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今天举行,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发表了讲话。刘士余在会议上矛头直指“资本大鳄”,表示资本市场不允许大鳄呼风唤雨,对散户扒皮吸血,要有计划的把一批资本大鳄逮回来。
据悉,每年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是资本市场的大事,证监会主要领导均出席,各证监会派出机构的一把手也会集聚北京参会。这也是刘士余担任证监会主席以来首次在监管工作会议上亮相,其传递出的新监管信号将尤为重要。
据证券时报指出,坐着“火山口”履新证监会已近一年的这位主席,较为低调,公开亮相次数屈指可数,“做得多,说的少”。
刘士余究竟要放什么大招?
剑指“资本大鳄”:不允许对散户“扒皮吸血”,要逮一批!
刘士余在全国证券期货工作监管会议上矛头直指“资本大鳄”,表示资本市场不允许大鳄呼风唤雨,对散户扒皮吸血,要有计划的把一批资本大鳄逮回来。
事实上,这样的说法恐怕并不令人奇怪。因为记者从证监会官网注意到,类似的执法行动并不少见。在2017年1月20日公告中,证监会就提到“对各类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全覆盖、零容忍’”。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刘士余主席讲话,表明了证监会要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防止一些人利用内幕消息或资金优势破坏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这也是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只有维护“三公”原则,才能真正让A股市场健康发展,让更多投资者分享到资本市场收益。”
证监会放权 交易所加强一线监管
“交易所的一线监管功能在过去是薄弱的,现在必须加强,这是下一步监管的主要力量。”刘士余在会议上强调,交易所要切实发挥一线监管功能,以监管会员为中心。刘士余透露,沪深交易所下一步要和各省证监局签订《上市公司监管备忘录》,期货交易所照此办理。
用2-3年时间解决IPO堰塞湖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谈到企业IPO和注册制时表示,注册制既不要理想化也不要神秘化,务必理解制度,咬住牙关,保证质量好的公司能够及时上市,用2-3年的时间解决IPO堰塞湖。"企业IPO的数量不断增加,这是好事儿,如果资本市场要'找米下锅',反而要出大事儿。"刘士余称,稳定的预期是市场证明有效的做法,必须牢牢去做,别折腾,企业IPO的核心是做好上市公司发行公司股票的质量审查。
刘士余认为,行业管理、市场监管的政策预期要稳,已经被行业发展,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各项政策、方法、导向要扎实执行,务求实效。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融资,注册制是监管的方向性要求,不是监管目标。
注册制和行政核准制不对立
刘士余称“注册制是监管的方法论的要求,和行政核准制并不对立。注册制既不要理想化也不要神秘化。” 刘士余称各种准入类产品,核心是做好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质量审查,资本市场运行要稳定。“惊涛骇浪的资本市场一定是弱肉强食者在操纵。”
股指稳定和融资力度不能对立
刘士余称“股指稳定和融资力度不能对立,没有ipo数量的提升,资本市场一些丑恶现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数量上了,壳的价格不就下来了吗,还炒壳吗?2017年,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的力度要提升,要进。”
点名批评股市“黑嘴”
刘士余称,有些券商的分析师"语不惊人死不休",预测指数能到个位。"全球没有券商经济学家这么预测的,黑嘴又多年没打了。"刘士余称,他本人是清华大学工程专业,数理化是本行,毕业论文是计量经济学,都没敢想(预测指数)。但出差到外地, 电视上操着山西话、山东话、江苏话、浙江话的分析师都能预 测到个位。
交易所不能沾沾自喜 要把风险放在第一位
刘士余称“去年资本市场为服务实体经济做出新贡献,融资额度全球第一,但数字是成绩也是忧虑,数字质量还不够,两个交易所不能沾沾自喜,要把风险放在第一位。
去年讲险资没点名 指的是极少数小妖精
刘士余称“去年在基金业协会的会上,我讲这个野蛮人,是倡议大家不要去做,并没点名,但我在机场还没起飞就被解读成险资了,就算讲险资也是极少数,也是小妖精,我们大的险资人保国寿都是好的,最后被解读成这样,众口难辩。但话说回来,资本市场不允许任何人呼风唤雨,兴风作浪,随心所欲,赌场也没这么干的。”
中概股在美国一样是服务国家战略
刘士余称“去年初中概股回归一度盛行,应认识到,在美国上市不回来,一样也是服务国家战略。”另外,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标准不比美国等其他市场低。
资本市场要少几分浪漫 多几分严谨多几分理智
刘士余强调,要更加重视上市公司的质量,上市公司背离价值,资本市场脱离实体经济,不酿成大祸才怪。“少几分浪漫,多几分严谨,多几分理智。”
有些证券公司能骗就骗 那能行吗?
刘士余称,有些证券公司过去(拉人开户)是能骗就骗,结果人家来了,又说“这里面弱肉强食,我们尊重市场”,那能行吗?
通过上市企业观念带动和模式变化促进贫困地区发展
刘士余称“去年服务脱贫攻坚战略的探索受到高度关注,认识逐步趋同,一家企业已经过会。在标准不降的情况下,贫困地区上市企业通过观念带动和模式变化,给贫困当地的帮助远远比直接带来的经济价值要大得多。”
刘士余正在做什么?
实际上,自刘士余上任以来,已有多次重磅发言引发市场关注。特别是去年12月3日,刘士余首次在公开讲话中痛批“野蛮收购”,引起广泛议论。
在“发飙式”监管的背后,我们不妨从2016年来刘士余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看看资本市场正发生哪些改变。
理念:三个监管
从新股发行、并购重组、借壳上市以及公司债方面,证监会全面强化了对于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私募基金等诸多市场参与者的监管。
170起行政处罚案件
从2月20日刘士余出任证监会主席至12月23日,证监会通报的作出行政处罚的案件近170起。案件类型涉及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信披违规、传播虚假信息、短线交易等。2016年,共接到603个案件线索,已对其中551件启动调查,对302件进行立案,冻结涉案资金20.64亿元,查处28起老鼠仓。
4批专项执法行动
严格执行强制退市制度 两只“不死鸟”退市
审核标准趋严 22家并购重组被否
无条件通过和被否的数量大幅增长,体现的是并购重组的审核标准在趋严。
加大新股发行力度 核准275家公司IPO申请
2016年A股的融资额超过1.6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新股发行和审核速度更是进一步加快,但审核标准并没有放松。截至12月23日,今年已经有18家企业的IPO申请被否,5家取消审核,5家暂缓表决。另外,今年以来,已经有78家IPO排队企业终止审查。
综合证券日报、中金在线(ID:cnfol-com)、第一财经日报、财联社等
责任编辑:彭金美、宋雅宁
支持我们请点赞或使用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