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临床博士择业非常纠结
毕业就给副高?
“给副高”到底是什么意思?
新年刚过,该找工作的找工作,近期,有关医生择业的话题再次火爆了起来。
前几天,东北黑龙江一名家长发文求助表示:“孩子在
上海复旦读的医学博士,
现在就要毕业了,面临着两种选择。
一是
在复旦下面的附属医院先规培三年,然后再找工作。规培后,留在附属医院的可能性不确定,可能留下,也可能留不下来
;
二是
去南方的省会城市,也是教学附属医院,医院承诺可以边规培边工作,工作即规培,还能给副高。
”
“孩子正在纠结中。如果复旦附属医院的规培面试通过了,到底应该选哪个呢?其实想一想,上海那么多的医院,即使规培后不能留在规培医院,也可以去其他医院吧,毕竟是上海,对年轻人来说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复旦学博
,到底是留在上海规培并就业,还是去南方省会边规培边就业,并且拿一个副高待遇呢?对于此事,许多网友给出了看法。
福州一名三甲医生建议到:“你是东北人,
反正去南方哪个城市都行,不建议留在上海!
外地人在上海的三甲医院是很难留下来的,我一个朋友的女儿是301的博士生,在上海一家三甲医院干了五年被挤掉了,后来到了一家区级医院干了几年也不能留下,现在做了医药、医疗器械公司的代表。”
“你得知道,未来三明医改后,到手都是年薪,阳光收入能有多少?你还得结婚,没个几百万你难以在上海安家。
我强烈建议你来福州,福建省立、协和,医科大附院都是福建大名鼎鼎的医院,而且都特别喜欢复旦、交大的博士,你只管来福建,这里山清水秀,美食众多,生活安逸,美女如云,你来了福州,幸福生活享受不完的,来福州就业吧……
”
上海本地一名医生认为:“我就是复旦医学院毕业的,三甲医院工作十六年,副主任医师,
身边规培生好多,科里也缺人手,可是都没有转正留下的。
我告诉你一个数据,复旦系三甲医院,三年规培后留在医院里的概率是20-30%。中山医院曾经招聘博士,全程英文20分钟交流,要求各种顶刊文章,所以,能留下来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如果南方省会医院能免了你的三年规培,还给副高,那么就去南方省会吧,你会过得更舒服一点。”
建议去南方省会的声音多于建议留在上海的声音,对此,笔者也不好说什么了,不过,
笔者还是想就“去南方省会医院,毕业就给副高”说个明白。
虽说在上海顶级医院规培,留下来的几率非常低,但是,
对于南方任何一个省会城市的教学医院,你学博进去,也不会直接给你副高的,那是异想天开。学博毕业,临床水平也几乎为零,直接给副高,那不是医院。
所谓的“给副高”,并不是直接给你一个职称,可能仅仅就是一个副高待遇,而且还是打折的,最多在基本工资、公积金、工作环境、科研条件等方面给你一些优待,仅此而已。
总之,南方的经济活跃,拥有复旦博士的身份,就算不留在上海,随便去南方哪个省份都是一个好的选择,如果想要过安稳的人生,
福州、南昌、长沙
等南方省会,都是好的选择,不必过于纠结!
主任医生:现在的孩子啥都没赶上
医生的红利期似乎真的过去了
如今,新年已经彻底过去了,打开招聘软件,数不尽的医学生们在激烈地求职,铺天盖地的“求捞”“求上岸”的帖子让人应接不暇。
2月10日,安徽一名主任医师发帖表示:“如今的医学生,都有一个共识:本科毕业找不到啥好医院,前几年还能到乡镇医院就业,如今医保基金严管、医疗改革倒计时,
乡镇卫生院收紧了招聘的口子,不裁员都算可以了,想要基层医院接受刚毕业毫无经验的毕业生,难上加难了!
”
“于是乎,
必须考硕、考博,这是学医的共识
,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更大的机会!即使这样,考研时导师大多数都会问你家经济条件如何,这是考量你能不能坚持下来、有没有赚钱的压力,
导师就怕你到时中途退学,功亏一篑!
哪怕研究生毕业了,还是很难,
前几天我面了几个安医大的硕士,最后都没要,不是他们能力不行,而是岗位早就被医院预定了
,对此,我也没啥好说的。其实,找工作也得看关系,
现在一个临床医生的岗位,十几个人去竞争,有的还是萝卜岗,孩子们太难了!
”
“
现在的孩子们啥都没赶上,以前一些三甲医院主刀医生收入真的不菲。那时候没有集采,流行以药养医,医生绩效很高,医保基金的监管较松,没有条条框框,医院的资金都很充足,那真是医生的美好时代!
但是现在,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有人戏称,如今学医如同49年入国军!确实有这么点意思。”
主任的话就是我们年轻人的心声,确实如此,我们啥都没赶上,医护人员的红利期可能真的已经过去了。
此前,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最新统计,临床医学专业每年毕业生规模约在8万~8.5万人。学医就是为了当医生的,但是,很多医学院校毕业生进入医院就业的比例不到40%。
不当医生就算了,很多医学生都快毕业两年了,就是迟迟不肯就业。
目前,在许多医学院校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
不就业族
”。
“不就业族”把不去就业当成一种自然而然、十分正常合理的事情,他们中大部分人想考研、考博,小部分想申请出国留学或自主创业,还有一些就是纯粹不敢面对社会,只想逃避社会。
医生的岗位是有限的,一些毕业生做好了两手准备,一边找工作,一边准备考研。然而不得不说的是,在这种就业形势很激烈的情况下,必须要把找工作时刻放在心上,
就业大于考研、考博!
一有机会就应该立刻就业,
不应该再把升学
当成借口
来逃避就业,因为你逃避不了,就业是迟早的事。
上海新华医院社招天下英才
有助于打破近亲繁殖的小圈子
就业越来越紧迫,近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终于发布了招聘公告!
2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表示,根据《上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沪人社规(2019)15号】,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招聘岗位包括临床医师、医技人员、科研人员等。
新华医院
此次招聘赢得了广大网友的好评。
因为这是以社会招聘的方式引入天下医学英才,而不是将日益稀缺金贵的医疗工作岗位“开小灶”留给同一派系的上海交大医学院的毕业生们,这种不论学校、不管亲疏、唯才是举的光明磊落的作派,让网友们欢欣鼓舞,这值得上海各大三甲医院效仿!
众所周知,由于
同门情谊、师生情谊、校友情谊
的存在,医学教育与地方紧密结合,对于各高校的直属附属医院来说,它是直接由高校管理的医院,在行政和财政上与高校高度一致,是地方医疗核心力量的支柱。这些医院师资重叠,里面的医生同时也会兼任医学院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如果他们想招聘自己的学生,那都是很轻松的,这就不可避免会造成“近亲繁殖”的小圈子,不利于医院发展。
现在,新华医院这种大三甲面向社会无区别公开招聘,真是值得学习!希望未就业、符合条件的孩子们都去踊跃报名!
仔细看这份招聘公告,突然觉得想去大医院还是得高学历,竞争太激烈了。在临床医师、医学科研人员、医技人员、行政人员这四大项中,只有行政人员无需学医出身,其它的都要求医学硕博学历。
新华医院招聘的部分岗位
在上海读研的王同学近期也报考了新华医院的医生岗位,他对此有清晰的认识,他表示:“
除了儿科、急诊、全科、健康中心等这些紧缺、不受待见的科室外,其余的都要求博士
,
你想进上海大三甲,必须是博士,我根本没抱任何希望,人才太多,我竞争不过他们
,未来的职业规划还是准备回到淮南,看能不能去淮南第一人民医院找个好的岗位。”
就业越来越激烈,形势不等人,
希望还未就业的准医生们抓紧时间就业,不要再给自己找太多借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