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有读者问,他觉得教育里面并不缺觉悟这个环节,可是教育来教育去,大家的觉悟也没见提多高。
而且,年轻人确实很需要心安,这个不仅仅体现在烧香。他们烧香并不像老头老太是去许愿的,而是去安放灵魂。
这一代欲求不得的年轻人,对哲学的喜好远超前人,说明大家实际上真的有这个需求。
心不安宁,想要求个解脱。
换句话说,教育没起到作用,不是没教哲学,而是没教到位,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非常好,我来告诉你,教育其实分四个阶段,我就拿咱们这个公众号来打比方。
你去看,2018年的时候,早期我写什么?
很简单,俩字,抱怨。
有什么问题你把问题大声讲一遍就行了,不需要内容,不需要思考。
我们当年出十万+的频率,比今天都高,当年只有几百个关注者,基数这么低,今天有几十万关注者,基数这么高。
那么低的情况下出十万+的频率比今天还要高,为什么?
因为抱怨才是大家想听的。
多数人的阅读水平在什么位置?
看标题,标题不如意,他不会点进去的。
标题如意了,他只看第一段,如果不如意,就跳出去了。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不会关心你写了什么,他只关心一件事,你是否向着我。
比如你发现大家此时的心情是我没钱,我也不想看到别人花钱的样子。
那你就说,要遏制过度消费,就是让有钱人不许那么花钱,谁花钱修理谁。
你这么说
就
行了,你这么说,大家听了都说好,都觉得你是个好人,你说话向着我。
至于有钱人他没地儿花钱,他跑去别人家花钱去了,甚至他不花钱,导致你找不到工作,挣不到钱了。
这一层,你提都不要提,
因为你写出来别人也不会看,看了也看不懂,没事儿还怀疑你的立场,怀疑你不向着他了。
至于大家找不到工作的时候,又开始叫苦。你就写,要能够找到工作,而且要钱多压力小的工作。
至于可不可能,矛不矛盾,不要写,你一写,又会被大众怀疑立场,又得罪人了。
总之,你只需要立场,不需要内容,才能讨好大多数。
因为大多数人既不会看内容,也看不懂内容。
所以说话的技巧是什么?
很简单,不要思考,不要内容,只要有立场就可以了。
记住我说的这句话,对你的人生很有用。
如果你在单位里,遇到领导开会时说要放卫星,你要怎么说?
你要不要分析各种问题与不可能?
不需要,那么做,你就被打入冷宫了。
公开场合下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鼓掌,把手鼓肿,腮帮子通红,一脸激动。
当众表示,为您放卫星,是我毕生的愿望,我终于看到自己人生的价值了,我浑身都是干劲。
这就可以了,领导一定会满意地冲你点头微笑。
有什么具体问题你可以私下去讲,一对一跟领导汇报,这时候你可以讲你的担忧,可以讲数据,可以分析逻辑。
公开场合不需要的,没人听,即便领导很有水平,很有雅量,他那会儿也没功夫听。
他只想知道,你到底是支持他,还是反对他,就这么一件事。
你支持就对了,别那么多P话。
同样,当着你们集团很多员工,很多下属的时候,你也不需要讲什么运营,什么市场,什么产品,没人有耐心听的。
你就大声疾呼,声嘶力竭地说,要给兄弟们加薪,就行了。
至于到底能不能加薪,实际当中根本没法出这笔钱,甚至要裁员,那都是后话。
当众,你就要这么说,说完就对了,说完下属们就会很感动,为你感动。
他们就会更卖力了,确切地讲,是你指挥的时候更卖力了。
因为公开场合下,大多数人是不会思考的,他们根本就听不进去市场分析,财务状况,
他们只能分辨,哪个领导是向着自己的。
所以,总结起来,如果你想要让别人关注到你,让别人听你说话,记住。
只需要标题+立场。
人家要愿意理你,才有下文,人家都不愿意点进来,都不愿意看你第一句话,你教育谁去?
教育空气么?
那么到第二部分,是什么?
是显神通。
你看昔日佛陀传教的时候,他有没有上来讲佛经,上来讲哲学?
当然没有。
你上来讲这个,谁会听?你这理论太复杂了,没人有耐心的。
所以佛陀传教,第一步是什么?
是展示神迹。
你病了许久都不好是吧?我给你治好。
我把话提前放在这里,过段时间你去看,是否应验了。
不停地这样做,久而久之,就有人被你吸引了,开始好奇,想要了解,为什么你能够拥有如此多,如此大的神通。
咱们公众号也是一样的,我通过讲废话,吸引了很多无聊的人,然后我开始讲经济了。
确切地说,我讲的既不是道,也不是术,而是直接给你预测。
我就直接让大家看胜率。
没有100%,也有95%,你一回命中,别人觉得你不过是运气,你回回命中,久而久之,别人势必好奇。
于是就会怎么样?
文
章完读率就大幅度上升了。
我们要知道,文章的阅读率和完读率是两个数据。
人家把你的文章打开,看了第一段,很满意,跳出去了,他没读完的。
人家把你的文章打开,从头读到尾,读到最后一段才离开,这叫完读。
完读率大幅度上升说明什么?
说明他不是被立场吸引的,此时此刻,他才真的开始认真看我的内容。
那么到了第三阶段,我开始讲术。
我不是只告诉你一个结果,给你显示一个神通就拉倒,而是手把手教给你,一切结论是怎么分析的。
这个时候什么上升了?
认真阅读的比例上升了。
完读不等于认真阅读的,完读只是说他读完了,他一目十行也叫读完了。
他读完之后,其实看得乱七八糟一头雾水,然后跟我抬杠,那个阶段你就会发现抬杠留言特别多。
说明他读是读完了,就是读得太毛躁,啥也没懂。
当认真阅读比例上升后,你就会发现,读者能够领悟你七七八八的内容了。
这个时候,我开始讲,你不要光看别人说了什么,还要思考别人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