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副司长宋蓓蓓
指出:
地理标志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类型,代表着产品的独特品质,也是文化传承的有形彰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地理标志日益成为我国区域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对外扩大开放合作、促进互利共赢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部署,积极推进地理标志涉外保护工作。
一是持续加强制度集成创新。
在习近平主席的亲自见证下,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中法地理标志合作议定书成功签署。近年来,我国通过单独申请、互认试点和协定互保等模式,积极探索构建地理标志领域多双边合作平台,累计推动110个地理标志在欧盟获得保护,142个来自法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在我国获得地理标志保护。
二是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发布《地理标志认定 产品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并推动外文版出台,实现涉外地理标志保护标准相通相融,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地理标志的高水平保护,建立同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合规机制,优化开放合作环境,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在更大规模、以更高质量跨境流动。
三是加大涉外地理标志保护力度。
推动国内国外地理标志同等保护,连续3年发布地理标志涉外保护典型案例,国外申请人可依据《国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来华开展地理标志商业活动,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产品经销商在华投资兴业。
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深化地理标志领域改革,加强涉外地理标志保护。聚焦高水平保护,进一步提高地理标志工作法治化水平,优化地理标志保护程序,完善地理标志政策标准制度。聚焦高质量发展,完善地理标志保护体系,推动更多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健全涉外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机制。聚焦高效率赋能,深化“一带一路”地理标志保护合作,谋划开展更多“小而美”的务实合作项目,探索地理标志价值实现和涉外保护合作机制创新。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