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疆政府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信息发布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峡小微  ·  绿水青山间|长江的美丽变奏 ·  7 小时前  
三峡小微  ·  和机器人“同事”巡检大国重器是种什么体验 ·  7 小时前  
三峡小微  ·  三峡集团拜会四川省 ·  7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疆政府网

中央一号文件,权威回应

新疆政府网  · 公众号  ·  · 2025-02-25 20:13

正文

2月23日,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发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办副主任祝卫东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


这些要点值得关注——


图片

过渡期结束之后,帮扶政策不会“急刹车”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 中央一号文件部署研究制定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绝不仅仅是今年的年度性任务,过渡期之后也必须长久、永久地守住守牢。 过渡期结束之后,帮扶政策不会“急刹车”,而是要分类加以完善,建立健全常态化帮扶的制度机制




图片

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支持

价格方面 ,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在河南、江苏、黑龙江、安徽四省启动稻谷托市收购,加大小麦、玉米收储力度,促进大豆销售和加工转化,稳定市场价格,防止出现卖粮难。 补贴方面 ,继续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鼓励地方开展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试点。通过这些政策,给农民实打实的支持。 保险方面 ,降低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保费补贴承担比例,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加快从防范自然风险向防范市场风险拓展。同时,围绕调动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今年将扩大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施范围,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通过“受益”省份出资、“贡献”省份获得补偿的方式 ,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支持。


图片

目前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200万人

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城市白领等返乡入乡创业,带动了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根据统计, 目前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200万人 。这些“新农人”“农创客”,他们带着技术和创新而来,带着梦想和热爱而来,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一方面, 注重加强对本乡本土人才的培养 ,通过加强农民技术技能的培训,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程等措施,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另一方面, 注重外部人才引进 ,通过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实施一批基层服务项目等措施,为乡村发展引进一批急需的人才。


图片

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全面加强农村学生营养餐管理

教育方面,重点是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办好寄宿制学校和必要的小规模学校 文件特别强调,全面加强农村学生营养餐管理 ,确保食品安全和资金规范使用。 医疗方面,重点是推动医疗卫生人员和服务下沉 ,办好中心乡镇卫生院,让农民看病就医更加便利。对于那些连续参保基本医保和当年零报销的农村居民,通过提高次年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来给予一定激励,让参保的农民得到实惠。 养老方面 ,重点是针对农村老龄化加剧的趋势,聚焦农村养老的痛点, 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解决农民养老方面的后顾之忧。


图片

我国粮食总体上不是供大于求,而是仍然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

关于今年粮食生产怎么抓,有一种声音认为,粮食增产了,再加上粮食市场也比较疲软,一些品种价格走低,今年抓粮食的力度是不是可以松一松?对此,中央政策是明确的,粮食生产只能加强,不能放松。决不能因为粮食价格一时低迷,就轻言粮食生产已经过关了。要清醒地看到: 一方面,粮食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既要“人努力”,还要“天帮忙” 。近年来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多发重发,不确定因素很多,所以必须立足于抗灾夺丰收,把困难想在前面,把安全系数打得更高一些。 另一方面,我国粮食需求还在不断扩大,14亿多人要吃饭,还要吃得越来越好。虽然现在大家口粮吃得少了,但是肉蛋奶吃得多了,这些都需要越来越多的饲料粮来转化 。我国粮食总体上不是供大于求,而是仍然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历史经验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往往抓上去很费劲,掉下来比较容易,决不能因为工作松劲懈怠,造成生产大起大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强调要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把我们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图片

坚决纠正依靠行政手段强行推动土地流转行为

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通过承包地“三权分置”, 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承包地经营权流转总体上是规范有序的,但一些地方也出现了违规操作的问题,文件对此作了强调。


一是准确把握土地流转政策要求 。中央的要求很明确,承包地经营权流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不得违背承包农户的意愿,不得损害农民权益,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要把握好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规模经营的度,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的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


二是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制度 。重点是推动土地流转规范化、制度化,平等保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鼓励各地通过发布流转价格指数、实物计租等方式,推动流转费用稳定在合理水平,这样既可以避免流转费过低损害农民利益,又可以防止流转费过高影响农业竞争力。


三是坚决纠正依靠行政手段强行推动土地流转行为 。承包地是否流转、价格怎么确定、形式如何选择、决定权都在农户,农民说了算,不能下指标、定任务甚至搞强迫命令,硬把农民挤出土地。对一些地方把土地流转作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优先条件,把流转面积、流转比例纳入绩效考核或者政策奖励,把土地流转率作为规划指标或项目申报条件等不当和错误做法,要及时予以纠正。




图片

对于“大棚房”,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乱占耕地建房等“非农化”问题,要抓好持续整治、露头就打

管住耕地用途,重点是解决好这几年大家议论比较多的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一方面,对于“大棚房”,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乱占耕地建房等“非农化”问题,要抓好持续整治、露头就打, 坚决遏制破坏耕地违法行为 。另一方面,对耕地“非粮化”, 重点是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监测体系 ,制定基本农作物目录,明确耕地允许种什么的正面清单,保障耕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


图片

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

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今年要继续扩大整省试点范围,总原则是“大稳定、小调整”,妥善化解延包中的矛盾纠纷, 确保绝大多数农户承包地总体顺延、保持稳定,不能打乱重分,更不能收回集体或者借机违法调整 。要围绕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完善农业经营体系,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