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消金
一个专注于网贷投资、互联网金融研究的价值平台。置顶我们,做更聪明的投资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消金

借1.2万还23万?这不是校园贷,这是“索命贷”

瞭望消金  · 公众号  · p2p  · 2017-07-11 19:36

正文

观察君:


为了苹果手机,19岁女孩小敏从“校园贷”借了12500元。钱还不上,就又从其他校园贷借款,8个月过后,这笔钱“滚”成了23万元。


来源:人民日报综合华商报、人民网



借“校园贷” 还不清,女孩欲轻生


8日,陕西三原县的李先生向记者求助,他19岁的女儿小敏(化名)在外面借了很多钱,最近借钱给小敏的公司频频给他打电话让还钱,他前前后后东拼西凑给女儿还了17万,可是按照借款的约定,还有5万余元还不上。


中午,记者见到了李先生和他的女儿小敏。李先生说,他是个农民,全家就靠几亩地过活,一年的收入还不到2万元。小敏在西安南郊一所高校上大二,竟然欠下了巨额贷款。


刚开始是还小额贷款,都是1000多元的,替她一直还,后来就有人打电话催债,我才知道女儿欠的钱高达十几万。 ”李先生说,起先女儿没敢完全告诉他,直到纸包不住火了,才告诉他自己在30多个“校园贷”平台借了钱,本息加起来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


“我把学费都拿去还钱了,现在都不敢上学去了。”小敏说,她知道自己犯了大错。但是借钱给她的人整天打电话逼债,甚至还有人将PS后的裸照发给她的同学和亲友,并扬言告诉老师,这让她感到非常害怕。


小敏说,她查询得知有“人死债销”的说法,于是就有了以死来躲过还款的想法。


小敏手机收到的催款短信。

总共贷款11万,拿到手的仅7万


那么,小敏当初借钱到底为了什么?8日,在招待所内,小敏指着手里的一部苹果6S plus手机告诉记者,“就是为了买这部手机”。


小敏说,家里情况不好,第一部手机坏掉后,她看同学们用的都是苹果手机,于是也想换一部。但由于父亲每个月给的生活费只有固定的900元,面对五六千元的手机,她无法开口给父亲说。有一天,小敏突然发现有人在学校的群里说可以贷小额贷款,分期还钱。对方说,分期还钱每个月只要几百元,自己省省再打点工肯定能还上,小敏便动了心。随后,她加了对方的微信,去了省体育场附近一个中介公司,借到了第一笔钱。


“当时借了6500元,到手4000元,2500元都给了中介。”小敏说,4000元不够买苹果手机,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她又向另外一家公司借了6000元,同样是只拿到手4000元。这两笔钱都是分期还款,第一笔分24期,每期还426元;第二笔分12期,每期还845元。


自从借到款后,小敏的噩梦也开始了。到了第一次还款的日子,小敏傻眼了,自己根本就还不上这些钱。由于不敢告诉家人,她开始借钱还钱,拆东墙补西墙,像其他借了“校园贷”的学生们一样。为了还第一笔借款,开始借第二笔,还不上再继续贷第三笔、第四笔……短短8个月,小敏就向30多个校园贷机构借过钱。然而,钱越借越多,再也还不清了。


小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她前后贷款总额有11万多元,但实际拿到手的只有7万多元,然而,把所有借款的本息加起来,她一共要还23万多元。


小敏统计的自己借过钱的平台名单及借还款数额。

律师:借款超出年利率36%,属无效约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