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DT影像百科
CT、MR医学影像前沿介绍,影像诊断/技术交流学习。
51好读  ›  专栏  ›  MDT影像百科

甲状腺常见相关疾病的影像诊断

MDT影像百科  · 公众号  ·  · 2024-02-19 08:4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重要提醒: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 如果不想错过内容,记得读完 关注公众号 ,设置“ 标星 ”,点一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如果你觉得文章好,请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按钮或者分享至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影像百科】推送 的精彩文章。




甲状腺是成年人最大的内分泌腺,位于颈前部,红褐色,呈H形,由左右两侧叶、峡部及锥状叶组成。 甲状腺左右叶呈锥体形(右叶稍大),贴于喉和气管的侧面。 甲状腺峡连接左右叶,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前方,少数人的甲状腺峡可缺如。 约50%人的甲状腺峡部向上伸出一锥状叶。 锥状叶长短不一,有的可达舌骨平面。

疾病分类: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癌: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

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亚急性甲状腺炎。





结节性甲状腺肿



最常现的甲状腺病变,是由于代谢、内分泌异常致甲状腺组织增生、修复所致。

多见于中年女性。 结节性甲状腺肿后期因供血不良可发生退变,形成坏死、囊变、出血及钙化、纤维化。

病程多比较长,可长达数十年,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滤泡上皮增生与退行性病变反复交替,腺体内出现多发的结节。

CT表现:

  • 双侧甲状腺非对称性增大,甲状腺呈波浪状肿大。

  • 常呈多发圆形或类圆形结节灶,少数单发。

  • 密度均匀或不均匀,高低不等,常伴囊变及钙化(粗大钙化多见),囊变多比较彻底。 囊变是甲状腺结节的常见征象,其中以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生率最高,约占其一半以上。 结节内囊性区域越大,良性可能性越大,完全囊变结节几乎均为良性。CT平扫时,囊性部分可呈高密度、等密度或低密度,与囊内蛋白含量多少有关,当囊内蛋白含量少、液体稀薄,囊性部分呈低密度,MR  T 1 WI呈低信号,T 2 WI呈高信号;当囊内蛋白含量高、液体浓稠时,囊性部分呈高密度,MR T 1 WI呈高信号,T 2 WI呈稍高或高信号,CT平扫表现为高密度的囊性病变几乎均为良性;当蛋白含量居于二者之间时,则呈等密度。

  • 钙化是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常见征象,属营养不良性钙化,可以呈各种形态,如微钙化(≤2mm)、粗钙化(>2mm)、环形钙化(平行于结节边缘的连续或不连续的曲线状结构,曲线长度总和大于等于结节周长的2/3)或孤立性钙化结节等 ,常位于结节边缘或位于间隔内,或在较大结节内散在分布。

  • 增强扫描有强化,实性部分呈显著强化,囊变部分无强化,增强后病灶边缘较平扫转清晰。 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表现为低强化、等强化或高强化,其中以低强化最常见, 其病理基础为结节以大滤泡为主,或纤维成分多、梗死范围大、胆固醇结晶沉着多、玻璃样变性多等情况下,相应成分占据的毛细血管区多于正常甲状腺滤泡所占据的毛细血管区,与平扫比较, 增强后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的结节,强化程度低于周围正常或相对正常甲状腺组织;高强化见于约10%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及67%的腺瘤样结节,是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特异度最高的征象,达93.9%~99.5%, 其病理基础为结节以小滤泡或细胞成分为主,小滤泡或细胞成分所占据的毛细血管区少于正常甲状腺滤泡所占据的毛细血管区,表现为强化程度高于周围正常或相对正常甲状腺组织;对于等强化结节,CT和MRI均容易漏诊,需要综合超声进行判断。

  • 无周围组织的侵犯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右侧甲状腺内钙化。

左侧甲状腺肿大,外缘弧状钙化。


平扫:左侧甲状腺囊变,囊外壁显示欠清,峡部瘤体,边缘较清晰。

增强:左侧囊变瘤体内、外壁显示清晰,囊壁光滑,甲状腺峡部病灶较平扫显示更清晰。


MR表现

弥漫性增大的甲状腺内多结节影,单发少见,多数边界清楚,形态规则;

信号混杂,实性结节多表现为T1WI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囊性结节因囊内容成分不同而信号多变,囊性结节的实性壁结节多呈T2WI高信号;囊变、坏死、纤维化、钙化及出血使其信号更混杂。增强扫描实性结节或壁结节多呈明显强化,部分实性结节弱强化或不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

根据病史及影像学表现,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多不困难,需注意结节性甲状腺肿可合并甲状腺腺瘤或甲状腺癌,较困难的是判断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结节有无恶变。病变侵犯周围结构和/或伴颈部淋巴结增大,多提示恶变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伴多发结节时首先考虑NG。




甲状腺



常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组织。

患者大多数为中青年女性,20-30岁常见,大部分无任何临床症状,生长缓慢,突然增大常为囊内出血。

病理分型:滤泡性腺瘤(多见)、乳头状腺瘤,腺瘤周围有完整的包膜。

CT表现:

  • 甲状腺内单发类圆形结节或肿块,少数多发,其内密度多数均匀,少数不均匀,病灶较大时可见出血、囊变及钙化,边缘清楚,包膜完整。

  • 甲状腺体积增大,周围软组织及腺体受压移位,脂肪间隙缩小或消失。

  • 增强扫描病灶实性成分强化明显,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强化程度相当,早期可高于甲状腺正常组织,瘤周见完整强化环。

左侧叶腺瘤:边缘光滑,强化均匀、明显。


腺瘤囊变:内壁光整,瘤周完整强化环。


甲状腺癌



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临床上,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3,病人年龄在7 -20岁及40-65岁出现小高峰。

初期常无明显症状,典型表现就是在甲状腺内质硬而不平并迅速增大的肿块,吞咽时肿块移动不大;晚期可因压迫喉返神经、气管、食管等引起相应症状。

CT表现:

  • 平扫多数呈低密度,增强后不同程度的强化,增强后瘤体的轮廓较平扫模糊,范围缩小,瘤体实性成分可呈不均匀强化表现,强化程度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

  • 可出现“咬饼征”,部分病灶内可见钙化,可见壁结节,沙砾样钙化及乳头状结节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较特征性表现。

  • 内部可有出血和更低密度的坏死区。

  • 周围结构浸润多为晚期改变。



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是以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炎分类:

(1)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

(2) 亚急性甲状腺炎。

(3)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4) 亚急性无痛性甲状腺炎。

(5) 产后甲状腺炎等。


桥本甲状腺炎

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女性多见,高发年龄30 -50岁,病程较长,早期可无症状,全身乏力、甲状腺肿。

甲状腺免疫力低下,淋巴细胞浸润造成的甲状腺滤泡的部分或全部的坏死。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是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指标。

确诊桥本不能完全除外恶性肿瘤的存在可能,可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或演变为甲状腺淋巴瘤。

CT表现:

  • 甲状腺对称弥漫性肿大(双叶及峡部均匀肿大),密度普遍低于正常甲状腺,类似周围肌肉,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扫描 上方 二维码 关注 视频号







商务合作

扫描二维码

版权申明

本微信平台属于个人公益性医学影像类学习平台,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所有转载视频只用于基层教学使用,且明确注明授课专家姓名,不希望被转载的原作者及老师可与我们联系,我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扫码关注

医影百科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国际黄金分析  ·  4.12现货黄金白银行情走势分析
7 年前
桌子的生活观  ·  樊胜美们:只有美貌是不够的
7 年前
文玩汇  ·  深度揭秘!老玩家都打眼了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