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知识、智慧,讲的都是意识形态的东西。那么,何谓常识?何谓知识?何谓智慧?这三者有何区别?
一头老虎看到山坳里有一头牛在帮老农耕地。老虎百思不得其解:牛的力气比农夫大得多,应该是农夫替牛干活,怎么会是牛帮老农耕地呢?
因此,老虎带着这个问题问那头牛:牛啊牛,为什么是你帮农夫耕地,而不是农夫替你干活?牛说:因为老头有智慧。
老虎就又跑过来问农夫:农夫,牛说帮你耕地是因为你有智慧,请把你的智慧拿出来让我瞧瞧,如果你的智慧真的厉害,今天我就放过你们两个;如果看不到你的智慧,今天我就把你俩全部吃光。
农夫说:哎呀,最近耕地太忙,我把智慧忘在家里了。
老虎说:那你回家去拿吧。
农夫说:那我回家这段时间,要是你饿了把我的牛吃了怎么办?
老虎想想,说:那你把我捆起来,这样我就吃不了你的牛了。
农夫就拿了绳子把老虎捆得结结实实。
老虎说:现在你可以回家拿智慧了。
农夫说:这就是智慧。
这就是智慧的寓言。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动物没有智慧,人类有智慧?
并非如此。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智慧这种东西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尽管不能被肉眼观察到,就像地球引力一样。智慧有没有?
有。没有的话农夫如何能把老虎抓住?那智慧在哪里?
在农夫的头脑中。所以智慧就是这样的东西,它有,但是不能拿出来看。人类之所以高于动物,就是因为人类比动物更容易形成智慧。而人类能够发挥的能也正是由人类的智慧所构成的。所以我们更要去追求智慧。
什么是常识、知识、智慧?能带来财富的是哪一类?
常识,应该是人人都知道的。例如:地球是圆的。常识很重要,没有常识的人不仅做不成事情,而且会被人耻笑。那么,常识能带来财富吗?
不能。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人是靠空气中的氧气活着的——这只能证明你是现代人,其他则毫无价值。所以说,常识是人人都知道,不知道不行,知道并不能带来财富的真理。
那知识要比常识高级点。我这样简单定义它:知识是少数人知道,大多数人不知道,但对大多数人都有用的真理。智慧是极少数人知道,极大多数人不知道,但对所有人都有用的真理。
我们公司里面掌握的“真理”到底是哪一类?是常识?是知识?还是智慧?我们自己明白的别人不明白的“真理”有没有?如果没有这个东西,我们在公司的位置就岌岌可危了!
因此,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极少数人知道的智慧,然后把这个智慧让多数人知道,因为智慧不扩散出去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圣人”通常就是那点亮第一盏灯之人,而作为管理者,作为企业家,作为老板,我们就要做点亮第一盏灯的人。
智慧是一种分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是敏锐机智、灵活精明的反映;智慧就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一定是极少数人才能拥有的。是俯看众生,是瞻前顾后,是拒绝鼠目寸光,是目光降落远方。
智慧、知识、常识,一定是智慧最高。智慧扩散就是知识,知识扩散就是常识。智慧只有高人才有,知识是能人才有,而常识是常人共有。
当智慧扩散为知识时,智者就得到了他的财富,然后进行二级扩散,等到大家都知道的时候,智慧就变成常识了,这就是梯形电站。
日有所知,方为有智。智慧就是知识的积累。那么知识的“知”与智慧的“智”有什么不一样?不仅日有所知,而且日有新知,知识才能变成智慧。
有天生就有智慧的,在世间的确有这样的天才,像释迦牟尼、毛泽东等伟人就是。但是,这种天才是极少数的。大多数人都是常人,但常人也能有智慧,常人拥有智慧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学习了,而且是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