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壹号收藏
壹号收藏公众微信,将为您提供最新、最全、最快的投资收藏资讯。我们将不定时邀请业内专家、收藏家在线和大家分享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好风雅!唐风宋韵,尽在杯中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火焰也能作画??艺术家用火焰和剃须刀,在木头 ...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前战地记者回国搞“吃播”,1400万粉丝看他 ...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你见过最脑残的设计是什么?我先来10个! ·  2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贵州斥资8600万,打造世界第一女神像!竟免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壹号收藏

96年小伙未成年就出家,还当上了和尚摄影师!

壹号收藏  · 公众号  ·  · 2019-12-28 12:06

正文


1982版《西游记》拍摄档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年末活动价 99元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本文授权转载于微信公众号: 物道(ID: wudaoone),转载请联系物道


这个和尚,法号惜缘,

1996年出生,但已经出家8年,

这个月底,他就要从杭州佛学院毕业,

到寺院继续修行。

他还有一个身份,摄影师。

有粉丝说: “从前觉得佛门高高在上,

看了他的照片,

发现佛家也很平易近人,就在身边。



但惜缘法师说,

他每次带单反出门,随行拍照,

总是引发游客、行人的侧目和质疑:

一个和尚这么闲吗?

竟然也能当摄影师?

他是不是假和尚?

“大众对出家人的误解还是很大。

和尚生活只是与世俗生活有不同,

但也是一个自由人。



出家是缘

惜缘法师出家时,还没有成年。他还在浙江台州读初中,经常和同学们结伴到温岭长屿硐天游玩,一来二去便结识了万佛寺的住持常君法师。

2011年剃发,正式皈依在常君法师门下,开始了出家修行的生活,后来考进杭州佛学院学习。




“为何年纪轻轻就出家?”这是许多人也是我,疑惑的地方。但他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也不是像电视剧演的那样,经历疾苦,看破红尘了。

确实有因这样的机缘出家的,但不仅自己,身边的许多师兄,更多的还是因为一个“缘”字,或选择安静平凡的生活。

惜缘法师从小喜欢佛教文化,看小说,看电视剧《西游记》,也会莫名地有感触,向往一箪食,一瓢饮的出家生活。



他的父母都是信仰佛教的信众,受家庭影响,佛缘更加深厚,各种缘分的和合下,皈依了。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年少出家,以后后悔了怎么办?我忍不住问他。“出家是自由的,不是一出家就一辈子出家了,可以按照意愿还俗。”

人生苦短,能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此时此刻不也是一种幸福。



出家人也是自由人


在佛学院,有一天,惜缘法师与师兄上宝石山玩,遇上一位摄影师正在拍摄西湖全景。事后,从这个摄影师处知道,有一张照片是自己与师兄静静地看云。

他想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拍师兄们扫地、念经、上课、雪地打雪仗,以出家人的身份记录所见所感的佛门生活。于是便利用休息时间,学摄影,到附近的寺院拍摄。



现在他是出家人,也是摄影师。


“出家人也可以当摄影师吗?出家人晨钟暮鼓,青灯古佛,了此一生,什么时候也可以爱好广泛了?”



惜缘法师认为,出家人也是自由人。过去出家人,遵守佛门戒律之外,也写书法、学画画,弹琴吹笛,现在也不过是与时俱进,学电音、音乐或摄影。


“出家人,并不是对任何事情都无所谓,而是不执著,不贪求。” 他们也有自己的真性情。



带着其他的不解与疑问,小编向法师解惑:


1.  出家人可以使用手机、相机吗?


出家人要遵守戒律和丛林清规,但出家也会使用手机电脑,不然要飞鸽传书吗?不过,人比较多的时候,我们不会拿手机出来看,以免对佛教产生不好的影响。



2. 修行这么忙,怎么有时间出去拍照呢?


我在杭州佛学院学习,有休息日。双休的早上或者下午都可以出去,但要做完功课。因为是出家人,出门拍照总是引入侧目,所以一般都是到周围的几个寺院(上天竺、永福寺)去拍照,偶尔也会到西湖、九溪去。



3. 作为游客去寺院,经常看到有“禁止拍照”的牌子,这有什么禁忌吗?


一般“禁止拍照”都是在殿堂里,或者佛、菩萨像附近,因为有一种说法是拍照对佛、菩萨不恭敬。还有些是文物保护单位,以前相机都带闪光灯,不让拍照也是对文物的保护。我去寺院在殿堂里,也不轻易拍照,遇到出家人的时候也不随意乱拍,这也是出于一种尊重。


4. 念经时,听到有敲木鱼,或者用扬琴、笙、笛子,锣鼓和罄伴奏,为什么需要伴奏?


罄、木鱼、鼓等等,我们称之为“法器”,类似打节拍,控制唱念时的快慢以及节奏,使唱念更加庄严有序。




5. 僧侣们念经,有时听起来是“唱”,是念经节奏太快,还是诵经也是可以唱的?


“诵”“念”“唱”都有,一些“礼赞文”是用唱的方式,我们称之为“梵呗”。其中也有情绪起伏,仿佛佛陀正在向我们宣讲,到了经文中的故事,便会感同身受,就跟读诗一样。




6. 佛学院与在寺院修行,有什么不同吗?


佛学院是出家人学习的地方,寺院是学习后修行的地方,但不是说佛学院只学习不修行,寺院只修行不学习,只是各有侧重。但作为一名出家人,无论何处,修行与学习都是要兼顾的。




7. 佛学院也学习艺术吗? 学佛也要考试吗?


佛学院是佛教院校,与社会上的学校是同样性质,有教理院、艺术院,学绘画、书法以及雕塑,也有音乐(梵呗)学院、外语院。但我们的艺术更倾向于与佛教相关的,最后也要考试,写论文,才能毕业。


出家人不是完人

有粉丝曾问法师:“出家人是不是什么都放下了?”

“很多人都觉得出家就看破红尘了,就什么都放下了,其实这是大家电视剧看多了。如果出家就什么都放下了,那我们还修行什么呢?



出家人不是完人,他们也需要放下,这也是修行的目的,放下未曾放下的,比如皈依之初对尘世的眷恋,渐而放下对皮相的执着,彻底放下口腹之欲……

学佛是改变自己,改变内心。



世俗生活也是一个修行道场,有压力,有欲求,有烦恼,我们虽很难改变外部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和内心,听音乐、看风景、做运动,想开了,放下了,未来的路才能坚定走下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