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易新闻学院
网易传媒旗下新闻研究机构。这里有最优质的原创报道,最新国外传媒动态,以及一手行业情报;还有最IN的线下讲座、沙龙与培训,告诉你新媒体运营的一切秘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剑指”3000美元!国际金价创历史新高 ·  2 天前  
南国都市报  ·  海口元宵烟花晚会天气预报来了,出行须知→ ·  2 天前  
观察者网  ·  成都通报"雪村没有雪" ·  2 天前  
扬子晚报  ·  突然病危!再次高烧超40℃,已停止进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易新闻学院

《卫报》工作六年,我都学到了什么?| 媒体人说

网易新闻学院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10-25 19:43

正文


导语

作为《卫报》的资深编辑, Mary Hamilton已经在这里 工作了六年。六年的从业经验让一个媒体人学到了什么? 近日,她在个人博客上分享了自己对数据、技术、互联网以及新闻工作的一些心得感悟。

出品| 外言社

翻译| kewell  编辑| 王茸


2011年,Mary Hamilton进入《卫报》担任SEO(搜索引擎优化)编辑,工作任务是把《卫报》的内容推荐给尽可能多的用户。2013年,她在澳大利亚建立分站,负责更大规模的用户拓展,并在两年时间里把《卫报》变成了当地访问量最高的新闻网站之一。2015年后,她开始负责全球用户推广。


在《卫报》工作的六年间 有什么心得与感悟? 本文内容整理自她的Medium个人博客分享。




用数据指导报道,效果事半功倍


现在的新闻机构中常常潜藏着一个悖论:媒体人很容易为数据感到兴奋,又经常性地对数据保持警惕。数据处理在以前总被看作是苦活累活,然而数据和文字一样都是信息,只有拥有足够的信息,才能更好地做出判断。但数据本身是不足以提升我们的工作质量的,最重要的永远是我们根据数据做出的分析。


以《卫报》的内部数据分析系统Ophan为例,它的设计初衷就是让员工根据分析数据调整改进报道,使内容有更广泛的传播。除了浏览量、分享数、阅读时长等基本数据,Ophan还会提供内容是否被社交平台推广、是否在Twitter形成话题、用户登录频率和轨迹等数据。员工根据数据可以调整标题以便适应不同平台的特点,或添加新链接来引导用户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Ophan系统截图


这种工具能够增强记者的新闻直觉,它的价值不在于显示在屏幕上的数字,而在于对使用者能力的提升。这个计划从2011年就开始执行,是很多媒体都没有能力效仿的。



别只埋头工作,给自己时间提升


这个问题是不可忽视的。现在,很多记者甚至会主动强迫自己以一种“竭泽而渔”式的方式工作,他们每天绞尽脑汁去找故事、写故事,却忽视了自身的提升,这从长远上来讲并不利于创作能力的提升。


对于那些积极的记者,我们应该给予保护和支持,因为人比故事更重要。他们为媒体提供了故事,同样也需要一些时间来平复焦虑和紧张。不管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没必要耗尽一时的精力。



为变化而焦虑不如主动做出改变


新闻行业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和六年前完全不同,那时候互联网甚至还不是主流。变化时刻都在,创新也永远不会停止。现在大部分新闻机构都有想要改变的紧迫感,而走在前沿的机构可不会在原地等其他人追上。


如果你在焦虑的大潮中不知道要如何改变,那就先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不要只是埋头眼前的工作,多和别人交流、多提出一些改善工作的可能性。比如改变自己收集新闻的方式,建议团队学会新技术或者自己去了解想学的技术。你会发现,从自身做起可能比改变他人的效果要好得多。



注意力是互联网唯一稀缺的资源


在网络上寻找什么都很容易,唯独只有让别人关注很难。如果你幸运地在一个可以吸引他人关注的行业工作,并且取得了成功,那么请尊重这份工作。网络用户身上最有价值的商品就是他们的注意力。如果想获得忠实用户,请一定做到专注和垂直,不要用乱七八糟的内容浪费他们有限的注意力。



将重心转向视频不是策略


即使现在视频很火热,但视频并不是一种策略,“增加视频”也不是,“增加更多有广告的视频”更不是。你讲什么故事、人们是否真的需要这种形式的故事、如何接触到受众、如何找到自己的特到之处才是重要的。如果你只是用漂亮的视频壳子装上没营养的内容,别人为什么要信任你?不要只为了赶趋势改变,要有计划地变。



依靠平台也并非策略,它们不能拯救新闻


这是认真的,比如平台随意修改一下算法可能就会轻易杀死某些媒体的流量和商业模式。谷歌和Facebook不会直接资助新闻提供者,过于依赖平台或者说某一个平台很可能是致命的。因此,不要坐等别人来决定自己的命运。如果你的工作对受众来说真的至关重要,能影响到他们的生计,那你的变现是没问题的。如果做不到,那你首先应该承认不足,然后努力提升,而不是对平台的影响力做过多期待。



高质量的报道才是策略


高质量的内容才是最靠谱的策略。


人们并非只愿意看娱乐新闻,《卫报》上阅读量最高的内容也都是关于严肃话题的高质量报道,而且很多是突发新闻。我还记得我们在周六早上10点推出了一篇关于澳大利亚总理的七千字报道,按理说不会有什么人气,但却创下了点击纪录。高质量的报道能让人们感觉到其不可替代性,很多人都看重这点,如果能做到,他们就会信任你。


此外,除了事实,提供观点一样能获得关注。我还记得我们有一篇关于“资本主义已死”的评论文章曾在网上火了起来,其实并非每篇热点文章都是很长或很严肃的,如果能激发用户的思考,长期收益是会让人大吃一惊的。


(Mary举例的这篇 关于“资本主义已死”的 文章被转发五十多万次)



不要试图预测未来


互联网、媒体和社交网络的环境都是变化很快的, 你没办法知道现在手上的信息在几个月后会派上什么用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