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贺嘉老师
长江商学院CEO班演讲教练,500强高管私教。 原来事情还可以这样做,教你如何成为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新国大谢建平、天大姚桥峰团队ACS ... ·  9 小时前  
高分子科技  ·  复旦大学崔继斋青年研究员 Adv. ... ·  2 天前  
营养师顾中一  ·  枸杞家族又添「新菜」,你吃过吗? ·  2 天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脱毛彻底,又不伤皮肤的好办法!很多人却不会用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贺嘉老师

阻碍一个人成长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他忽视情绪

贺嘉老师  · 公众号  ·  · 2019-08-10 20:30

正文



文:剑圣喵大师


>>> 01 <<<

几个月前,我在一个朋友家谈事,朋友的女儿正在做作业。


突然,她把笔丢在地上,咆哮起来:

“老师太烦了,这些东西都没学过,为什么要让我们做?”


妈妈立即训斥女儿:

“没看到妈妈在忙吗?!你自己做不好作业,还怪老师,我以前是怎么教你的?”


女儿嘟起嘴,依旧在生气。


因为我在场,朋友可能觉得自己的行为有点不妥,于是又说了几句安慰的话。


“宝贝乖,听话啊,赶快做完作业,妈妈一会儿带你和这位叔叔去吃宵夜!”


其实,妈妈说的第二句话,我更反对。


家长们都有个误区:

孩子是不需要情绪的,只需要乖和听话就好!


因为情绪不仅会干扰你工作,还会让你变得冲动,我们追求的是高效率的教育,情绪这种东西丢掉就好。


说着“乖”“听话”的家长,语气虽然很平和,但内容却是霸道的。


不准笑、不准哭,更不准愤怒和悲伤,否则就是“态度不端正”。


家长们不妨想想,这种“东风压倒西风”式的“忽略情绪”教育,真的有效吗?


实际上,这种错误教育方式的后果就是:孩子大量的时间被挤占,整个人充满了焦虑,每天都在学校、兴趣班和家庭作业中疲于奔命,最后家长却沮丧地发现,孩子的成绩完全没有提高,还因此讨厌起学习了。


我建议这位妈妈了解下孩子情绪的来源。


简单沟通后得知,朋友的女儿在学校上课,老师讲的只是书本上的例题,自然是很基础的知识。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却是名校复习资料上的习题,有着大量衍生性的中考真题。


显然,要做对这些题目不是一句“要学会举一反三”就可以的。


我当即建议妈妈,找一个课外辅导老师来帮忙完成作业,另外系统化地补上老师没讲过的衍生知识点。


前几天,妈妈告诉我,孩子成绩稳定了,最重要的是再也不情绪暴躁了。


我觉得作为家长需要明白一点:

比起咄咄逼人地让孩子动起来,停下来帮助孩子思考问题、审视内心更重要。


只不过,在多数家长看来,后者很矫情、浪费时间。



>>> 02 <<<

其实真正聪明的人,从来都不忙碌。


这些人会把更重要的时间用在思考上,而情绪是最需要思考的东西。


不思考情绪,你永远会被直觉摆布,永远都意识不到控制着你行为的已经不是你的大脑,而是外界无孔不入的过量信息,以及偏激盲目的集体无意识。


读者小楠前几天问我:

要不要和相恋三年,即将结婚的男友分手?

理由是,准备结婚的这两个月,她感觉男友的态度忽冷忽热的。


小楠的一众闺蜜都建议她分手,因为男友婚前就开始犹豫,婚后指不定要后悔。


我问小楠:“你没有思考过,男友不理你的时间有没有规律可循?”


小楠仔细思考后发现,男友没有主动联系她的时候,应该是在加班。


因为考虑到结婚的费用和婚后的巨大支出,男友说他多接了几个项目。算一下时间,男友没理她时,应该是做这几个项目去了。


小楠想通这点以后转悲为喜,庆幸自己遇到了好男人。


但小楠思考的还不够,她真正应该思考的是:

“为什么她把要自己的婚姻幸福绑定在一个男人对她的态度上?”


如果随随便便就因为一个人对你好而感动,因为一个人对你不好而沮丧,那么,你未来的人生多半儿会让自己失望。


难道不应该是我努力提升自己,磨练情商,从而让别人喜欢我吗?


假如把你比喻为一辆跑车,情绪就是你最大的发动机和刹车。


一个人情绪的背后,是他对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感知。这些感知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是混乱而且原始的。并且,这些感知里,包含着一些最重要的信息。


一个人的愤怒里,包含着这个人最不能被触碰的底线。

一个人的冷漠里,包含着这个人曾经最撕心裂肺的伤痛。

一个人的怨恨里,包含着这个人曾经最真诚的期盼。

一个人的悲伤里,包含着他对这个世界的善意和温柔。


你需要识别这些感受,然后以安抚、辨认、尊重等方式化解,最终把这些情绪变成积极向上的东西。


你做到了这一点,便掌握了影响人类生产率最高效的工具。




>>> 03 <<<

然而令人痛心的一点就是:大部分老师、家长、明星、人生导师都在鼓吹放弃情绪。


“放弃情绪”的后果,并不是真正不产生情绪,而是你不仅忽略了情绪带给你的重要信息,更把你的行动准则交给了情绪性反射。


心理学家发现,每个人都有三种脑: 反射脑、思考脑和存储脑

反射脑是人类的快速反应机制,它喜欢抄捷径,并且信念坚定,你可以理解为快速反应机制。这个机制不需要思考,因为它是人类自远古时代进化而来的。


比如狭路相逢,对面是侵略者,这个时候,如果你思考会发现:“对方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已经占领了大量的地方,而我还来得及跑!”那么,你多半儿会选择逃跑。


“反射脑”就是一种“亮剑精神”,它在你思考前,就已经进攻敌人,打敌人个措手不及,反而能逆风翻盘。


这种行为看似无谋,其实是古人在充分思考以后,得出的正确反应模式。


但古人的智慧是不能用在今天的环境里的。

你需要用“思考脑”建立起新的“反射脑”。


假如你放弃思考情绪,它并不会消失,而是会按照“系统默认状态”工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