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天临,你睡了吗?”
这是近期微博上,应届毕业生们对翟天临“博士”的狂野问候。
三个月前,翟天临“不知知网”的名场面,引发了一场“学术造假风波”;如今,即将进入论文答辩阶段的毕业生,很可能会被这场风波拍在沙滩上。
“论文查重、匿名评审、写作规范、答辩陈词……”,毕业生论文答辩本就是一场雁过拔毛的渡劫,而翟天临博士则凭借一己之力,把这次答辩升级成了“史上最难”,很多报着“水过”心态的毕业生,现在面临着“学弟学妹变同学”的巨大压力。
数十年来,高校穷尽各种方法试图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但大多数无功而返。没想到,翟天临却做到了。
关于论文答辩的吐槽,基本上每年都会发生一次。于学生,这是一次比拼智力和手速的大型赶稿竞赛;于老师,很多辣眼睛的论文会让他们想提前结束自己的教育生涯,甚至有老师发出了“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号召。
那么,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究竟有怎样的真实图景?要想顺利毕业究竟需要哪些技能?毕业论文是否应该取消呢?
刷屏内容推荐管们安利的下列文章,或许能为你解惑。
翟天临博士的翻车,让焦头烂额的毕业生沉浸于论文写作而不能自拔。他们抱怨称,hard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这次论文写作了,tough模式才能勉强过关。
据刷屏内容推荐管梓泉的梳理,后翟天临时代的论文答辩至少出现了以下变化:
重复率要求提高:
本科论文的重复率,之前各大高校普遍规定不超过
30%
。
但是今年,一降再降!部分高校直接降到了
10%
以内!
论文花销猛增:
因为降重,反复查重带来的查重成本也跟着上来了,论文狗纷纷在线喊话翟天临还钱!
知网黑产衍生:
部分高校统一要求用知网查重知网业务量直线上升,查重福利群应运而生,一时间满朋友圈都是查重海报。导致翟天临被怀疑是知网奸细。
盲审标准飙升:
所谓盲审就是就是匿名送审,盲审不过。可能要延迟毕业。今年高校加大了盲审力度,原来不盲审的开始盲审,原来盲审的则增加了抽检人数!
面对着陡增的毕业压力,毕业生集体把枪口对准了翟天临,并笑称自己
“翟一届”(翟天临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同时还遥祝“翟二届”、“翟三届”的学弟们能够毕业顺利。
其实在翟天临之前,毕业生们也“苦论文久已”。
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写论文就成了一场毕业生的心理诊疗现场,而你很可能就是其中的样本之一。
狂妄臆想型:前几天,在华农珠江学院外院毕业生答辩现场,一个学生论文研究《红楼梦》却一集《红楼梦》都没看过;另一个研究专八,自己却没有过专八,气得一名男教师直接“手扔论文”。
如今,此类毕业生并不在少数,他们习惯了“三国杀”里面的无中生有,以为随便瞎扯几句就能摸到“毕业”的手牌。
| 狂妄臆想型 |
前几天,在华农珠江学院外院毕业生答辩现场,一个学生论文研究《红楼梦》却一集《红楼梦》都没看过;另一个研究专八,自己却没有过专八,气得一名男教师直接“手扔论文”。
如今,此类毕业生并不在少数,他们习惯了“三国杀”里面的无中生有,以为随便瞎扯几句就能摸到“毕业”的手牌。
| 拖延癌晚期 |
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叫不醒一个不愿意写论文的毕业生。而大部分毕业论文是在“截止日期”的驱动下赶制出来的。
据2014年《劳动报》的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论文,有47%的学生甚至只用了不足10天;《中国青年报》曾有一项针对毕业论文的调查数据显示,78.1%的受访者直言身边大学生临近毕业“赶制论文”的现象多;
| 花钱了事型 |
论文代写是绝对的黑产。知乎上有一个“论文代写被骗了怎么办”的话题,就起底了其中的“骚操作”。
知乎作者“南风知我意”写到:之前遇到学生在淘宝网站被坑的,都是淘宝先付半款,淘宝给论文截图确认收货给好评给全款,等学生拿到论文之后发现是篇垃圾,但时间已经耽误,钱已经花了;有些差劲的淘宝论文中介还拖时间,论文到交开题和初稿的时间了,还没开始写,这时候学生真是欲哭无泪。
| 自我打脸型 |
每年毕业季前的打印店老板,都是全球最忙的“责任编辑。很多毕业生完成了论文的一大半,却发现倒在了“自动生成目录”的门槛上。
百度指数显示,每年每逢12月底和5月中旬,“论文格式”的搜索量将如约攀升到高峰。号称熟练掌握office的他们,其实对office一无所知。
| 鸵鸟社恐型 |
“社恐”是当代年轻人拒绝社交的绝佳理由,尤其当面对导师的时候,他们更是拒绝社交。想问不敢问,想说不敢说,能发微信解决的事非要发邮件,如果导师要见面,那他们一定生病、实习或者不在学校中。
等到最终提交论文的时候,才发现论文渣的无力反驳,只好撅起屁股来认打。
其实,就算没有上述总结,很多毕业生或经历过论文写作的人,也对自己的论文水准心知肚明。“水过”,是当代本科生对待毕业论文的基本态度。几千字的要求也只是多写几篇800字的高考作文而已。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翟一届”们其实应该感谢翟天临,因为或许从他们开始,毕业生能认认真真地写毕业论文,从而大大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与论文写作相比,答辩才是决定你能否顺利毕业的重要一环。
论文写作,毕竟还是一个人孤独的码字行为;而论文答辩,则是在所有熟悉的老师和同学面前,进行一场群体游街。
那些你刻意隐瞒的论文漏洞,都会在评审老师的慧眼下,被放大成明显的智力缺陷。最严重的,一个“延毕”的决定,就让你这几个月来的努力付诸东流。
另外,很多老师在答辩前可能根本没时间看你的论文,所以你现场陈述好坏就至关重要。清华硕士毕业、号称“有丰富答辩经验”的毕导,就为毕业生整理了如下技巧:
| 心态 |
答辩前最重要的,就是和评委老师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像你这样的辣鸡,老师见得太多了,你滑了多少水老师一个眼神就能看破。看破不说破,是他们对自己学术底线最大的和解。
再说你四年本/三年硕/五年博都熬过来了,老师内心都是慈悲为怀,抱着放生的心态来听答辩的,大家大可不必紧张。
| 顺序 |
老师一天听几小时的答辩,难免也有摸鱼的时候,能不能记住你、能记住多少,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首尾的答辩一般听得不仔细,只要给老师留下点朦胧印象,最后成绩都不会太差。这是摸鱼选手的兵家必争之地,切记切记。
| 外型 |
当你站上讲台,老师第一眼看到的不是你的PPT,而是你的颜值和着装!男生穿正装,上台前洗把脸;女生可以穿小套裙,化个淡妆。
穿着也不能过于高级drama!否则可能被认定为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一个最差的英雄穿着最好的皮肤,注定会成为被集火的对象。我们的原则就是泯然众人,不要在造型上折腾太久。
| PPT展示 |
对本科生而言,老师看重的是你的研究过程而不是学术结果,所以PPT关键要页数多,让老师觉得你工作量很大!
自我介绍要直接,导师介绍一定要非常非常详细;文献综述部分要华丽;尽量不要设置动画,尤其是弹跳,还要卡准时间。
| 提问环节 |
这个环节5分靠学术造诣,5分靠表演能力。答辩的关键还是真材实学,懂就答,不懂就说不懂,实在答不上可以眼神示意导师救场。
去年4月,首都经贸大学刘颖教授曾在微博上感慨道:“刚刚看过4篇本科生论文。我很赞同取消本科生论文的建议,因为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群体特征,现在的本科生已经不同于30年前的本科生了。现在的本科生写论文真的没有太大的意义。”
像刘老师这样唱衰本科论文的声音并不罕见。
湖北大学的一位老师也写过一篇
《一个文科老师眼中的本科毕业论文死局》
:
一面是"越来越看不懂学生的论文写作“,学生从态度到操作大多敷衍塞责;一面又担心自己“硬气”、“不给过”、“重写”等严要求,会让现在的大学生根本承受不住。
如老师们所感慨,如今大部分毕业论文成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默契。老师不想得罪人,学生也不想太费心,至于家长的想法就更加直接:我教了四年学费,你敢不让我娃毕业?
另一方面,毕业论文尚未找到更好的替代品。
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了毕业论文创新考核:不写毕业论文的同学,可换之以毕业设计、发表新闻作品或调研报告等形式。
这种方式的确冲散了毕业论文的无力感,但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评价标准的混乱,甚至有可能造成另外一种形式的不公。试想,一旦高考取消,那谁最有可能进入大学呢?
当然,鸡肋般的毕业论文无法取消,还跟现行的学术评价制度有关。腾讯大家曾刊登贾冥文章: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评价体系是由各种指标组成的各项指标中,论文才是重中之重。论文发表后可以拿去评奖,可以作为争取项目的依据,攒足了还可以整合为专著出版。千里之行,始于论文。学术圈里的宫斗剧,拼的就是版面。
老师们都为论文拼一辈子了,毕业论文怎么可能随意取消呢?这不是砸自己饭碗吗?
所以,在“后翟天临时代”,毕业论文很大程度上不会面对“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所以,与其埋怨翟天临,不如从大学一开始就做好准备。
套用诗人拜伦的名言:我从没有爱过毕业论文,它对我也一样。我们怎么能好好相处呢?
想要详细了解毕业论文那些事
你还可以看这些精选长文章
《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痰盂诞生:800万毕业生排着队骂他》
推荐理由:刷屏内容推荐官梓泉撰文,详细阐述“后翟天临时代”的毕业生态。
《说真的,我都想扔了自己的毕业论文》
推荐理由:毕业论文写作的坑,这篇文章都收集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