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8月,作为上半年的财务核算节点,餐饮巨头们陆续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企业营收及利润情况,不出意外还是:惨。
在阅读量近40万的
《暴跌92%!餐饮巨头的上半年,惨!》
一文中,内参梳理并分析了餐饮上市企业上半年的业绩情况。
“下跌”是上市餐企们上半年的主基调,而“改变”成了当下整个餐饮行业的背景音。
不止上市餐企,就连曾摘得米其林一星、靠“小笼包”火了几十年的鼎泰丰,也在8月发布了北京等地的14家门店期满闭店。在消息公布后,内参一线探访了北京的鼎泰丰门店,这家享誉世界的老牌,在
《闭店前夜,鼎泰丰坐满了老顾客》
,有人为了和青春告别,也有人为了消耗储值。
把目光拉长,从北京望向上海,
消费者的心态开始改变了。
在魔都这个遍地网红餐饮、处处大排长龙的都市餐饮试金地里,
《又忙又穷的年轻人,已经没心情排队了》
,曾经的“排队王”熊猫老灶火锅、就是泰Just Thai、%Arabica、小杨生煎、哈比特等品牌都出现了大规模闭店、停业的情况。
“连仪式感满满的魔都时尚人士,都不排网红店的队了。”
再把目光聚焦,盯住具体的餐饮品类,
餐饮人的生意逻辑,也开始改变了。
在2014年-2017年迎来自己的黄金上升期后,
《倒闭1.3万家,馅饼不香了?》
;穿越疫情周期,火了7、8年的酸菜鱼品类也同样走上“下坡路”,作为酸菜鱼头部,凭借“桀骜不驯”“独特营销”等记忆点蹿红的太二,承压之下选择了“换方向”,给业内留下一句
《太二酸菜鱼,“变”了》
。
老品有老品的难,新品有新品的苦。
高端、米其林、网红打卡、“头牌排队王”……这些光鲜亮丽的头衔,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已经不灵了。
而那些曾经被热爱、选择的品牌,也渐渐开始失去吸引力。不好糊弄的年轻人,选择一家餐厅的标准不再是高评分、高出片率、高附加价值。
那当下年轻人钟爱的餐饮,到底是什么样的?
答案或许就在这3篇文章中:
《老年食堂,沦为“失业青年避难所”》
、
《口碑跳水!年轻人开始避雷小火锅》
、
《现在卖面包要靠“演技”了?》
。
第一篇文章背后,是年轻人在说:
我要吃得便宜实惠,“你得有性价比”。
第二篇文章背后,是年轻人在说:
我要吃得健康安全,“你得有品质保障”。
第三篇文章背后,是年轻人在说:
我要吃看得见的新鲜,“你得现做有锅气”。
如果能满足这三个关键词,或许在今年的最后一个季度里,努力改变的餐饮人,生意也会看到新的转折吧。
作为餐饮行业的“先锋观察者”,内参自诞生以来就被赋予创造更多独家、爆款、重磅好内容的使命,我们希望为数百万餐饮人汇集行业新趋势,我们也更希望通过全面的数据整合,和大量真实的平台反馈,来为餐饮人们“避雷”。
透过内容看行业。希望8月热文榜单的爆款内容,能够为餐饮同仁提供一些思考支点。好了,本月的“内参编辑部心里话时间”到此结束,我们下个月此时,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