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线投资社群
我们提倡“健康生活,快乐投资,交流分享,感恩互助”。我们提倡长期价值投资,持有最优秀的公司,赚成长的钱。我们提倡智力众筹,群策群力。我们提倡常怀感恩之心,合作共赢!这就是我们——素昧谋面却亲如一家!
51好读  ›  专栏  ›  长线投资社群

长线投资社群:一周交流精选 (第六期2020.02.16)

长线投资社群  · 公众号  · 投资  · 2020-02-16 19:1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是长线投资社群的第337 篇原创文章


长线投资社群宗旨: 为长线投资者提供一个免费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一切以成长价值为核心。很多人做了一辈子股票都没搞清楚股价为什么涨跌。为了帮助更多人认识价值投资,交流分享还是非常必要的。


长线投资社群愿景: 建设一个真正志同道合、不掺杂任何商业目的、纯粹为兴趣爱好而来的长线投资朋友圈。投资理念:长线投资从拒绝平庸开始,坚持与净利润持续增长的优秀企业为伴,赚企业成长的钱。价值观:健康生活、快乐投资、交流分享、感恩互助!



《我们是这样的一群人》

作词:崔文超,作曲:赵昕宇,演唱:赵昕宇







投资


观点

活动


指数



@天山龙江:


(1) 最近自选股中的一些科技股涨得很疯狂,算了下市盈率,好夸张!


北方华创: 2019年10月21日最低61.03元,2020年2月7日最高146.50元,涨幅140%。目前市值698亿,根据盈利预测2020年净利润5.35亿,动态市盈率130倍。


澜起科技: 2019年10月21日最低57.60元,2020年2月12日最高119.85元,涨幅108%。目前市值1311亿,根据盈利预测2020年净利润11.93亿,动态市盈率110倍。


乐鑫科技: 2019年10月31日最低130.87元,2020年2月10日最高279.77元,涨幅113%。目前市值219亿,根据盈利预测2020年净利润2.2亿,动态市盈率100倍。


虹软科技: 2019年11月25日最低34.84元,2020年2月12日最高106元,涨幅204%。目前市值405亿,根据盈利预测2020年净利润3.1亿,动态市盈率130倍。


长阳科技: 2019年12月3日最低15.34元,2020年2月12日最高27.81元,涨幅81%。目前市值76亿,根据盈利预测2020年净利润2.1亿,动态市盈率36倍。


北方华创号称半导体设备航母,原来是我们长牛36成分股之一,也出了深度研报,但是研报出来之后,觉得重资产、现金流不行,就放弃了。澜起科技和乐鑫科技都是科创板芯片公司,同为英特尔入股的绩优公司,上市之初就加入自选关注,但是一直感觉澜起科技市值太大,估值高,股价弹性小,只是跟踪并未深入研究。乐鑫科技我们重点研究过,并出了深度研报,我个人在140元左右介入少量,持有到250元左右清仓。虹软科技因为毛利率高达94%,也加入自选跟踪,但是并未深入研究,看着它跌入谷底,也看着它一路狂飙,有机会打算好好研究研究。长阳科技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上市之初就看好,上市第3天就介入,赚了,然后又深度被套,然后又大幅盈利,目前依然还持有。


看着这些股,我只想说,真是很难赚到认知以外的钱。医药股我现在看得比较准,但是科技股的认知还很差。作为一名工科博士,我想自己应该有条件来提高对科技股的认知,投资修行依然在路上。能力圈的拓展是需要时间的,不安于现状,不断地走出舒适圈,挑战自我,才是比较好的状态。巴菲特很少买科技股,老了才买苹果,其实也是在拓展能力圈。


(2) 放低预期(每周简评)


今年至今沪深300指数下跌2.66%,我想今年以来沪深股市绝大多数股票都是下跌的。我长线持仓的股票中,很多走势确实比较强,比如安图生物去年涨了100.42%,今年至今涨23.20%;比如万孚生物去年涨了105.52%,今年至今涨17.25%;比如珀莱雅去年涨了101.76%,今年至今涨24.16%;凯莱英去年去年涨了91.99%,今年至今涨24.09%;比如欧普康视去年涨了120.71%,今年至今涨17.14%。很多朋友看我持仓这些股票走势很好,都问我还能不能买。说实话,从当下安全边际的角度考虑,我认为不能买。理由很简单,这些公司最好的一年净利润增速也就40%,净利润基本上是2年翻倍,根据 市值=估值*净利润 这个公式,假定估值保持不变,从理性讲,市值/股价2年翻一倍比较正常。很多去年翻倍了,今年一个多月时间又涨20%,也觉得已经是超预期了。对超预期的个股,你还指望买进它们继续赚大钱,我觉得难,在此提醒大家放低预期。长期看好的股,现在建仓也可以,但是一定要做好持有一年不赚钱的准备。大家建仓买股时,建议多看看年K线,毛估估最近几年的股价涨幅和净利润增幅是否匹配,如果严重不匹配,就要小心。


最近我增持了艾德生物、昭衍新药、正海生物,很多人也跟着增持了,并期待大涨,但我要提醒大家这并不现实。艾德生物每年净利润增速也就30%的样子,在不考虑估值大幅提升的前提下,股价合理的预期是每年涨30%,2年涨69%。我们看到去年艾德生物涨了64.06%,今年至今涨了5.52%,加起来也差不多了。按估值看,艾德生物2020年预计净利润2.1亿左右,目前市值103亿,动态市盈率50倍,也是比较合适。至于能不能涨60~70倍,那就完全看市场的疯狂程度了,作为理性的投资者我们最好不要把赚钱的希望寄托在牛市的泡沫上。再比如昭衍新药,去年的净利润增速在50%左右,今年假定增长40%,2年净利润也就增长了一倍。从年K线我们看:去年股价上涨了71.08%,今年至今又涨了22.32%,2年也涨了差不多1倍,再涨就要靠想象了!正海生物净利润复合增速大概在25%左右,2年股价涨56%比较合理,我们从年K线看到去年正海上涨54.37%,今年至今涨了4.54%,加起来也差不多啊,未来能涨多少,也完全看市场能有多疯狂,作为理性的投资者,不敢奢望。


放低预期,保持理性,可以让我们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可以让我们的心态更平和。当然,如果市场疯狂了,我们也可以享受市场的馈赠。比如我2019年底按2020年盈利预测50倍买入了一些科创板个股,如乐鑫科技,当时想着50倍建底仓,等跌到40倍、30倍再买更多,结果市场完全不给机会,一路疯狂上涨,这周乐鑫科技的估值已经到110倍了,真是疯狂!


上周我们提示关注的中线股飞荣达日线5连阳,周涨幅11.81%,从走势看,继续值得关注。中顺洁柔创新高后,周线放天量下跌,下周看是否能缩量企稳。视源股份上周放量上涨9.75%,这周缩量回落2.80%,期待下周有好的表现。2025指数中的和而泰量价配合良好走势强劲,动态市盈率30倍,建议继续关注。长线群指数中关注的麦格米特走势比较强劲,根据盈利预测看目前动态市盈率24倍,建议中线关注。



@高鲜生:

投资很简单,但不容易,不容易的原因是因为市场经常会重奖错误的行为,以鼓励他们下一次慷慨赴死。 坚定做正确的事情,并愿意为此放弃市场颁发给错误行为的奖金,这是股市长久盈利的秘诀。


什么是正确的事情?就是理解并坚持可持续的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企业的成长。


@舒畅舒:

我觉得投资还是需要 “从上而下的思考,从下而上的选择” 。多从产业趋势去研究,持续跟踪,根据估值、基本面等,选出受益标的,然后持续跟踪,分批买入,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万物皆周期,A股的牛股还是集中在消费、医药股和科技股。毕竟我国是最大的消费国和制造大国,从大趋势入手。


@行走的狼:

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围绕需求展开,所有企业生存的基础是需求,需求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企业的时间轴和空间轴。这是最底层外因,与企业本身满足或创造需求的能力配合,就是企业价值的根本。行业研究的重点是供求关系,最好的供求状态可能是行业不断扩张(需求扩大),供应反而不断向头部企业集中(分蛋糕的人少)。


@风穿石:

经济增速下降情况下的存量市场,龙头集中提升市占率,和品牌议价,不论是自我造血能力还是渠道能力,都在集中。


@高鲜生:

食品饮料行业,调味品是最好的赛道,白酒次之,乳业再次之。 因为调味品是刚需,白酒不是硬性消费品,乳业差异化小。



评论

@天下无双: 酱油稳定性是比白酒更好,但还要考虑成瘾性、定价权、品牌等各方面因素,在我国,酱油肯定不如白酒好。

@高鲜生: 调味品和白酒都是顶级赛道。 酱油属于必选消费品,白酒属于可选消费品。 二者相比,调味品有更低的周期性和更高的确定性,而市场给调味品的估值整体高于白酒,是有道理的,所以我认为赛道属性调味品更优于白酒。 两个赛道龙头,海天和茅台都值得长期持有。

@天下无双: 估值受行业和企业增速影响较大,茅台也有过多年在40倍以上的市盈率; 现阶段海天估值高,是因为行业还在增长期,集中度低(茅台在高端白酒市场占有率逾50%,海天味业酱油市场占有率约为15%),龙头天花板还较高,但这不能成为赛道比白酒好的理由; 从品牌效应、定价权、成瘾性,再到财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净利率等,白酒均优于调味品。 最简单点,比市值但最终结论一样,两者都是好公司。

@高鲜生: 赛道指的是行业,白酒整体25倍,调味品35倍,我相信市场的选择。

@天下无双: 赛道是指的行业,一个行业不同时期给的估值还不一样,更何况两个不同的行业,而且这两个行业发展期还不在一个水平线。 估值高不代表赛道就好,海天触及天花板时,估值也会降下来。 复合调味料在调味品中增速更快,20倍牛股颐海国际2017年最低曾达到10pe出头。

@高鲜生: 我们对赛道定义和估值逻辑的思考不同,结论就不同。




个股


交流

活动


指数



海天味业


@羊羊 海天的餐饮渠道占了60%以上,你去商超可以凭喜好买调味品,你去餐厅又 不可能和厨师说,我要什么品牌的调味品做饭对吧,而海天餐饮渠道优秀。 加上目前中低产品销售还占大头就有如此优秀的净利率,你可以想象下,如果产品结构略调整,中高端产品销量增加,在不提升总销量的情况下也能大幅提升净利润。 而所谓的股价大幅超过业绩增长,我反而是认为这才是价值回归,是前几年太低估食品行业,所以才有近两年的爆发性增长。


@天山龙江 :调味品行业正处于产品不断细分、市场不断集中的高速成长阶段。对比国内竞争对手,海天味业具有绝对龙头优势,远超现有竞争对手。对标国际龙头,海天味业尚处于行业成长期,公司自身国际化及多元化潜力巨大,且国内调味品行业集中度有待提升,而且调味品行业市场空间大,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是目前调味品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还非常低,充分竞争对龙头更加有益。充分竞争市场集中度高的行业:一般行业前五的市场占有率在70%,目前还非常低。

二是国内调味品市场消费单价的提升依然处于早期阶段。2004-2018年国内调味品人均消费单价提升了65%,基本保持年均4%的复合增速。但是我国消费单价仅为日本、美国的40%、50%,国内调味品市场消费单价的提升依然处于早期阶段。


海天味业是调味品行业的大白马,看年K线走势就知道多么牛!目前海天味业的股价正处于休息调整之中,能不能继续牛、还有多大成长空间、什么位置能够介入都是问题。因此,我们安排了海天味业的深度研报,报告完成后作者对海天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长线投资的第一步,将最优秀的企业找出来,然后就是长期跟踪,买卖的问题了,值得持续关注。 海天味业的深度研报已出,感兴趣的可到 长线群知识星球 下载查阅


@翊 :海天酱油餐饮渠道的营收超过60%,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家庭购买酱油的时候,很多时候需求和选择会更加多元化,也就是说海天在家庭选购方面并不具备压倒性优势。这一波疫情,对于餐饮渠道的打击最重,而对于家庭渠道影响不大,有理由相信,几家企业中,海天受疫情影响最大。


@羊羊 :不可否认,海天受疫情影响最重,但也只限调味品行业内部比较,总体调味品行业相比其他行业,由于其硬消费性强,仍属于低影响,而且疫情能影响多久?长期来看呢?


@国平 :海天的财务数据在各种调味品公司中是独一无二的,海天的业绩稳定也是无可比拟的。所以希望海天出现业绩坑,就怕不出现。


@Allan余燕 :从公司来看,海天近9年维持20%-25%的增长率,无疑是一家好公司,但目前的估值在50倍附近,这样市场溢价程度已经对其进行体现。现在买入挣市场估值提升的钱概率不大,可以挣公司业绩增长的钱。建议是分档建仓,说不定等一季度后会有个业绩下降对应的黄金坑,持续跟踪中。


中国国旅


@ 佳俊 国旅短期可能受影响,但是长期肯定向好,免税龙头,长期盈利性还是确定的,自己在前年50多买过,但是由于了解不深,涨点就出了,一直等到这次大跌创了新低后,坚定的买入,准备持有几年,不求多,只求赚个稳定的业绩的钱


@屈伏塔 :中国国旅免税业务占据国内80%,未来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未来免税业务会开放,少了这层门槛,不过国旅的规模现在已经比较大了。


@Adelina :就是因为他是政策下的产物,我才有的偏见,总觉得没有经过市场竞争洗礼的公司,拿着不够放心。有偏见的公司买了以后很容易卖掉的,拿不住。


中顺洁柔


@ 天山龙江 中顺洁柔是我们2020年重点看好的25只个股之一,昨天受子公司生产医用口罩利好消息刺激,开盘一度大涨近8%,创出了历史新高,然后逐级回落,收盘时涨幅只有0.98%,今年以来中顺洁柔涨幅14.06%,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4.41%。 对中顺洁柔后期走势怎么看?


先梳理一下基本面的逻辑:中顺洁柔是A股生活用纸唯一上市企业。生活用纸是个好赛道,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高端生活用纸大有可为。中顺洁柔主打中高端生活用纸产品,分享了这一波消费升级红利。公司通过灵活的营销,不断推出具有影响力的中高端产品,提升了盈利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全国布局,产能不断释放,特别是线上渠道和商消渠道为公司提供了持续发展空间;环保政策趋严,抑制了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和行业竞争,公司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木浆价格大跌,公司成本减少,利润水平提升,助推公司估值水平提升。根据盈利预测,2020年中顺洁柔净利润有望达到7.5亿,目前市值189亿,动态市盈率25倍。


再看技术面:从季K线这个大的长周期看,中顺洁柔2019年2季度上涨29.85%,在接下来的3、4季度上涨1.38%、1.69%,很明显大涨一个季度后高位震荡休息了2个季度,跨年了,再加上业绩不断增长,股价再上一个台阶也在意料之中,这也是我为什么将其选为2020年重点看好的股票的原因之一。在底层逻辑OK的情况下,看得比别人长是非常重要的。昨天创历史新高,然后逐渐回落,从筹码博弈的角度也非常容易理解。试想:如果你是2019年8月买入高位被套牢的人,半年之后终于解套了,你会不会跑?我想绝大多数不明真相的群众都会解套出局,这也是中顺洁柔高开低走的主要原因。后期走势预判:估计要在15元附近震荡一段时间,等想卖的都卖了,成交量萎缩下来才会再次上涨。我说的对不对呢?等待市场的验证。


做股票,只有懂得基本面大逻辑,还有常见的股价运行规律,才能做到涨跌不慌。


@无名 :中顺洁柔最大的亮点是公司库存纸浆在低位,纸浆也一直在低位,公司抄了纸浆价格大大的底;董秘明确说过,未来公司利润的增速大于营收速度。纸浆还是在低位,起码今年的中顺的成本还是处于优势;太长的我也没能力看了。


@Wyw :低价纸浆短期提升毛利率和短期盈利,可以作为股价的催化剂,但很难作为长期投资逻辑。


@天下无双 :纸浆价格高位的时候,洁柔毛利率还创新高了。


@屈伏塔 :看中顺洁柔的产品结构,现正在发力高端用纸,这部分毛利率高。如果纸浆价格上涨,那么同行业其他竞争对手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从行业内竞争来说没什么影响,还是看渠道,线上线下。


正海生物


@ 天山龙江 本周长线帐户加仓了正海生物。 正海生物是再生医学材料领军企业,毛利率高达94%。 很多人可能对再生医学是什么没概念。 举个典型例子: 在老鼠身上长出个人耳朵。 再生医学被称为本世纪的蓝海行业。


长牛股=大的行业扩张空间+高的技术壁垒,正海生物是目前A股我唯一能看得上的再生医学领域稀缺标的,买一点长期持有看看。正海生物的深度研报已安排,敬请期待!

@阳光天使 :为什么正海的营收一直不大?是市场不认可还是公司营销不利?或者是这个产品并没有想象的好?


@高鲜生 :再生医学材料是个发展前景广阔的行业。而对于正海,我始终有个疑问。这么高毛利率的生意,每年的研发费用只有区区不到2000万。而资本是逐利的,对于高毛利的生意,会面临各种挑战。 投资的原点是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也就是内在价值。 若不能形成长期竞争优势,公司的内在价值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正海在如此低的研发投入下如何保障它的长期竞争优势?


@天山龙江 :现在的再生医学产业,就像个婴幼儿,技术还不成熟,也没有被广泛认知,每年增长20%左右就不错了,像这种行业很难爆发性增长,至少最近几年很难。


@高鲜生 :前景广阔的行业,资本却不太关注,很难理解。


@天山龙江 :资本认知有个过程,就像刚开始靶向药伴随诊断行业没人投,听说艾德生物刚创业时就没人投,阿里巴巴刚开始也是没人投。比如:在老鼠身上长出人耳朵本身就很难,而且还要进一步推动产业化应用就更难!


@荣 :正海研发费用低的问题,正海的产品研究,基本都不是从一个基础研究开始的,它是一个产业转化平台。研究成果来源于中科院的戴建武的技术转让,戴的老婆是二股东持股,比如活性骨,如果没有基础研究,想成功几乎不可能。所以冠昊生物的骨材料被否决了,为什么呢?没有按照临床要求做,做了也是白做。


正海的材料技术,就是脱细胞技术,这个其实国内很多都有,比如冠昊生物和佰仁医疗都提到了这个,这个材料是基础的,因此正海现在的产品口腔膜和脑膜都是材料的技术转化。这个行业基本都是这样了,增长就是这么大。材料+活性因子就是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比如活性骨,就是骨材料+活性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还有另外的材料+干细胞,子宫修复膜的技术,这个三个东西是叠加的过程,材料、活性因子、干细胞……


正海的口腔膜的增长,基本上有40-50%的增长,行业的口腔种植有20%的增长,因此正海的增长是大于行业的。2021年正海的引导组织再生膜上市,这个是专门用于种植牙的,也是就是口腔膜的升级版,这个可能期待会更多的获取种植牙的市场份额。


正海的另外一个产品,脑膜,由于开颅手术有限,基本也就是10%的增长吧。因此正海收入的20%的增长,其实说明了口腔膜增长带动了全部收入的增长。今年一季度的疫情,种植牙基本就没有开展,这个是最大的利空。


口腔膜用于种植牙之外的颌面外科手术,这个是国内独家,只有他的适应症可以包括这个,但是这个增长,我觉得也不应该很高。原来生产的口腔膜是为了颌面外科做的,后来发现可以用于种植牙使用,才导致他在种植牙方面的增长,因为种植牙是从2012年开始爆发出来的。性能不知道,正海他们也不会说自己怎么样,但是价格好像是天新福的贵一些,但是天坛医院一直没有进入,天新福一直把持这个医院。


正海现在开拓脊膜的手术,这个用量少很多。


活性骨披露的上市时间大约在2020年,18年11月被受理,纳入优先审批,即便是优先审批,也拖了1年时间了,可能也是需要补一些资料吧,听说补资料已经提交,具体什么时候批下来不知道,但是他们的新厂房可能要在6月份左右投入使用,老厂区的那个地方,活性骨好像只有一个很小的产能。


正海的报表没有任何问题,报表干净的很,收现比和净现比都是正常的,没有银行负债,没有股权质押,没有作假的动机。正海的分红,几乎每年都是50-60%的利润用于分红,如果企业作假,不可能连年高分红的,这个是真金白银的钱拿出来分红。


正海不好的地方:1)二股东不断减持;2)戴建武在镇江设立了一个新公司。


@翊嘉 :戴建武团队成立的镇江公司,没有技术转换的产业平台,没有专门的销售团队构架,是轻资产模式,更像卖技术的架构。以戴建武的年纪,正海那么好的技术转化平台不要,另起炉灶放弃这么多的核心专利,可能性不大,逻辑上说不通。


我认为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bmp2,基于bmp2的生物活性股通过评审了,后面一系列的重磅产品顺理成章,打开再生医学领域的大蓝海,10倍以上空间,如果通不过,以目前的业务估值也不高。不过以戴建武的身份,通过的概率比较大。


@志勇 :戴建武是想在镇江做更大的产业呢,3月份刚开业的一所口腔医院,眼科、妇科的相关门诊也进入筹建阶段,包括关节再生、眼科再生、脊髓损伤再生修复、头发再生、子宫内膜再生修复等人体器官组织再生修复项目,接下来将陆续进驻小镇。


凯普生物


@天山龙江 凯普生物2017年4月上市,IPO募资4亿,上市3年派现0.9亿,这几年总共也没创造多少利润,现在又要增发募资10.5亿,感觉像个吸血鬼,我个人更喜欢增发少,内生增长动力强的公司。 计划清仓凯普,特此提示。


牧原股份


@John董 牧原成本低是靠规模和育种体系,靠精细化管理。 牧原现在才2000多亿,3000亿都没到,除非我找到更好的标的,否则不会考虑卖的。 那天抄底的是节前我考虑到会有恐慌机会减的,抄完了就放着了啊,我很少留有现金的,要用了卖掉点。


昨天的电话会议,下半年牧原的成本可以做到11.5了,存栏1000万头了,更加确定了成本优势和扩张速度。不管用哪种估值方法(平滑周期加一次性收益or现金流折现),现在的市值都是相当低估的。猪股给估值看两点,成本和扩张能力。再次推荐给群友这是非常好的机会。


@行走的狼 :存栏1000万头,预示5月后即7月份出栏就会超1000万头,现在每月200万头仔猪,预味8月开始每月出栏200万头以上,全年预计2000万头至2200万头,今年大赚特赚。


@John董 :牧原未来做到5000万至一亿头不是梦,成长空间还是非常大。要知道现在行业的成本,即使上市公司也是15以上,可见牧原模式上的优势和成本管控的优秀。


@行走的狼 :现在牧原还只是养殖,解决了原料问题,以后向下游深加工(已经合资成立了肉食品公司)延伸,又可平滑价格周期的影响。牧原是我坚定的看好其未来的,是今年我的10大金股之一。





长投


指数

活动


指数



2018年1月长线投资社推出了长线投资社群指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公众号刊登的文章 重磅 | 长线社群指数发布 ,每周公布一次。本周成份股涨幅和指数图分别如下表:





公益


活动

活动


指数



2017年2月,我们创办了长线投资社群公众号,到年底时,收到了1万多元的打赏资金,我们拿出了8200元,资助了3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2018年4月,公众号发布文章 《公益| 但行好事  不问前程》 ,截至2020年2月16日,阅读2.4万人,赞赏人数812人,传递爱心,播种希望,长线投资社群与你同行!





知识


星球

活动


指数



长线投资群成立于2015年10月13日,一直致力于价值投资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在最初的2年多一直靠大家的义务奉献来运行。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也为了将长线投资社群做的更好,2018年4月28日我们在知识星球上创办了“长线投资社群众筹圈”,希望众筹一些资金来保证长线投资群长期可持续发展。


目前已经有 8000多位朋友 选择支持我们长线投资社群,非常感谢大家的信任,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一直提倡的“交流分享、感恩互助”精神。我们长线投资群知识星球,虽然是付费才能加入,但是来去自由,我们承诺:加入一年内申请退出,不用任何理由,全额退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聚集一帮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本着“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精神将我们钟爱的价值投资事业进行到底。


“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同时我们也希望将长线投资社群建成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公益共享投资社区,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了解价值投资,学会价值投资,让更多的家庭因为价值投资而更加幸福。价值投资路上,感谢有你一路同行,希望未来越来越好!有关知识星球的初衷和详情请阅读文章 《投资跃迁,有诗,有远方》。


如果您喜欢本文,转发是最大的支持!


(声明:本文涉及的个股分析仅代表群内真正志同道合爱好长线投资者的交流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