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这个时代,你想完全不忙外面的事,恐怕很难,包括我们出家人也是如此。中国古代是个小农经济时代,很多出家人在山里住,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在山里住的出家人的那种闲。
我记得有一个住在山里的出家人写了这样一首诗:
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
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
意思是:到头这个白云也不比自己闲,云它忙啊风把云卷走了嘛。
这个和尚,他在山上只有一间破屋子,他没有汽车,没有电脑,也不可以上网,更没有不断地用很多东西把自己的时间填充,把感官占据。但是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对自己的那种生活状态感到很满意、很惬意。如果没有这种满意,没有这种惬意,他写不出这首诗。
他对他的状态很欣赏,这就是我讲的闲。这说明我们要让自己感觉到有意义,不一定非要占有很多东西,也不一定非要忙很多事情。
有一种状态叫“工作狂”,我觉得这种工作狂状态的背后是一种价值的空虚感。他要不断地用各种各样的事情把自己的时间填满,来找到一种意义。有时候似乎跟别人说自己很忙,心里才安稳。这就要反省了。
刚才讲到的那个和尚,他在山里面只有一间破屋子,他的意义是从哪里来?说明他的意义不是从外面来,而是从内心来。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心。当我们把自己内心的这种满足感、这种自在开发出来时,你的心是主人。
你吃山珍海味香,你吃菜根也会香;你占有很多的房子很满意,你住一个很小的房子你会满意。
因此,我们日常生活中要知道重要性,而重要性就是一个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方面在事情中忙,一方面要在忙中不断地发现我们内心的那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