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
↓↓
大家好,我是
坚持说老实话,始终保持希望的
肖老师
22年的情况参考,有人说,我为啥总说两年前的?你想啊,有没有一种可能,最新的一届的相关数据不方便说得太多,说得太过于直白。如果你想知道,1V1线下见面的时候,我知道的,针对你孩子需要知道的信息,基本都会单独给你讲。何乐而不为呢?
关于指标生填报,我在之前的很多文章,都针对分析过。尤其是明德系,以及麓山南雅这种特殊情况。
但事实上,在所有初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类似的情况。
如同这两位四大家长分享的,在市实验系的初中或者师梅,都被引导填报指标生,如果家长自己不清白,很容易被忽悠。
明德系也好,四大系也好,或者周南市实验系都会有一些集团生源导流的情况存在,不然这些学校也不必争着多开分校了。
截流本系初中的尖子生,至少部分留到自己本部高中,属于正常操作的。但是,
任何学校都不能强制
。毕竟最后的志愿填报书,需要孩子自己签字,很多时候,家长也做不得主。青春期的孩子,同学&老师的话的影响有多大,懂得都懂哈。
不过有些分校确实成绩不太理想,包括市的校区。410人,8个班,每年就考80-100个普高,而且是近五年的平均数据,我对这个数据是持认同的,至少不会出现百分之三五十的偏差。至于多三五个,少三五个,其实就没有多大的本质差别了。
8个班,意味着平均每个班只有前10名,甚至15名都不一定考得上620分的公立高中,更何况,按家长说的,他们就是重点班之一,前100有近30人,那意味着,有些平行班,可能班上只有前五名才可能考过620的普高线?细思极恐!
话说,可能,市系的管理确实是不咋滴吧。
再说师梅呢,没进过年级前100的,肯定是中考也很难考进附中,不管是指标生还是裸分。为什么还要那么多人去填附中本部的指标生呢?
毕竟22年师梅进附中的指标生最低分683,21年是585,都是远高于附中录取线的。这是一个问题,只能是家长自己去思考的问题。
这个家长也算是很门清的。这是对学校,尤其是本校或者本系有对应分段高中的集团高中都有益的事情,但是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就不一定是最优选择,而是套路了。
他们家的班级肯定是最好的班级之一了,8个去附中的,然后这中间就断层几乎没有去麓山南雅明德周南的,直接其它没考上附中的,都留在本校的重点班了,对学校是利好的,对学生本人来说,概率上来说,弊大于利的可能占一个较大的比例。
因为我也有学生,在最近2-3年从师梅高二三就读或者高考的,也是当年5A或者能进麓山南雅明德的分数录进师梅,有点后悔的那种。
话说,家长说某中学22年一个裸分过679的都没有,确实是管理或者教学水平还是有差距的,作业当然又要少一点,最后是靠家长自己抓,监督外培搞了年级前5,降分指标生进四大的。
话说,这位家长也分享了一位朋友的孩子同样的指标生降分,而且是和她家同分,但是人家高中逆势崛起,已经到了年级前200名,如果按中考成绩对比,那至少是差不多20分的差距,而她家孩子目前是在校内500之后,虽然不算垫底的,但确实和裸分进名高的还是有点距离,需要继续追赶的。
在这个利益博弈的立场中,学校可能确实不是那么靠得住,靠家长自己熟悉政策,又有多少家长能像这两位家长那么门清呢?
其实,咨询我可能是更靠谱的,我立场相对客观,分析清楚,最后的选择权依旧在家长手里。
包括这两位门清的家长,也一定不如我了解得更透彻啊,尽管他们都是事关自己独一无二的优秀崽的升学大事,这是术业有专攻。
包括我是连续多年的跟进分析,之间的差别不言而喻。700-680的学生,一年也要服务好几十个,不管是四大尖子生,还是五小三梅,普高民办,不敢说一定全部最精通最透彻,但最起码没有我不了解的。
文末留言,精选后放出,有疑问的可以后台留言哈
更多复杂个案需要咨询的,可以找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