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保监微课堂
中国保监会保险教育公众平台,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法规解读、有关保险消费风险提示,开展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消费者教育有关活动,普及保险知识、经验与技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银保监微课堂

保险产品要“停售”了?要赶紧买吗?

银保监微课堂  · 公众号  ·  · 2018-12-05 07:08

正文


05

12-2018

从众心理

早上好!新的一天开始了!生活中,很多人都容易有从众心理,无论是大到人生选择还是小到选购一件商品,从众可能会让我们更加有安全感一些,至少不会蒙受大概率的损失。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从众也可能会让我们错过很多精彩,甚至另外一种人生。所以,在面临关键选择时,除了从众,不妨也多听听内心的声音,选出真正适合自己的那个。

晓保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保险知识

欢迎转发朋友圈分享


本文字数1500字

阅读时间:约3分钟


本期主题

晓保妈妈

昨天又有朋友遇到了所谓的即将“停售”产品推荐。

唉,之前我们强调过这个问题,希望消费者不要被迷惑。

晓保爸爸

晓保妈妈

你再给讲讲这方面的知识吧!给大家打个预防针。

保险产品要“停售”了?要赶紧买吗?

当我们在接触保险产品的过程中,如果有的销售人员以某款保险产品即将“停售”为由,劝你赶紧选购。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做呢?今天,晓保就为大家讲讲:保险产品的“炒停”营销。


NO1:用“炒停”宣传保险产品,合规吗?

可能有的消费者会在部分保险从业人员的口中或者朋友圈收到过“购买返还型健康保险最后机会”、“重大疾病保险费率调整”等“炒停”这样的信息。那我们该如何看待呢?


在此,晓保要告诉大家:这样以“即将停售”概念误导消费者,都涉嫌虚假宣传。 根据《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认定指引》,办理保险销售业务的人员不得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虚假宣传;不得有以保险产品即将停售为由进行宣传销售,实际并未停售等欺骗行为。此外,即使保险公司决定在部分区域停止使用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根据《人身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规定,保险公司也不得以停止使用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进行宣传和销售误导。因此, 消费者再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明确判断:用“炒停”等营销策略开展保险业务属于违规行为。

NO2:“返还型健康险”本身表述就有误

在涉及到“炒停”营销的保险产品中,消费者最常见的可能就是“返还型健康险”了。那么,如何看待这类保险产品呢?


按照保险产品设计类型分,人身保险产品可分为:普通型、分红型、万能型、投资连结型等。从分类看, 没有“返还型”产品设计类型,因此“返还型健康险”这种表述并不准确。 如果有人利用“返还型健康险”表述混淆健康保险的特点和作用,并以此为产品“停售”造势,我们都可以理解其为虚假宣传,借机促进产品销售。

事实上,所谓的“返还型健康险”实际上是具有一定储蓄功能,包含生存或身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健康保险。 具体来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按责任可分为:疾病保险、医疗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这四类健康保险分别以约定的疾病、医疗行为、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引发护理需要、疾病或者意外伤害导致工作能力丧失为给付保险金条件。其中,疾病保险可以包含死亡身故责任,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可以包含生存给付责任。

NO3:面对停售产品,我们该有什么态度?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真的遇到了所谓“即将停售”的产品,或者遇到保险公司以保险停售作为卖点宣传时,该如何做呢?晓保提醒大家,要重点注意以下两点:

1. 监管是不会禁止销售对消费者有利的产品的 :监督管理单位要求保险公司下架的产品均为存在风险,可能对消费者造成损失的产品类型。不可能下架对消费者有利的保险产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