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品拍卖在北京是肉夹馍,吃得饱;
在上海是奶油蛋糕,好看。
”
提起上海的拍卖,数年以前,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寇勤先生这句评述堪称经典。至于大上海的拍卖行情何以如此,其中的诸多渊源我们在这就先不做论述。
值得一提的是,回想十几年前,上海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发展在全国也是值得称道甚至举足轻重。比如国内最早的艺术品拍卖公司之一的朵云轩就是在上海成立,而1993年6月,朵云轩首场书画拍卖会的正式举槌和成功开拍,更是被当作敲响文物艺术品拍卖第一槌。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上海保藏都占据全国市场半壁江山。
▲
1993年上海朵云轩首场拍卖会上大咖云集
正中张宗宪 其右陈逸飞 其左后均为拍行大佬等
再看收藏圈儿,上海更是造就了大批名声大噪的顶尖藏家,比如捡得鸡缸杯大漏的仇焱之民国时期就曾活跃于沪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大名鼎鼎的暂得楼楼主胡慧春也曾任职上海文物界,并将自己宝藏的多件明清官窑瓷器捐赠于上海博物馆;还有在收藏、鉴赏以及绘画上都造就了深远影响的一代大师吴湖帆;而当下拍场“任性谦哥“的买买买更是让我辈见识到上海收藏大家们的壕气漫天。
所以我们说,尽管放眼当下,上海艺术品市场相较北京,并没有诞生出全国性的顶尖拍企,但受益于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理资源优势,以及长期浓厚的拍卖收藏氛围,大上海拍卖市场当下又如雨后春笋,再次迎来欣欣向荣。
比如4月13日起,包括
上海敬华
、
朵云轩
、
上海鸿生
、
上海金沪
、
上海道明
、
上海品得
、
上海嘉禾
七大上海本地老牌儿和新兴拍行,就将接连推出数十场大拍,于品类上重点涵盖中国书画、珍瓷雅玩、文房杂项三大类。在专题结构上则是主打“同一藏家系列“、“同一上款系列“、”海派精品系列“等等,势必掀起今春沪地首轮大拍高潮。
下面,我们谨挑其中数件来和大家做个简单分享,如有看好的朋友,随时找我们代拍噢。
行家里手们都知道,拍场上“同一藏家”专题,每每上拍,都大受藏家们喜爱。本次上海大拍,各大拍行纷纷都设有此专题。比如朵云轩四季拍就将呈献多个沪上老藏家旧藏系列,皆为第一次露面的精品生货。下面这幅
《牡丹传奇》
,即为著名红学家魏绍昌家属提供数件画作中的一帧,皆是黄苗子、陈从周、丁聪、吴祖光等人与其友谊的见证。此幅精彩花卉小品,虽绘于书籍封皮反面,却别有一番价值。
Lot
116
陈佩秋 牡丹传奇
24.5×16.5cm
起拍价:RMB 1,000
朵云四季第18期拍卖会
以下几件为上海敬华推出的同一藏家系列拍品,件件来源可靠、笔精墨妙,尽显画家与藏家之间的真挚友情。一起来看看?
Lot 106
车鹏飞 泛舟
70×137cm
敬华集粹第十二期
Lot 109
郁文华 松枝双棲
66×32cm
敬华集粹第十二期
Lot 113
汪亚尘 渔乐图
68×33cm
敬华集粹第十二期
以下几帧则是上海嘉禾大众鉴藏第十二期同一藏家作品专题,上款人徐浩飞(1940-2016),祖籍无锡,缘于家道殷实、富于收藏,自幼即喜练丹青。18岁师从海上名家江寒汀先生习花鸟,四年之后,又成为陆俨少先生的入室弟子。作品笔墨与情趣兼具,且性价比超高,喜欢者留意。
Lot 343
张大壮 花开富贵
67×47cm
钤印:张大壮、肖形印
题识:一九七三年十月杭州张大壮画于上海
Lot 341
来楚生 《蛙趣》
47×29cm
题识:初升墨戏
钤印:初升
白蕉 墨兰
50×28cm
钤印:白蕉写兰朱记
镜片题识:戒娇戒躁可以写兰,白蕉新语
”同一上款系列“也是拍场上众人追捧的主题,本次上海敬华,就特别征集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玉茹一系列上款的小品佳作。其宝藏如其人,秀色可餐,兰心蕙质,而且其身后还有一段动人唯美的爱情故事加持,想必爱其人者均爱之。在欣赏作品前,我们也不妨来了解下这位女神。
▲
李玉茹和她在《贵妃醉酒》中扮演的杨玉环
李玉茹(1924-2008),自幼从票友李墨香学老生,1932年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学青衣、后习花旦兼刀马旦,师从王瑶卿、程砚秋等名家,为该校第四班“玉”字辈学生,与侯玉兰、白玉薇、李玉芝并称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四块玉”。除此外,她还有一个身份,便是剧作家曹禺的夫人。而关于她与曹禺的分分合合的爱恋,她曾有这样的自述:
我初识曹禺,是在1947年春天。他当时正在构思一部以女演员为主角的剧本,常找我谈心,他的呆气让我觉得他是个可信赖的朋友,他细致的感情又使他像个兄长与老师。我了解他被婚姻困扰着,很同情他的两难处境……我们互相爱慕,但也都知道由于各种原因,这是不可能的事。
大约1948年底或1949年初,他将要离开上海的时候,他和方瑞一起到我家来向我告别。他嘱咐我,不要听信外边的谣传,不要离开上海,并说我的将来大有希望。我送他和方瑞下楼,一直望着他们远去,很是惆怅。
1978年那场动乱结束后,《人民文学》发表了他的《王昭君》。当时,我正担任上海京剧院三团团长,很想把《王昭君》和京剧原有的《昭君出塞》合并起来,搞个京剧《王昭君》,正巧这时曹禺来上海,我们才劫后余生重又见面。这次见面使两颗受过重创的心灵再也不愿意分开了。就这样,相识三十多年后的我们,终于在1979年,他69岁高龄,而我已是56岁的老妪时领取了结婚证……
▲
李玉茹和话剧作家曹禺的黄昏恋
一段艺坛和文坛的美好爱情曾修成正果,也让这些私藏更温暖更有故事可说。如果有幸为您所藏,希望悉心留下这些美好的见证。艺术之美,与生活之美,爱情之美,终究是交相辉映,不是么?
Lot 106
关山月 花卉
24×32cm
敬华集粹第十二期
Lot 711
吴镜汀 山居小景
24×31cm
敬华集粹第十二期
Lot 715
谢开甲 红梅
24×32cm
敬华集粹第十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