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都在说品牌,但品牌到底是什么?
好像始终没有统一的答案。
营销学者
麦克·威廉
说:品牌是用以
识别的区分标志。同时品牌是速记符号,是更有效沟通的代码。
营销大师
菲利普·科特勒
说:品牌是一种你赋予公司或产品的独有的、可视的、情感的、理智的和文化的形象。
在
奥美
的体系里,品牌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是一种价值传递机制。
同时,品牌专家
戴维·阿克
也说:品牌就是产品、符号、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结和沟通。
这些要素很多,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也就是排在前三的是:
颜值、温度、故事
。这三个要素做好了,就基本能让一个品牌给客户一个独一无二的
体验感
。
实验心理学家
赤瑞特拉
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的,研究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
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
人类获取的信息
83%
来自视觉
,
11%
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
94%
。还有
3.5%
来自嗅觉,
1.5%
来自触觉,
1%
来自味觉。
可见,“
人是视觉动物
”这句话是有科学道理的,有人粗浅的把品牌跟形象划等号,也有一定道理。
所以,一个产品的包装与形象是否有
颜值
,决定了人们能不能在第一时间注意到你,甚至是记住你。
不过对于“
颜值
”,有两个常见误区:
一、认为只要产品好就够了,酒香不怕巷子深,颜值不太重要。
虽然这样人越来越少,但这里还是要说一个数据:有关研究证明,企业每投在品牌形象设计上
1
美元,所获得的收益是
227
美元。
200倍
的回报率!
二、很多人以为,让产品有颜值,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比如花不菲的钱请广告公司设计、或者跟大牌设计师合作,什么流行就设计成什么,只要大家都说好看就行了。
错!大家都说好看的设计,不一定是对的,反而有可能是最平庸的。
不同人群,对颜值感受是不一样的
——年轻人喜欢的,中老年不一定能接受;女性喜欢的,男性不一定青睐;儿童喜欢的,成年人不一定愿意买……
比如苹果的设计理念信奉“
少即是多
”,它将简约发挥到了极致。
颜值
上,采用了简约适当的外观设计、流畅的造型线条、纯净的色彩、触感舒适的材质等等元素。对苹果真正的用户——追求科技感的年轻群体,起到了无法想象的吸引力。
甚至有人说,“设计成就了苹果”。
再比如,帮助厨邦在
9
年时间里,从
10
亿增长到近
50
亿销售规模的超级符号——
绿格子。
厨邦将代表“餐桌布”的
绿格子
印在了每一款产品的包装上,铺遍了中国的大街小巷。
它的受众,那些下厨房的主妇们、厨师们,只要一想到餐厅、想到餐桌、想到吃饭,就能想起厨邦的
绿格子
。
你可以想象着这样一个场景:妻子让你打酱油,要厨邦酱油,你可能一出门就忘了。但她再告诉你买“餐桌布一样的
绿格子
那瓶”,你就不会忘。
绿格子
的颜值,一定比其他调味品的包装好看吗?不一定。
但它一定是最容易被用户群体记住的、喜欢的那一个
。
产品的
颜值
不是单纯的“好看”就够了,而是要
符合某一群体(用户)的审美
,设计出让这群人过目难忘的
颜值
,才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品牌。
没有深入、持续的客户分析,是不可能做出高“颜值”的。
品牌温
度,
是近几年的热词。
为什么是“
温度
”?一杯热茶暖人心;一杯热水包治百病;一滚三鲜;好话一句三冬暖......
没有人喜欢“冷冰冰”。
品牌,如果做不到有
温度
,就只会是一个冷冰冰的名字,没有人会喜欢。那为什么之前的品牌不需要有
温度
,直到今天才需要有
温度
?
在商品稀缺年代,是品牌自说自话的最好时机,只要在电视上密集的、大范围的打一波
15-30s
的广告
,就能轻松占领消费者心智。
但是在商品大爆炸、信息大爆炸的当下,无论怎么广告轰炸,都很难吸引到消费者的
注意力
。
所以品牌必须另辟蹊径,为用户创造一种难忘的、个性化的体验,比如“
温度
”。
《哈佛商业评论》说:“世界已经从过去的高理性时代,进入一个
高感性和高概念
的时代。新经济的单位不是企业,而是个体。”
如果不好理解,看看你老婆的购物车里,有多少商品是被带货达人、明星、意见领袖所安利、种草的东西就知道了。
现在的市场,产品同质化泛滥,消费者就需要那些有差异的个体、有个性的个体、有
温度
的个体,来指导他们做决策。
品牌只是一个虚拟的、冰冷的概念,但品牌背后的“个体”是有
温度
的。
最典型的品牌温度,是
创始人
IP
。
这个概念很早就有了,香奈儿品牌就是通过讲述香奈儿的创业故事,生动形象地突显出了
香奈儿品牌的定位:自信、高雅、独立
。创始人的经历让她成为了很多女性的精神榜样,使香奈儿品牌成为了高雅独立女性的代名词。
香奈儿品牌通过创始人
IP
与消费者产生了情感共鸣,从而让品牌有了温度。
苹果的乔布斯让极简哲学有了新的定义,卖“锤子”的罗永浩让工匠精神(曾经)成为了科技宅们的寄托,还有董明珠之于格力,雷军之于小米,陶碧华之于老干妈……
创始人
IP
,
是目前最容易被人感知到的品牌
温度
,因为
TA
够显眼,可以作为一面旗帜吸引注意力。
今天,一切会代表公司形象的人,都是品牌温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企业里每一个与客户产生关系的员工、产品背后站着的每一个人,比如客服、销售、研发人员等等,都是
温度
产生的来源。
对消费者来说,再厉害的产品功能只能引发一声“哇塞”的惊叹。打心里实现对品牌的接近,就是因为背后那群鲜活的人在起作用。
创始人的每一次发声、客服的每一句问候,销售的每一次拜访……,
只有“人”,才是有温度的
。
一个品牌,有没有、有多少宜人的“
温度
”,是一个企业管理水平最直接的呈现。
讲故事是人类共有的少数特性之一。
这种特性真切地跨越人类文明,贯穿了所有已知历史。
为什么人类从古至今就爱讲故事、听故事?这其实是由
大脑的工作原理
决定的。
大脑只对熟悉的事物有
安全感
,相对高级的生物都会有这个功能,比如猫科、犬科。
故事通过对真实事件进行生动、具体、细节的描述,在大脑中形成了场景和情绪,与大脑中熟悉的事物产生了联系,让人有了安全感。
这种
安全感
,能够
使
“故事”以一种含蓄的、间接的、启发性的方式,给人以心理
暗示从而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