只为了能凑够金额享受平台“满200元减30元”和“满800元减60元”的两项优惠。但当她准备结算时,却发现实际支付金额比预期高出许多。仔细查看后才发现,部分商品竟然不参与满减活动。更让她不满的是,平台对于哪些商品参与、哪些不参与优惠活动并没有在显著位置标明,而是在一些不起眼的小字条款里有所提及,普通消费者很难注意到。
监测期间,“文旅出行”类负面信息共201770条,日均2.5万条。从大年初二开始消费者纷纷外出游玩,票务问题、游客滞留等问题影响了消费者的出行体验。
2月4日晚,河南一网友发视频称,K774次列车途经河南信阳车站时,因车厢人员较多,无奈拒绝部分旅客乘车,“有票也不让上”。
2月5日,该车站的工作人员回应称,确有此事,因为车内有很多人“买短乘长”,到原票站点不下车,导致车内人越来越多。
有部分旅客因超员无法上车,车站已积极协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