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材料学网
材料界最具影响力的资源共享平台!发布基础知识、新闻资讯、科技服务、数值模拟、考研考博、论文写作、招聘信息、先进设备及产业应用等,服务于中国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发展,以及相应科研成果的推广、转让和咨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材料学网

3位中国学者亲历:在沙特做科研的那些年

材料学网  · 公众号  ·  · 2025-02-26 20:0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09年之前,赖志平从未想过会来沙特做科研。



他,清华大学的毕业生,美国深造归来的博士,曾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教授。然而,在一次沙特之旅后,他做出了一个让家人和同事都认为“疯狂”的决定:举家迁往沙漠中的一所新建高校。


这所高校就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位于沙特第一大港口城市吉达,一边是广袤无垠的沙漠,一边是碧波万顷的红海。短短十余年,KAUST已成为全球学术研究和论文被引率增长最快的机构之一,并连续两年蝉联阿拉伯地区高校榜首。在中国社交媒体上,KAUST被誉为“最土豪大学”:学费全免、海景别墅、红海浮潜、探亲机票……更别提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先进的实验设备了。



想象一下,圣城麦加的光辉之下,曾经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如今,这片土地见证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期,《中国科学报》采访了三位在沙特阿拉伯从事科研工作的中国学者,他们分享了自己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科研旅程。这些故事不仅揭示了沙特科研环境的变迁,也展现了中国学者在国际舞台上的风采。


学校地标建筑beacon

1
先行者


在沙特的第一个月,赖志平体验了极端的匮乏与富足。当时,中东物流缓慢,从科研设备到实验药品,甚至一张纸、一颗螺丝钉,都必须依赖进口。赖志平急需打印文件,却发现全校仅有一台打印机,位于校长办公室。他不得不敲开首任校长施春风的门借用——施春风曾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校长。然而,与物资匮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校的雄厚财力。

在新加坡工作时,赖志平目睹了科研经费不足导致的人才流失。KAUST的充裕经费支持是吸引他的重要因素之一。沙特政府早在创校之初就意识到石油终将枯竭,必须投资于人和教育。在阿卜杜拉老国王的倡导下,以他名字命名的这所理工科大学于2009年9月正式成立,旨在提升沙特阿拉伯乃至全球的科技研究水平。建校时捐赠总额高达100亿美元。



为了迅速推动学校步入正轨,老国王不惜重金包租两架货运飞机,并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以确保急需物资的快速入境。这一举措使得赖志平实验室在一夜之间从“一穷二白”跃升为“应有尽有”。近年来,学校更是逐步构建起自己的专属物流链,平均一个月内就能完成物资配送。相比之下,当地最大的石油公司——阿美石油公司的货运周期仍需半年至一年。这种从老国王到学校的自上而下的建制是KAUST的一大特色。 在筹备阶段,被誉为“改革者”的老国王邀请了全球知名的斯坦福研究所和华盛顿咨询集团进行咨询。在深入了解国王的期望和决心后,咨询顾问们提出了四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议:


第一,只招收硕士生、博士生;


第二,摒弃传统的学院、部门制度,建立学部与跨学科的研究中心;


第三,提供顶尖的实验室条件与科学研究设备;


第四,由国际知名学者组成的独立董事来管理学校,而不是由沙特教育部。



位于中东心脏地带的KAUST大学,不可避免地受到地缘政治和宗教传统的影响。然而,这所学府在老国王的精心规划下,以三重安保措施——校门的持枪皇家卫队、校园保安、教学楼保安——确保了学术自由与安全。随着赖志平等创校教授的到来,KAUST迅速成为国际学术界的新星。尽管对中东知之甚少的人仍对其充满好奇,张雪纯的经历却揭示了KAUST的独特魅力。

当她准备前往沙特时,她的母亲曾忧心忡忡地问:“去了那里还能回来吗?”但张雪纯在校园内的体验却如同置身于一个不受宗教束缚的世外桃源。短短两周的冬令营让她对KAUST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大四上学期再次来到这里进行半年实习。她被这里的尖端设备、安全环境以及杰出的师生深深吸引,这些构成了她对KA“UST核心吸引力”的评价。



在2019年,张雪纯在本科毕业之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申请KAUST。她的博士录取通知书不仅承诺了每年7万美元(约51万人民币)的奖学金,而且在扣除学费、住宿费和保险费后,她每年还有约3万美元(约22万人民币)的自由支配资金。每年三月,国际学生还能额外获得一笔旅游补助,足以让张雪纯每年回国探亲三次。这样的奖学金对中国学生来说极具吸引力,博士生许富宗也深有同感。 许富宗回忆道,在KAUST建校初期,由于知名度不高,在招募人才方面遇到了挑战。2017年他在上海大学读大四时,KAUST到上海进行定点招生,并提供了面试即得100美元和报销车费的优惠。

后来,许富宗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完成研究生学业,并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教授达成了读博意向。然而,在经费紧缩的政策下,即使是美国名校也面临压力。由于导师科研经费不足,许富宗被告知无法提供奖学金,并可能需要分出大量精力担任助教。与此同时,中国留学生们为了节省开支而租住在不安全的“厅卧”中。就在这时,曾在访学中认识的KAUST导师向许富宗伸出了橄榄枝,并提出了一个既具挑战性又创新的研究课题。面对这样的机遇,许富宗决定放弃在美国读博的机会,转而投身于沙特这个“小众赛道”的学术旅程。



许富宗对这一选择毫无悔意,他自豪地分享了自己从一开始就享受到的前所未有的礼遇。随着2020年新学期的钟声敲响,学校便迅速与他取得联系,确保行程无误,并慷慨地为他全额支付了机票费用。当他拖着沉重的行李箱步出机场时,学校的工作人员已在出口处手持名牌迎接他,用专属车辆将他送往校园。随着专车沿着红海方向缓缓驶去,这群来自中国的学子们心中涌现出一种预感——他们即将在异国他乡开启一段全新的生活篇章。


傍晚的实验楼

2
“智慧宫”


昔日,沙特的老国王怀揣着一个宏伟的梦想:仿效公元832年阿拉伯*****哈里发麦蒙的壮举,建立一所汇聚全球学术精英的高等学府。如今,这一梦想正逐步变为现实。沙特国王科技大学(KAUST)在2023和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阿拉伯大学排名中连续两年荣登榜首。自2016年起,KAUST凭借其卓越的科研影响力,在QS世界大学“单位教职的论文引用数”排名中多次问鼎世界第一。这一辉煌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其国际化的人才战略。

KAUST第三届校长陈繁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强调,高校的成功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人,无论是聘用顶尖教职员工还是招收优秀学生。沙特和KAUST的国际化程度极高,在机场、商场等公共场所,英文标识甚至比阿拉伯语更为常见。2024年,来自46个国家的465名毕业生从KAUST走出校门,其中不乏受到特殊表彰的优秀中国毕业生。



赖志平自豪地分享,他的团队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近20位精英,包括中国、加拿大、俄罗斯、印度、非洲以及中东地区,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小联合国”。该校为科研人员提供的研究经费和薪酬极具竞争力:助理教授每年获得40万美元科研经费,副教授60万,而教授则高达80万。在薪酬方面,助理教授的年薪介于10万至16万美元之间,并享有额外50%的海外生活津贴,这一待遇远超美国同级科研人员。首任校长施春风强调:“KAUST提供的薪酬无人能及,我们不会让顶尖人才因薪资问题而流失。”除了优厚的薪资和资金支持,KAUST还为科研人员配备了全球顶尖的实验设备。许富宗透露,在采购科研设备时,学校不惜成本追求精度最高的仪器,并确保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实验平台的工程师会迅速响应解决。这样,科研工作者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实验研究中。



在许富宗先前的科研经历中,他所在的实验室面临了资金自筹的挑战,从仪器购置、维护到耗材更新,均需团队自行解决。由于缺乏专业维护人员,学生们不得不自学设备维护,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往往会导致实验停滞半月之久。许富宗欣赏沙特课题组适中的工作节奏,与他自驱的性格相得益彰。课题组组长是一位节奏平和的欧洲人,常常出现学生催促导师的情况。张雪纯在沙特攻读博士两年,她最深的感受是这里的科研氛围宽松而自由。

她的导师是一位热爱科研和滑雪的欧洲人,在导师眼中,博士生仍处于学习和成长阶段,需要得到尊重和包容。张雪纯特别记得每次小组汇报后,导师都会真诚地感谢她的努力。 尽管科研氛围宽松,KAUST在学术考核上却极为严格。赖志平透露,学校没有终身教职制度。助理教授需在6年内晋升为副教授,副教授则需在7年内晋升为正教授;未能晋升者将离职。即便成为正教授后,也需每年接受考核。这意味着KAUST的教职工既不能安于现状也不能敷衍了事。在科研考核中,KAUST更注重质量而非数量。他们不以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为衡量标准,而是通过同行评议的方式进行评估,并邀请领域内的10至15位专家及全体教授参与投票决策。



在2024年9月,赖志平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引人注目的论文。然而,KAUST遵循的惯例是不对此类成就给予奖励,并且对于高产作者和广泛的合作网络持谨慎态度。赖志平分享了一个案例,其中一位外国同事因发表过多论文而被院长约谈。院长指出,每年发表七八十篇论文的情况下,很难确保每篇文章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投入,这无疑会影响文章的质量。 沙特高校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日益提升,这与其“2030愿景”战略紧密相关。2016年4月,《沙特阿拉伯愿景2030》的发布标志着该国对教育和科研的重视。该计划旨在到2030年使至少5所沙特大学跻身世界大学排名前200名。在中国学者眼中,这一宏伟蓝图预示着一个崭新的“智慧宫”正在崛起。


图书馆

3
世外桃源


初抵沙特,赖志平对这片热带沙漠的气候颇感不适。夏季的酷热干燥,5月至10月间室外温度飙升至50摄氏度;而冬季则温和宜人,适宜居住。然而,15年的时光流转,赖志平不仅适应了这里的气候,甚至深深爱上了它。他笑言,沙特没有极端天气的侵扰,自己已多年未曾关注过天气预报。在教学楼和实验室内,恒温21摄氏度的环境让他四季如春。采访中,他身着长袖薄衬衫,享受着红海阳光的洗礼,每日往返于学校与别墅之间。 赖志平与家人居住在校园外围的独栋别墅中,面积达300平方米,并拥有一两亩的宽敞后院。作为创校教授,他享有这栋别墅的永久免费使用权。2022年李开复访问沙特时,在参观校舍后不禁感叹自己的北京住所竟不及此地宽敞。而博士生们的宿舍则更为豪华——名为宿舍实则三层别墅:一层为厨房和客厅;二层为卧室;三层为书房。家具家电一应俱全,任何设施出现问题只需一个电话便有人上门免费维修或更换。每栋别墅仅供1至3名学生居住,已婚博士生更可选择家庭式住宿。 这段文字经过改写后更加流畅、生动,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以增强吸引力和可读性。


“生活质量比美国好太多了。”许富宗说。


校内宿舍



探索KAUST校园,仿佛置身于一个占地72平方公里的奇迹之地。这里,曾是红海沿岸的贫瘠沙地,如今却因老国王的慷慨投资而变得柔软洁白。漫步在这片绿洲中,高大的椰子树和橄榄树随处可见,为沙特这片95%干旱或半干旱的土地带来了生机。尽管在沙特种植一棵树的成本高达上千美元,但校园内至少有两万棵树,使得KAUST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沙漠绿洲”。此外,校园内还设有高尔夫球场、红海浮潜潜水俱乐部、保龄球馆等娱乐设施,供师生尽情享受。超过30家的餐厅和咖啡馆提供当地特色美食、西餐和中餐等多种选择。KAUST还是一个宠物友好型校园,定期提供兽医检查和美容服务,并设有一个大型狗狗乐园,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


校内食堂



想象一下,您只需80公里的车程,就能从学校出发,探索沙特繁华的港口城市吉达。每天,免费的大巴服务将您带到当地的购物中心和医院,甚至还有专线前往麦加和麦地那。在这里,物价亲民,一瓶可乐仅需3沙币(约合5.8元人民币),一顿丰盛的餐食也不过25沙币(约48元人民币)。奖学金足以覆盖您的日常开销,甚至有余力购买高端显卡、扫地机器人等科技产品。医疗方面,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全球顶级的医疗保险,看病几乎不花钱。校内医院每周两次有医生坐诊,校外或国外就医的费用也能报销大部分。对于那些带着家人来到沙特的科研人员来说,KAUST不仅解决了配偶的工作问题——通常是秘书、后勤等轻松职位——还确保了子女的教育问题。这样的安排无疑减轻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探索沙特教育新天地,学校不仅为8周到3岁半的儿童提供日托服务,还涵盖了从附属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的IB课程,全程沉浸在全英文的语言环境中。赖志平的两个女儿曾受新加坡“填鸭式教育”的束缚,考试压力山大。然而,在沙特,他们体验到了欧美教师带来的启发式教学。如今,大女儿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深造,小女儿则在戴维斯分校学习。赖志平深信,若非沙特教育的转变,女儿们未必能步入如此顶尖的学府。 在沙特,伊斯兰教教义是生活准则,女性曾受限于男性亲属陪同才能外出。大多数高校实行性别隔离政策。然而,KAUST大学为女性打造了一个“学术绿洲”。作为沙特首个打破性别禁忌的高校,KAUST允许男女同堂上课、共餐,并允许女性在校园内自由驾驶汽车、不戴面纱上课。健身房和游泳池等设施既有女性专用区也有男女共用区。在这里工作15年的赖志平表示,在KAUST的女性非常安全,几乎没有听闻过女生遭遇危险的情况。据KAUST官网数据,2022年该校STEM学科的女性学生占比高达40%,远超全球平均水平18%。张雪纯曾身着黑色罩袍入境沙特,在KAUST她见证了女孩们在阳光下自由游泳、晒太阳、享受恋爱的快乐场景。


宿舍旁的海边风景

4
希望与包容


当赖志平首次踏上沙特的土地,一位当地的修车师傅惊讶地告诉他:“你是我这辈子见过的第一位中国人。”沙特人民对于来自****的朋友抱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和友好。在一次前往保险公司办理业务时,办事员得知他来自中国后,特意为他搬来一个小凳子,以示尊重。随着“****”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国与沙特的关系日益紧密。如今,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哈立德国王机场,中文标识随处可见,而在市区的巨幅广告牌上,“欢迎来到利雅得”几个大字用中文书写。2019年2月,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访华期间宣布将中文纳入中小学和高校的教学大纲。目前,沙特已有多所高校开设中文专业,教育部计划在700多所学校推广中文课程。从2023年起,沙特政府更是将中文列为第二官方外语。



在过去,许富宗所在的研究团队中,中国成员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他们以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勤奋的工作态度赢得了教授们的青睐。然而,为了维护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学校不得不实施政策限制中国学生的比例。在沙特工作了15年的赖志平,从未考虑过入籍,反而回国的次数日益频繁。他的团队专注于开发高性能膜技术,利用有序多孔材料在石油天然气分离、海水淡化、废水处理、锂电池以及油田水中锂和其他关键元素的回收与利用等领域取得了沙特科研界的前沿成果。尽管如此,技术转化仍是沙特科研的薄弱环节。相比之下,中国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KAUST在深圳设立的研发院负责早期技术开发与转让,并已与中国多所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中沙两国的友好关系和科研布局为国际合作创造了更多机会。赖志平认为,中国的科研投入逐年增长,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在高层次人才计划的支持下,学者们可以获得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支持,在经费上与沙特相匹敌。



在中国,许多学生向赖志平透露,获得人才“帽子”不仅意味着丰厚的资金支持和体面的生活,还象征着科研事业的顺利发展。然而,在KAUST,无需争夺这些“帽子”,研究人员就能获得高达百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并在未来20年内无需担心资金问题。中国农历新年之际,张雪纯在沙特的学习间隙,用镜头捕捉了沙特的美景:落日余晖映照在实验楼的镜面玻璃上,椰子树与水天一色的景致相映成趣。远在中国的家人也因此对沙特有了更深的认识。张雪纯期待新的一年能邀请母亲来沙特参观。 博士四年级的许富宗已满足毕业要求,即将转为博士后继续深化研究。他计划在博士后研究结束后回国,并希望能在西湖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大学工作。他期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工业产品。最近,赖志平和同事黄国维被聘为浙江工业大学荣誉教授。在为学生作《高性能膜:从概念设计到膜制备和应用》报告时,赖志平PPT的第一页展示了KAUST的标志性建筑——灯塔(Kaust Beacon)。这座60米高的防浪堤灯塔以其椭圆形尖顶直冲云霄,灵感源自古代阿拉伯海上传统建筑风格。建校之初,老国王寄语这所新式高校:“这所大学应成为和平、希望与包容的灯塔(a beacon for peace, hope and reconciliation),为王国和世界人民服务。”如今,灯塔依然屹立于港口,俯瞰着红海的无垠波涛。


(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参考资料

[1]马鹃.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沙特阿拉伯高等教育的演变[J].云大地区研究,2024,(01):55-85+224.
[2]米娜.沙特阿拉伯王国女子高等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
[3]姜乃强.沙特:让大学成为沟通世界的桥梁[N].中国教育报,2009-10-27(003).
[4]利雅得开设首间男女合校大学[J].明日风尚,2009,(11):23.
[5]周增骏,梅亮,陈劲,等.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资本化机制探析——以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2):128-133.
[6]马青,黄志成.沙特阿拉伯王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体系:动力、战略及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17,39(02):14-21.DOI:10.20013/j.cnki.ice.2017.02.003.
[7]马青.理想与现实:沙特阿拉伯王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9,41(06):50-57+66.DOI:10.20013/j.cnki.ice.2019.06.007.
[8]刘园.沙特阿拉伯王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2.
[9]蒋晓蝶,阙明坤.互惠性与互竞性:新型大学组织与区域的共生关系研究——以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26(06):84-90.DOI:10.13763/j.cnki.jhebnu.ese.2024.06.010.
[10]杜燕锋,李晶.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特征及镜鉴[J].高教探索,2021,(10):62-67.
[11]沈春蕾.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科技类大学需要平衡两个使命[N].中国科学报,2021-01-26(007).DOI:10.28514/n.cnki.nkxsb.2021.000294.
[12]李世峻.沙特阿拉伯去极端化与主流价值观重构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22.DOI:10.26962/d.cnki.gbjwu.2022.000046.
[13]殷晶晶,管国锋,袁燕.以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之成功崛起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J].化工高等教育,2017,34(06):1-4+43.
[14]沙拉.最“土豪”的大学[J].现代班组,2015,(12):49.
[15]
[16]
[17]
[18]
[19]
[20]
[21]
https://mp.weixin.qq.com/s/A1V6SztaGILEJ13_uDASIQ
[22]https://saudigazette.com.sa/article/68928


版权声明
来源 :本文来自科学网

相关阅读:
导师吐槽学生:哭着也要带完
麻省理工Science:刮胡刀为什么会变钝!
必收藏!《材料科学基础》分章思维导图
图片
觉得有用的话请点分享或在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InsDaily  ·  你家也许根本不需要客厅!
8 年前
食尚知味  ·  昨晚发生的一幕,全国沸腾!
7 年前
肖磊看世界  ·  从方便面、啤酒,到支付宝免押金租房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