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击点图片上方蓝色的“生命季刊”,选择“关注”,您就会每天收到生命季刊播发的文章)
日头变黑了!
文/毕成鹏
生命季刊微信专稿
那时约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直到申初,日头变黑了,殿里的幔子从当中裂为两半。(路加福音23:44-45)
日全蚀
今天早上,我们这里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以为中小学生在学校集体观看日全蚀的节目会泡汤。但是,十点过后,天放晴。午后,借用我们的邻居一位美国老妇人的过滤眼镜,有幸看到了百年不遇的日全蚀,真是奇景。月亮本来比太阳小好多好多倍,但看上去竟然与太阳一般大小,几乎遮住了太阳,约有两分多钟。这是创造主的奇妙安排,何等伟大!
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诗篇19:1-2)
这次日全蚀虽然不是遍地黑暗,但基督徒自然会联想起主耶稣上十字架的那天曾经遍地黑暗,日头变黑。那么,那一天是否真的发生过日全蚀呢?圣经有如下的记载。
主耶稣上十字架,从正午开始,遍地都是黑暗,直到申初断气时(下午三点)。(参太27:45-46;可15:33-37;路23:44-46)路加福音特别提到,日头变黑了。(参路23:45)
经文告诉我们的事实,就是遍地黑暗的时间长达三个小时。由此可见,那一天的日头变黑不可能是日全蚀造成的。理由有几个。其一,正常的日全蚀不过几分钟,不可能持续三个小时。其二,主耶稣上十字架的那一天,正值犹太人的逾越节(参太26:17;可14:12;路22:7),乃是满月,不可能出现日全蚀,因为日蚀现象必在新月。其三,那次日头变黑不同寻常。因为在耶稣断气后,圣殿的大幔子竟然从上到下裂为两半,还有地震,磐石崩裂,坟墓也开了,已睡圣徒的身体,多有起来的。(参太27:51)
所以,耶稣在十字架上的三个小时的遍地黑暗,乃是神超自然的神迹,且有深刻的属灵意义。经上说:神吩咐日头不出来,就不出来。(伯9:7)因为神是万有的主宰,自然也听从祂(参诗103:19),就如主耶稣在世时也曾平静风浪。神借着自然不仅施怜悯,而且向人说话。(参诗19:1)圣经多次提到,主来的日子,日头变黑,月亮不发光。(参赛13:10;太24:29;启6:12,8:12)这里,黑暗代表神的审判。
日头在午间落下
主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使日头在午间落下,使地在白昼黑暗。(摩8:9)
先知阿摩司的话,穿越时空,预言了主被害那一日的天象。日头在午间落下,就是开始变黑,这是主上十字架的时刻。日头变黑,乃是表明神掩面不看祂的子民,这是祂的审判来临。因为耶和华神是日头,是盾牌,要赐下恩惠和荣耀,祂未尝留下一样好处,不给那些行动正直的人。(诗84:11)人的罪就如日全蚀中的月亮,使神的荣耀不再赐下。但是,主耶稣是无罪的(约壹3:5),为什么无罪的人死在十字架的酷刑上,还有日头变黑的现象呢?
因为神是公义圣洁的,断不以有罪的为无罪。祂要借那无罪的,除去世人的罪。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神的愤怒和审判本来要施行在有罪的世人身上,但因祂的慈爱,转而加在祂的爱子耶稣的身上。
保罗说: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祂里面成为神的义。(林后5:21)
神看我们一切的罪在祂儿子身上,就好像基督犯了一切的罪。神的惩罚全然加在道成肉身的耶稣身上。如经上所记: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祂身上。(赛53:6)
幔子裂開
幔子裂开,表明犹太人的旧约律法被耶稣一人成全,此后,不论犹太人还是外邦人都可以借着信靠耶稣,直接来到上帝面前。因为耶稣在十字架上舍命流血,祂的身体(幔子)为我们裂开,完成了救赎的工作。这是一条又新又活的生命之路。
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借着祂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祂的身体。(来10:19-20)
耶稣基督是神的羔羊,祂来了,乃是除去世人的罪孽。(参约1:29)这是神的救赎洪恩。世人如何回应这恩典,才能在神面前成为义,而免除将来的审判呢?我们是因信称义。(参罗1:16-17)因信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成就的,就白白地领受这救恩。我们的主是生命的主,不为死亡所拘禁,第三天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祂是神的儿子。基督徒如今等候主的再来,将来进入那永恒的荣耀。
愿慕道友不要轻看这莫大的救恩,早日悔改信耶稣吧!
毕成鹏 来自中国大陆,现居美国。
===============
如果您是在朋友圈中看到这篇文章,请点击手机屏幕的右上角,然后“查看公众帐号”,点击“关注”即可。
您若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回应或评论。“生命季刊微信平台牧师团”将为你解答疑惑。
生命季刊微信公众号:cclife2013gmail
生命季刊网页:https://www.cclifefl.org/
击点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看到生命季刊的视频短片及文章。
使用苹果手机的读者,您若愿意支持生命季刊微信文字事工,请按住下面的本刊微信专用二维码,然后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为本刊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