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素食主义被认为可显著改善心血管健康。其实素食主义还区分完全素食者(Vegan,只吃蔬菜,不吃动物肉类和蛋奶类食物)和素食者(Vegetarian,吃蔬菜和蛋奶类食物,但是不吃动物肉类)。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和meta分析评估了素食习惯可能带来的心血管保护。但是在更高层面的伞状分析(将单个研究、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再进行整合分析)在本领域却鲜有报导。近期,Am J Prev Cardiol杂志发表了一项最新伞状分析,探讨了这一话题。
在这项伞状分析中,研究者检索了MEDLINE、CINAHL、Cochrane系统综述数据库、食品科学资源和SportsDiscus数据库,以寻找2018年至2024年3月期间发表的系统综述(SRs)。符合条件的SRs和元分析研究了素食或纯素饮食与非素食饮食相比,在心血管疾病(CVD)风险因素和疾病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双重筛选了SRs,使用AMSTAR2评估了SR的质量,并使用推荐、评估、制定和评价(GRADE)方法评估了证据的总体确定性(COE)。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者在数据库搜索共识别出758篇文章,其中21项SR符合纳入标准。针对普通人群的SR主要基于观察性证据。与非素食饮食相比,素食(包括纯素)饮食模式与CVD发病率[相对风险:0.85(0.79, 0.92)]和CVD死亡率[风险比:0.92(0.85, 0.99)]降低相关。纯素饮食模式与CVD风险因素的降低相关,包括血压[收缩压平均差异(95% CI):-2.56 mmHg(-4.66, -0.44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49 mmol/l(-0.62, -0.36)]和体重指数[-1.72 kg/m2(-2.30, -1.16)],以及C反应蛋白浓度[-0.55 mg/l(-1.07, -0.03)]。
本研究通过对单个研究、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综合伞状分析发现,素食者与非素食者相比,其心血管疾病风险减少15%,心血管死亡减少8%。此外,素食习惯还与2.5mmHg的收缩压降低,0.49mmol/L低密度胆固醇降低,1.72kg/m2体重指数的降低,0.55mg/l C反应蛋白的降低有关。由此可见,素食可以显著的带来心血管的获益。但是,从另一方面也需要看到,生活方式的改善在饮食这个重要环节降低代谢指标的力度还是有限。也就是说,你哪怕完全食素,对血压、血脂和体重的影响也有限。曾经有人和笔者说,在强大的基因面前,我们能做的真的很有限。但是,这也不是我们自暴自弃的理由。因为健康的饮食加上合理的作息运动,对我们健康的改善远远不仅停留在心血管代谢层面,对心理健康,对肿瘤防治,对运动系统也有诸多帮助。自己喜欢的饮食习惯,哪怕稍微有点不健康,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哪怕不那么自律,能够坚持就好。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6667724002368
张毅 MD, PhD, FACC, FESC,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中心主任,科研处副处长。
兼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执行委员,中国CTO老伙计俱乐部成员,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每日毅讯》专栏作者,上海拳击协会理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Lancet 2020(评论性文章)、Nature Aging 2024、Adv Sci 2020、Cardiovas Diabetol 2019、Eur J Intern Med 2024、Hypertension 2011/2021等杂志发表论文,H-index 23,ESI高被引论文1篇,主要工作被202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引用。2023年获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推动行业力量·十大医学新锐”。2024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青年奖。申请2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1项已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