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兴产业投资联盟,整理自界面新闻、华商韬略hstl8888、砺石商业评论、品途公司志、汽车有文化、搜狐汽车等仅供参考
2010年3月,当吉利吞下沃尔沃时,很多人都在等着看笑话。
然而七年后,那些看笑话的人,恐怕都要失望了。
2016年度,沃尔沃全球销量达53.4万辆,创历史新高;营业额1806.7亿瑞典克朗(约合142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利润更是大涨66%,达110亿瑞典克朗(约合87亿元人民币)。
沃尔沃高歌猛进之际,吉利汽车亦大步前进。据吉利汽车公布的2016年度业绩报告,吉利2016年度营收创历史之最,全年累计销量突破76万辆,同比增长50%,超额完成两度调整后的70万辆销量目标。其净利达51.7亿元,同比增长126%,集团市值也顺利突破千亿大关。
无论是吉利还是沃尔沃,在过去的一年里都实现了令人惊叹的速度,但对于掌门人李书福而言,这可能只是算一次“小跃进”。
毕竟在早年的创业生涯,李书福曾经数次闯入民营企业的禁区,承受着很多人的嘲笑和斥责,据说当时为了造车,他到处求人,差点下跪。但每一次,李书福都能将挫折化作动力,时至今日,他带领着吉利集团创造出了业内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只干实业”
1963年,李书福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里,他在四兄弟中排行第三,整个学生时代,李书福都是在台州度过的。
由于环境的影响,刚刚高中毕业的李书福没有继续求学,19岁就试水商海,1982年,李书福拿着父亲给的120块钱做起了照相生意,半年后便掘到了第一桶金——1000元。
用这笔钱,李书福开了一家照相馆。为了省钱,李书福经常买一些零件自己组装照相机,甚至连反光罩都是找人敲的。
喜欢鼓捣的李书福,在洗相的过程中发现,用一种药水浸泡,可以把废弃物中的金银分离出来。于是李书福开始把分离提取出来的金银背到杭州出售。后来干脆关了照相馆,专门做这个买卖。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做冰箱配件很赚钱,于是与人合伙,成立了冰箱配件厂。
1986年,李书福在自己研发、生产出电冰箱关键零部件蒸发器后,组建了黄岩县北极花电冰箱厂,生产北极花电冰箱。当时效益很好,不久销售额就做到了四五千万。
然而好景不长,1989年6月,国家电冰箱实行定点生产,民营背景、戴着乡镇企业“红顶”的北极花,自然没有列入定点生产企业名单。
李书福一狠心,把设备、厂房等给了当地政府,自己则南下到深圳去进修。
上学期间,李书福发现一种装潢材料很好卖,随即返回台州,创办了装潢材料厂。装修材料给李书福带来了巨大的成功,截至2009年,这份产业每年还有上亿元的利润。
创业初期,李书福像很多私营老板一样,在利润的驱动下,抑制不住扩张的冲动,四处出击,尝试了很多行业。直到有一天,他栽在了房地产上。
1992年,海南房地产热,李书福带上几千万去炒楼,结果接到了最后一棒,血本无归。这件事给了他很大的教训,事后他总结道:我只能干实业!
进军摩托车行业
1993年,李书福萌生了造汽车的念头,这一念头源于他的第一台中华牌汽车。此外,还有一个缘由就是当时李书福进入建材市场的套路已经被多家企业模仿并投产,市场在不断缩小,而造汽车工程庞大,一般人学不来,而且李书福觉得铝镁曲板的产业太小,他想做更大的产业。
但是,在询问了政府相关部门之后,他得到的回复是没有可能。李书福不得不先转战摩托车行业。
刚开始,做的是跨式摩托车,销量并不好。这时,一次意外事故发生了。
有一次,公司让一员工去买五金件。该员工借来一辆台湾产踏板摩托车,结果在路上发生意外,和一辆军车迎面相撞,幸亏他及时跳车,人没事,但摩托车却毁了。事后,李书福兄弟在查看车辆受损程度时,发现踏板摩托车其实很简单,自己也能造。
当时,踏板车在国内没人做,进口车又非常贵。李书福发现了商机,他花一年多时间把踏板摩托车造了出来,结果在市场上卖疯了。
眼看销量暴涨,合作方提高了要价,李书福转而收购了了浙江临海一家有生产权的国有邮政摩托车厂,开始独立生产。之后李书福率先研制成功四冲程踏板式发动机。接着又与行业老大“嘉陵”合作生产“嘉吉”牌摩托车。
1996年5月,吉利集团成立,李书福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够大吉大利。而事实上,他的摩托车也确实做得很顺利,1998年销售35万辆,不但占领了国内市场,还出口美国、意大利等32个国家。
一波三折终能造车
1994年,摩托车生意红火的李书福有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造汽车”。
然而,吉利集团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根本就不可能获得政府的支持,于是工厂用地审批就成了一个大难题。怎么办呢?
1996年6月,李书福把刚毕业的安聪慧叫到身边,指着一张图纸对他说:“你去临海造一个摩托车厂吧。”
一个月后,在办事的路上,李书福突然对安聪慧说:
“那块地我们要用来造车。”
“是那种车吗?”安聪慧很惊讶,指着车窗外的一辆皮卡问。
“不,就要造这种奔驰车!”李书福看着对方,拍了拍车内的座椅说。
“我们审批的不是摩托车厂吗?”安聪慧惊呆了。
“如果我们说是汽车,能被批下来吗?这是一个秘密。”李书福狡黠一笑。
就这样,李书福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拿到了城东开发区800亩沼泽地的使用权。当时在这片沼泽地上,没有电、没有水、没有通信、没有饭店、没有商店,除了开发区建造的两栋楼外,什么都没有。但是,它毕竟让吉利有了建造工厂的场地。
有了造车基地,还必须拿到汽车生产许可证,否则,没有生产权,即使建立了厂房,也逃不掉被政府没收的命运。因此,拿到生产权成为了吉利汽车要解决的又一难题。
1997年,李书福打听到四川德阳监狱监狱长也是德阳监狱汽车厂的厂长,当时这家工厂已经停产了,但保留有汽车生产目录,只能生产“6”字头的轻型客车和两厢轿车。根据目录公告,“6”字头的是客车、“7”字头的是轿车。
于是,李书福找到这家工厂,投了2400万,拿到70%的股份,与德阳监狱合资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有限公司”,后改为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然而,工厂设在监狱,进出不便,加之机构臃肿、事事请示,办事效率太低,李书福想全部收购这家工厂,按照自己的想法经营工厂,但遭到了监狱长的反对。
不久,监狱长过世,李书福立即用合理的价格得到了剩下的30%股份。就这样,1997年3月,吉利控股集团在临海开始筹建汽车制造厂,首期于1997年完工。
有了技术,有了场地,又拿到了生产权,李书福终于可以制造自己的吉利汽车了。
拿到轿车许可证!
1998年8月8日,第一台真正量产的吉利汽车——吉利豪情下线。
当时李书福发出700多张邀请函,办了100桌酒席,但当时吉利还是黑户口,几乎没有嘉宾敢来捧场。
下线当天,李书福穿着西装,打上领带,等候嘉宾到来。8点,9点,……直到10点仍不见人来。李书福心如刀割。
“开始!”他实在等不及了,大声喊道。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书福,我来了!”李书福转身一看,原来是副省长叶荣宝。那一刻,他热泪盈眶。
豪情下线后,李书福继续为吉利奔走,他在媒体和公众面前,为私营企业摇旗呐喊。
1999年,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视察吉利时,李书福动情地说: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
2002年11月初,在中国入世前夕,吉利终于如愿拿到了轿车的许可证。
吉利刚生产汽车时,用的是天津一家公司的发动机。后来,销量上来后,对方突然要求涨价。安聪慧奉命到天津跟对方谈判,一连七天,吉利的工厂不得不停工。这件事让李书福意识到,吉利要想做大,就必须掌握核心技术。
此后,吉利下决心搞研发。他们一边从天津购买发动机备用,一边努力钻研。经过一年的苦苦支撑,终于有了自己的发动机,并开始批量生产。
除了发动机,变速箱也是核心部件。2000年,国家投资8亿元,组织上汽、天汽研发自动变速箱。两年后,钱花光了,还是没研发出来,最终放弃了。
李书福心想,8亿学费都交了,放弃太可惜。
于是,李书福请徐柄宽到吉利成立变速箱公司,同时从日本和德国买来精密机床和加工中心,开始了研制工作。
2005年,三速自动变速箱研发成功,装在了新车自由舰上。
找到感觉的吉利,继续在研发路上前进。2008年,吉利在全球率先推出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BMBS),引起世界汽车技术的一场飓风,为中国汽车业赢得了荣誉。
吉利转型
吉利汽车一开始定位在廉价车上。李书福曾公开讲,轿车进入中国家庭,价格应该在3万到5万元。当他找机械部领导汇报时,对方说:那行吧,你去幻想吧!
当时的车市,一辆桑塔纳售价20万,便宜的夏利也要9万。李书福的这个定价区间无异于掀起一场血雨腥风!大多数人不相信吉利能造出这样便宜的车。
1998年,吉利豪情上市,售价仅为5.8万元。尽管价格低廉,但鲜有人问津,两年只卖出去几千辆,有人戏言,开吉利车要有不怕死的精神。
之后,夏利和奥拓顶不住了,也开始降价。这时消费者才明白,四五万的车质量也是有保障的。很快,市场便被引爆,吉利汽车的销量出现井喷。
2004年两会期间,李书福作报告时指出,吉利可把价格降到2万元以下。温总理听了摇摇头说,汽车工业的发展关键在于高精度的机床、发动机和变速箱。
随后两年,市场也向他敲响了警钟。李书福发现,随着钢材、零部件涨价,吉利汽车慢慢不赚钱了。
他意识到,吉利必须向高端转型。当他在内部提出这一想法时,遭到了强烈反弹,因为他们不知道吉利车不便宜了,还怎么卖。这是一场胜算渺茫的冒险。
但李书福心意已决,他不断做人们的工作,同时推平厂房,扔掉旧的设备和模具,并从日本、瑞典和韩国引进全套的现代化设备,生产更高端的车型。
转型初期很痛苦,吉利宣布涨价后,月销量大幅下滑,从3万辆猛跌至五六千辆。但随着自由舰、金刚、远景,逐渐取代豪情、美日、优利欧,销量开始逐渐回升。
吉利上演“蛇吞象”
早期,吉利走的是“低价平民”路线,这一度搅动了市场局势,让吉利快速形成规模的同时,也让吉利的品牌印象和“低端”“山寨”挂上了钩,业内起初没人瞧得起。
从2007年开始,李书福决定开始沉淀,第一次从低价吉利向技术吉利转型。
2006年,吉利出资英国锰铜公司;2009年3月,李书福用2.57亿港元收购了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公司。DSI是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是福特、克莱斯勒、韩国双龙等公司的动力传动系统供应商。李书福此举主要是为了在汽车变速器技术水平上有所突破。
紧接着,2010年,吉利就收购了沃尔沃,要从技术吉利迈向品质吉利。
事实上,李书福早在2002年就放出话来,要收购沃尔沃,只是当时大家都只当做天方夜谭,痴人说梦而已。
历经重重坎坷与周折,多轮谈判之后,吉利最终以27亿美元,拿下了沃尔沃轿车百分百的股权,还外加N多专利。由于资金巨大,吉利当时还找高盛借了钱。
李书福的聪明之处在于:了解自己,懂得借力。他深知吉利的短板——品牌形象太差,研发团队太“乡土”,销售渠道单一。虽然吉利凭借着平民化、规模化的“打法”迅速抢占到了国内低端汽车市场,但高逼格人群对于吉利的品牌是不屑一顾的。这对于吉利后期中高端汽车市场的开拓,是个重大阻碍。
收购完成后,人们担心吉利无法融合沃尔沃。毕竟自1999年被福特收购后,沃尔沃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早前上汽收购韩国双龙的失败也是前车之鉴。
但李书福似乎很有信心,他发誓用两年时间让沃尔沃盈利。他还分析说,沃尔沃之所以亏损,原因是规模小,研发投入大,导致单位成本很高。只要将规模做上去,就能盈利。
怎样把规模做上去呢?李书福的办法是充分放权。
和很多海外并购的中国老板不同,对于沃尔沃的再造,李书福摆出老子的无为而治——“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给沃尔沃团队比福特时代更大的自由度。也因此,收归中国老板之后,沃尔沃的员工满意度还提升到了84%。
沃尔沃之于福特,不过是一块有心加工、无力雕琢的璞玉,并不是其业务重心所在。李书福正是瞄准了这一点,才在收购沃尔沃后没有与吉利汽车整合,而是相对独立的治理沃尔沃,从而激发了沃尔沃自我重生的动力。
事实证明,李书福的这一策略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沃尔沃的技术支持下,吉利短短几年间,造车水平大幅提升,先后推出帝豪、博瑞、博越等多款令人惊艳的汽车;与此同时,沃尔沃在全球尤其是中国的销量大幅增长,一举摆脱了福特治下的颓势。
“让世界充满吉利”
虽然保持了沃尔沃的独立性,但已然是“自己家的东西”,技术共享也就变得顺理成章。看看吉利汽车这两年推出的博瑞、博越系列汽车,与吉利之前的车型相比,显然是脱胎换骨一般。李书福也放言,现在以每年一百亿规模进行研发、创新方面的投入,将来还要不断加码。
沃尔沃和吉利汽车双双发力,李书福的牌面比之前好看了许多,但市场又发生了深刻变化,新能源汽车和互联网智能汽车正在资本炒作下成为新一轮车企竞争的焦点,李书福依然面临着对等的机会与变数。
2016年6月初,吉利控股集团正式以10亿元的成本,入主A股上市公司*ST钱江(钱江摩托),李书福成为实际控制人。这一“买壳”举动,在外界猜测一方面是为吉利回归A股做准备,另一方面则是与吉利汽车的新能源战略有关。
按照“蓝色吉利行动”的新能源战略规划,吉利将从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并在2020年实现能源产品销售占比达到90%以上。虽然吉利在新能源领域并不像国外的丰田、国内的比亚迪一般苦苦求索已久,但这个计划显然比后两者都更显激进。
并且,狂人李书福已经画好了未来那部“让世界充满吉利”的汽车:“它能够自己驾驶、自己维修、自己加油充电,不会给人带来任何麻烦,不会伤害人,也不会污染环境……”
当然,这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因为路还得一步一步的走。
来源:新兴产业投资联盟,整理自界面新闻、华商韬略hstl8888、砺石商业评论、品途公司志、汽车有文化、搜狐汽车等仅供参考