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充满了危机感。陨石撞击地球、核战争等等各种灾难,或许会造成植物物种灭绝,更甚至会造成世界末日,于是人们有必要打造出“
末日粮仓
”。
在欧洲大陆北方,挪威与北极点之间的斯瓦尔巴群岛,
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
在常年积雪的半山腰上露出一个“角”,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种子陆续在此封存,因此也被称作
世界末日种子库
。
其实各个国家大大小小的种子库很多,但是从地理位置和规模来说,距离极点1000多公里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得天独厚。电视剧里面经常出现的“西北苦寒之地”,大概就是指斯瓦尔巴群岛这样的地方了。此地气候寒冷,拥有永久冻土地带,是保存种子的理想之地。
斯瓦尔巴群岛总面积约6.2万平方公里,60%以上的土地被冰川覆盖。这里气候恶劣寒冷,人迹罕至,在这里北极熊有5000多头,居民只有3000多人,熊比人多。
这个种子库的建设费用由挪威政府支出,因其可靠的储存条件和安全设计,自2008年2月投入使用,全球各地的国家性、地区性的种子均在此“备份”,这座种子库的可靠程度被视为可以运行到地球毁灭。
种子库入口处位于海平面上方130米,即使未来极地冰盖融化致使海平面上升,仍不会受到影响。此处仿照美国国家黄金储藏库建造,运行模式上也和银行金库类似,不愧为最安全的植物基因储存地点。
种子库长45米,宽、高各4米,相当于半个足球场大小,隧道和种子库的外围筑有1米厚的混凝土石板,从入口到3个库存间,100余米的隧道隔着5道门,可承受原子弹攻击和里氏6.2级的地震,入口隧道中还配有武装巡逻警卫。
为长久保存种子的生命力,工人们在山腰向内开凿出120米长的隧道,到达了极地永久冻土带,内部用空气交换和制冷设备将室温保持在零下18度,墙壁上都是闪烁的冰晶。
在这样的条件下,大部分种子可持续保存1000年,据说生存能力最长的高粱种子大约能存放1.95万年。即使电源被切断,冷却系统停止工作,种子库的建筑内部也能依靠北极的自然温度,至少200年都能保持在零度以下。
1920年由国际联盟主导,至1925年共有51个签约国家签订的《斯瓦尔巴条约》,该地区“永远不得为战争的目的所利用”,使斯瓦尔巴群岛成为北极地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非军事区,所以全球种子库会远离战争,任何军事冲突地都非常遥远。
全球种子库的3个库存间以实用为主,虽然没有奢华的装修和高科技的设备,但容纳量超赞。如果装满的话,可容纳大约450万个编有条形码的不同植物的种子样品。
库存间的置物架上一排排摆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盒子,像极了超市的货架。种子库收到寄送过来的样品,先是用X光扫描确保是种子,然后制作标签,标明来源地、种子类别、存入时间等重要信息,随后拍照录入信息库。
包裹种子的袋子也很特别,是由特殊金属箔片和其他材料制成,名为“劳斯莱斯种子袋”,进行真空密封处理后,种子可以在干燥和冷冻的状态下得到长久保存。别小看现在这些袋子和盒子,里面承载的是人类未来的安全需求。
随着地球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农作物多样性却在不知不觉中减少,全球种子库的目的就是针对种子多样性进行资源收藏,尽可能地保存更多的种子。
在这里,每个国家和地区存储的种子信息都公开化。通过包装上的国家标识和数字,在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得到种子的详细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种子库不接受转基因作物。
民以食为天,大多数国家本身都建有自己的种子库,全球种子库则像是一个重要的备份。当国家遭遇到洪水、战争等,或者害虫泛滥以至作物灭绝等事件,全球种子库存在的意义就非常明显了。
就拿叙利亚来说吧,叙利亚经历战火,国家种子库完全废弃。2015年9月,叙利亚从之前储存在全球种子库的325箱备份种子中,提取出了130箱,共计11.6万个样本,得以重建本国的种子库。
在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储存种子并不麻烦,国家或者机构在网上签署一些模板合同,几个星期就可以寄送种子。不过,申请人要保证在本国已经有这份种子的样本存储。同时还需要注意种子的独特性,种子库中已有的同类样本不再接收。
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核战争发生,或者小行星撞击地球这样世界末日到来,全世界重要农作物被毁,那么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保住的所有样本,就是延续人类
未来
的希望。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地图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